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妻為大都督》第716章 養豬致富(上)
保德縣縣衙正堂之內,崔文卿、折昭、蘇軾三人各坐八仙桌一端,話題漸漸展開。

 折昭心內疑惑深深,張口就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夫君,你究竟有何妙法,可以提升北地四州的錢稅收入?莫非還是準備依靠河東銀行發行貸款聚財乎?”

 崔文卿笑著搖了搖手,言道:“娘子,銀行之業所賺取的錢財雖然很多,然卻無法保持五十年內持續不斷的收益,且銀行業所富的乃是朝廷,而非百姓,故此,我又想到了三條生財之法,可以為北地四郡的百姓,特別是江南路異地安置的百姓獲得巨大利益。”

 蘇軾哈哈笑道:“文卿兄妙計連連,還不快快為我們拆解一番這三條妙計為何?”

 折昭輕輕點頭,雖沒有開口,然炯炯目光卻是盯著崔文卿不放,自然是靜待下文之意。

 崔文卿也不多說言語,直截了當的開口道:“我說想到的這三條辦法,全都是為百姓們設想,先說第一條,便是發動百姓們養豬致富。”

 “養豬致富?”蘇軾和折昭同時一驚,露出了不解之色。

 崔文卿口中的“豬”乃是百姓們較為通俗的叫法,而在官方語言中,“豬”一般叫作“彘”,亦或是“豚”,均是代表豬的意思。

 自兩晉南北朝之後,養豬業漸漸興起,特別是在南方百姓的家中,也有人會養豬。

 然因豬肉腥膻搔臭,故而豬肉被譽為是賤肉,價格也是非常便宜,尋常富貴人家根本就不會吃豬肉,而豬肉通常都是那些窮苦百姓打牙祭時偶爾吃一點而已。

 就拿目前大齊來說,主流肉食還是以羊肉為主,至於豬肉雖然也有販賣,然數量極少,且完全上不得台面。

 故而當聽到崔文卿所養豬的時候,折昭和蘇軾都是一幅驚訝之色。

 崔文卿心知這個時候的豬肉不會被如折昭蘇軾這樣的貴胄人士所接受,笑了笑再次肯定言道:“對,我說的的確是養豬致富。”

 折昭從驚訝中回過神來,好氣又是好笑的言道:“夫君,先不說豬肉非是咱們大齊人慣吃之肉,單是這豬肉的味道,就令人難以下咽,百姓們若是大規模養殖,豈不非常愁銷路,何談能夠為之致富?!”

 “對,”蘇軾滿是憂愁的點頭道,“文卿兄,豬肉這東西雖然我從未吃過,然卻聽很多人說過,這類肉食乃下作之食,只有那些窮苦人家吃不起牛羊肉時,才會稍事吃上一些解饞,而我們大齊養豬的百姓更是少之又少,如何能夠憑借養豬致富呢?”

 崔文卿笑道:“兩位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實豬肉的味道並不難吃,相反,還非常不錯,而目前豬肉之所以會帶上腥膻搔臭的味道,乃是百姓們尚未掌握騸豬的技術。”

 “騸豬?何意?”折昭聽得不明不白,連忙開口詢問。

 聽到折昭這個問題,崔文卿多多少少有些尷尬,言道:“所謂的騸豬,通俗點來講,就是閹割去勢,就如同將一個正常的男人變作太監那般。”

 話音落點,蘇軾陡然覺得胯下一緊,頓時涼悠悠一片,被崔文卿突如其來的這句話弄得呆住了。

 而折昭畢竟是未經人事的少女,乍聽此言嬌靨頓時騰升出了兩朵動人的紅暈,羞得幾近無地自容。

 一時之間,正堂內的氣氛多多少少有些尷尬。

 崔文卿也知道在折昭面前討論這個問題有些失禮,然為了養豬致富大業,他也只能直言不諱的言道:“娘子,騸豬關系甚大,咱們既然是認真討論,那就不要太過規避,就當作普通問題來講便可。”

 折昭俏臉紅暈依舊,美目白了崔文卿一眼,卻沉默不語,顯然默認崔文卿的說法。

 而蘇軾為怕尷尬,連忙笑著圓場道:“既然是議事,的確不用太過拘禮,呃……我曾聽聞漠北草原的韃靼人喂養戰馬,便是馬生下來之後,第一、二年間在草地上進行精心騎乘訓練,使其飽食青草,膘滿體壯,長出四齒即閹割去勢,這樣早去勢的馬矯健勇壯,而且有力柔順,能耐寒冷氣候,奔跑很遠路也只出很少汗,任何遠征都耐得住,莫非文卿兄騸豬與韃靼人騸馬有異曲同工之妙?”

 崔文卿笑道:“騸豬騸馬可是不同,其實騸豬之法也是我在一次偶然之見聽別人提及,並驗證的確如此之後,眼下方才能夠說出來商量,所謂騸豬,便是公豬豬仔尚是幼時的時候,將其閹割去勢,從而能夠確保長大後的公豬豬肉肉質鮮美可口,並絲毫沒有膻味臭味,以此能夠讓人食用。”

 此議太過令人羞澀,折昭心內雖則滿是疑問,然也不好多問,只能目光怔怔的望著崔文卿,靜待他的解釋。

 蘇軾想了想,首先提出疑問道:“文卿兄的意思是將公豬豬仔去勢之後,就能確保肉質鮮美,不再有異味對吧?”

 崔文卿出身於農村,乃是農民的兒子,自然懂得這些,點頭道:“不錯,只要去勢乾淨,豬肉一點異味都不會存在。”

 “可是文卿兄,即便如此,豬肉也是百姓們口中的賤肉而已,況且我曾聽聞豬仔也不甚好喂養, 增肥緩慢,產量低下,何能與咱們慣吃的羊肉競爭?”

 “蘇兄,你可知農人將一直羊羔養大,一般須得多久時間?”

 蘇軾略作沉吟,言道:“大概十個月左右吧。”

 “一般能達到多少斤?”

 “大概二十五斤至三十斤。”

 “呵呵,其實養豬所費的時間與養羊也差不多,差不多也為十個月左右,但是你可知成豬可達多少斤?”

 蘇軾想了想,言道:“昔日我曾聽別人說過,大概是百余斤左右。”

 崔文卿呵呵笑道:“若是按照昔日的養殖之法,豬仔十個月的確只能達到百斤左右,然若將其閹割去勢,再配以我崔文卿專門發明的養殖之法,豬仔生長極快,十個月可達到兩百斤左右。”

 “什麽,兩百斤?!”未等蘇軾表示驚訝,折昭已是驚呼出聲了,露出了震撼的表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