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妻為大都督》第774章 調整產業結構
富弼作為經濟大臣,已經聽懂了崔文卿的意思,笑著言道:“要本官看來,那就是北地四州所提供的豬肉對需求市場來說已經飽和,倘若其他州郡再是養豬,那就意味著豬肉價格下滑,最後大家都會賺不到錢。”

 崔文卿笑道:“說得不錯,因為現在豬肉還非是我們大齊食用肉類的主流,待過了幾年,豬肉能夠獲得更大的食用市場,到時候各州郡再行養殖便可。”

 弄清楚了產能過剩的含意,明白了供需平衡的關鍵,刺史們紛紛點頭,這才明白崔文卿以及河東銀行的良苦用心。

 代州刺史劉源當先站起身來,滿臉羞愧的拱手道:“崔行長,是本官錯怪你了,還請你大人有大量,原諒則個。”

 崔文卿毫不介意的擺手言道:“不爭不辯大道不顯,正因為大家存在爭論,我們才能更好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童州微感臉紅,連忙附和道:“文卿賢侄說得不錯,這次啊,你們真是以小人之心妒君子之腹了。”

 此話落點,刺史們全都紛紛點頭。

 崔文卿暗暗冷笑,只怕童州此話也是說給自己聽的吧,此乃向他變相的道歉?

 “崔行長……”一名刺史開口打斷了崔文卿的思路,滿臉憂色的言道,“也不知道你可有什麽好辦法,助吾等州郡多賺銀兩,廣開稅源呢?還請你能夠不吝賜教。”

 “對對對,崔行長,你為我們說說吧,到底該怎麽做?”

 “還有,如何能夠讓百姓們收入更多,官府也收入更多?”

 ……

 面對猶如滿堂蛙叫的嚷嚷聲,崔文卿心知自己已經得到了這些刺史們的認同,壓了壓手示意他們暫且安靜,徐徐開口道:“就目前乃至今後更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們大齊都無法改變農業大國的事實。”

 “何為農業大國?那就是以農業為主要生產力的國家,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三駕馬車——政治、軍事、經濟,都是建立在以農業為基礎之上,靠天吃飯的格局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糧食供給尚在緊平衡左右徘徊,往往一場災害導致農作物大規模歉收,就會對國家造成巨大的影響。故此農業乃是我們大齊的重中之重。”

 說到這裡,崔文卿話音稍頓:“《管子·牧民》有言: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所以不管任何時候,吃飯問題都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諸位刺史想要發展經濟,廣開稅源之心我很理解,然就目前還有許多百姓吃不飽,穿不暖,我們有什麽能力去發展經濟,廣開賦稅收入呢?”

 崔文卿的提問非常尖銳,也讓不少刺史忍不住低下了頭。

 誠然,現在擺在刺史們眼前關鍵問題,乃是要讓百姓們吃飽飯,穿暖衣,也只有達到這些基本保障,才有能力做其他事情。

 童州心知崔文卿不是那種無的放矢之人,正容求教道:“文卿賢侄,不知對於這一切,你可有什麽好辦法?”

 崔文卿搖手道:“還請經略相公稍安勿躁,讓我繼續說下去。先舉個例子,假設我們大齊有耕地農戶一千萬,每年產糧千萬石,勉強維持全國百姓口糧,倘若能夠通過改良糧食品種,改善耕地工具,改善農田水利設施,從而大幅度提高糧食生產力,說不定將來一千萬農戶,就可以產糧兩千萬石甚至更多,咱們大齊就能夠糧食充足,不愁飯吃。”

 話到此處,又有一名刺史忍不住了,開口問道:“崔行長,你剛才可是說了供求平衡和產能過剩的關系,然若糧食充足,糧價自然下跌,農戶們也賺不了錢啊?”

 聞言,崔文卿笑道:“這位大人,在下要好好給你點個讚,因為你已經基本理解了供求平衡的意思,的確,我們大齊每年只需要千萬石糧食便已足夠,剩下的糧食都算是多出來的,存在倉內會霉爛,賣到市場會重挫糧價,實非增加賦稅之道。”

 “然而你們可有想過,以往生產千萬石糧食需要一千萬農戶,那麽我現在生產一千萬糧食說不定就只需要五百萬農戶,多出來的農戶就可以乾其他事情。”

 一言落點,滿堂皆驚,許多人雙目更是一亮。

 崔文卿之言就好似黃河從雲中之地傾瀉而下,劈山越嶺進入了平原地帶,讓人大覺眼前霍然開朗。

 崔文卿用手連續拍著案幾,加重語氣道:“糧食維持供需平衡,略有結余用作儲備便可,實在用不著生產太多,多出來的農戶就可以種植其他農作物,也就是說可以調節產業結構。”

 “比如可以種經濟作物,如棉花、油料、糖料、煙葉、麻類、藥材等,又如茶、桑、水果等,還有畜牧養殖、水產養殖等等,農人的收入自然會增多,官府的稅源也會提升。”

 “倘若將農業生產是為第一產業,那我們還可以發展第二產業,第三產業。”

 直到在座之人根本不懂二三產業為甚, 崔文卿話語不息的繼續解釋道:“所謂第二產業主要指手工業,包括製造業、采掘業、建築業和製造業等,第三產業則是商業、金融、交通運輸、服務業等。”

 “這三大產業相互依賴,相互製約,第一產業為第二三產業奠定基礎;第二產業是三大產業的核心,對第一產業有帶動作用;第一二產業為第三產業創造條件,第三產業發展促進第一二產業的進步。”

 “到時候,隨著第一產業的比重逐漸下降,大齊的收入便不依賴也不僅限於農業生產收入,賦稅自然會接連攀升,而第二三產業的興起,也會讓經濟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達到國富民富的目的。”

 說完之後,崔文卿舉目望去,所有人已經被他新穎的言論震驚得呆住了。

 還是富弼首先反映過來,激動不已的站起身子,對著伺候在身邊的吏員高聲吩咐道:“速速取來紙筆,將崔行長所言記下來,全都記下來!”

 眾人紛紛醒悟,也是想要去尋找筆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