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第906章 完顏宗望要退軍了
見到皇帝趙桓以後,李綱便拜倒在地,泣不成聲,為太學生們鬧事向皇帝請罪,請求皇帝將自己處死。

皇帝趙桓似乎也受到了感染,同樣是泣不成聲,大有與李綱盡釋前嫌之意。

擦乾淚水後,皇帝趙桓傳旨恢復李綱尚書右丞的職務,同時代替尚書左丞蔡懋擔任提舉城壁守禦使一職。

李綱戰戰兢兢,再三請辭,皇帝趙桓卻不同意。於是李綱隻得接旨。

皇帝趙桓重新起用李綱之後,又命他趕快出去安撫民眾,穩定城中形勢。

李綱急忙登上城樓,向民眾宣布皇帝的旨意,請求大家立即散去,各自歸家。

接著,李綱又命人在城內各處搜捕帶頭鬧事以及搶掠殺害宦官的暴民三十余人。

李綱將這些暴民全部立即凌遲處死,並讓他們暴屍在外面,這才控制住了京城中的局面。

城中暴民們不是威脅皇帝,要求重用李綱嗎?

如今他們擁護愛戴李綱為了洗脫自身裹挾民眾的嫌疑,方才複職,就向城中暴民舉起了手中的屠刀。

此時的東京汴梁城中,換個大臣鎮壓民眾都會引發更大的麻煩,只有李綱出手,能讓這些聚集的民眾們無話可說。

以毒攻毒,真是妙啊!

烏合之眾的暴民們失去了大義的名分,頓時做了鳥獸散。

當然,為了平息百姓們的憤怒,李綱複職後,還是下令將所有在城上指揮的內侍官全部撤職,解除了眾人心中的恐懼。

正月五日這一天,除了民眾鬧事,李綱被複職外,康王趙構也回到京城。

肅王趙樞及榮德公主的夫君駙馬都尉曹晟到完顏宗望軍中為質後,金軍就放還了康王趙構。

但是宰相張邦昌沒有大臣交換,被繼續留在金軍大營中當人質。

為了安撫張邦昌,皇帝趙桓下旨加封他太宰頭銜。

正月六日,皇帝趙桓下旨,鑒於國難當頭,城中凡是可以用來當臨時收容所的皇家園林,全部轉為民用。

正月七日,開封府再出告示,說奉聖旨,凡是再有聚眾鬧事,妄傳閑言者,一律處以極刑。而檢舉揭發不法集會者,賞錢一千貫。

正月八日,皇帝趙桓再下聖旨,說內侍官職責任自宋朝立朝起就有嚴格界定,這兩年卻有內侍宦官不守成法,擅自越權。聖上英明,已經察覺內侍宦官們乾政的弊端。

不過,皇帝的旨意再次強調,內侍宦官雖有不對之錯。但都已經被朝廷處置了。

因此,民間不論任何人等,都不可再對內侍自行責罰誅戮,違者一律重處。

經過幾日的折騰,東京汴梁城裡終於恢復了秩序。

這期間,西門慶的老朋友秦檜也不甘寂寞,上書朝廷,言軍機四事:

一、對南侵的金軍不宜太過軟弱,應該召百官詳細討論對金之策。

二、繼續加強東京汴梁城的守備,向金軍展示大宋的力量。

三、將金使安置在城外,不要讓他們入城窺探朝廷虛實。

四、即使要議和,最多割燕山一路之地,不可割讓三鎮。

是的,太學學正秦檜現在是一個堅定的主戰派。

沒有證據證明太學生陳東上書彈劾梁師成和上書請求恢復李綱、種師道職務的事是秦檜示意,但若說這些太學生們沒有受到秦學正的一點影響,只怕也未必。

太學生聚眾鬧事,身為學正的秦檜難辭其咎。此時秦檜還冒出來上書建議對金強硬,當真是一點都不避嫌啊!

對於積極主張抗金,反對割讓三鎮的秦檜,皇帝趙桓和宰相們給他安排了一個新的職務,讓他擔任割地使,

陪同太宰張邦昌去金國交接三鎮土地。秦檜險些被氣得吐血,但又沒法抗旨不遵,只能含羞忍辱的走馬上任,去往金軍大營。

金軍東路軍圍困東京汴梁城已有一個月,城中的朝野上下都盼著金軍盡快撤離,解除眼前這場危機。

二月八日,終於傳來好消息,金軍東路軍統帥完顏宗望派使臣來並帶來了辭別書。

完顏宗望在辭別書裡對大宋新皇帝趙桓十分客氣,說既然宋朝已經對以前背信棄義的行為知錯了,金國也就不再追究,仍然願意與宋朝維持友好的關系。

為了表示金國的誠意,完顏宗望還特意準許宋朝把勞軍費用減少黃金一萬鋌,白銀十萬錠,布帛十萬段。

此外,完顏宗望還附送來人參作為回禮,以此答謝宋朝皇帝此前饋贈的禮物。

考慮到宋朝在東京汴梁城急切之間難以籌集足夠的金銀,完顏宗望同意宋朝將其余的戰爭賠款在今年剩余月份分月交割齊整。

應該說,完顏宗望給宋朝皇帝的這封辭別書,充分顯示了金國的大國風度和完顏宗望的外交禮儀。

完顏宗望想讓宋朝君臣明白,幾乎吞並了整個遼國的大金國,不是野蠻的國家,而是一個同樣文明的泱泱大國。

皇帝趙桓接到金軍統帥完顏宗望的辭別書後, 大喜過望,立即派人隆重招待金國使臣,又回書對完顏宗望表示感謝。

二月九日,刑部侍郎王寓以戰爭威脅已經解除,而且朝中糧食供應困難為理由,請求解散民間組織起來的臨時守城部隊,隻留正規軍。

皇帝趙桓照準了王寓的上奏。

二月十日,完顏宗望再次回書,說金國大軍準備在十一日出發,並又額外給皇帝趙桓送了五十稱人參。

皇帝趙桓拿到回書後,考慮到現在只是和完顏宗望的東路金軍講和,而完顏宗翰的金軍西路軍的威脅尚未解除。

為了讓金軍西路軍知曉大宋已經與金國和談,以免完顏宗翰繼續進攻宋朝,皇帝趙桓命給事中路允迪出使河東完顏宗翰處,向他詳細說明兩國締結了新的和約。

同時,皇帝趙桓還讓路允迪再到太原、中山、河間三府,通知當地官員及守軍,朝廷已經將這三處交割給金國,讓他們配合金國交割事宜,不可再生事端。

為了讓金軍如期離開,皇帝趙桓命李悅負責將之前答應立即給金國的一千萬兩勞軍銀兩立即送到金軍大營。

李悅親自到內藏庫提出一千萬兩白銀,送到了金軍大營之中。

同日,吳敏以多個宰相位置現在都已經空缺,國家急需用人為由,請求皇帝恢復李邦彥的太宰職位。

李邦彥是在太學生和民眾鬧事時,為了平息眾怒而被迫辭職的。

對於吳敏的提議,皇帝趙桓立即照準。

於是,主和派大臣李邦彥隻被罷免了幾日之後,再次坐上了丞相寶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