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第905章 烏合之眾
聽說主和派大臣遭到民眾的攻擊,皇帝趙桓驚呆了。他這才知道形勢危急,若是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城內隨時有民變的風險。

於是,皇帝趙桓移駕東華門,頒聖旨撫諭眾人,他帶了十幾個貼身護衛近身保護自己,又命殿前司殿帥王宗濋帶著禁衛軍來往巡視,維持秩序。

開封府尹王時雍聽說聖上被逼出來見刁民,也去而複返,帶來更多衙役和軍士護駕。

陳東見了開封府的衙役,挺胸對著大刀斧頭站起身來,說要面見天子,代表萬民陳情。

王時雍大怒,罵陳東說你這個小小的太學生,不過是一介布衣身份,竟然敢聚眾鬧事,要挾天子,罪當處以極刑!

眾太學生聽到王時雍的威脅後,心道若陳東有罪,那我等豈不是也會被定罪?

太學生們豈肯認輸,一時間群情激奮,要與王時雍拚命。兩邊眼見得就要發生激烈衝突。

皇帝趙桓見狀,忙命人傳旨赦免陳東無罪。

為了平息眾人的怒火,皇帝趙桓又命中使朱拱之傳李綱和種師道進宮面聖。

李綱雖然是個執拗的人,也明白這些太學生聚眾鬧事,要挾天子,反會讓自己失去聖上的信任。

即使朝廷此時妥協,讓自己官複原職,但皇上和百官的心中必定有一根刺,將來秋後算帳,有自己的苦頭吃。

此時李綱的處境十分尷尬,隻得推托說不敢貿然進宮。

然而,宮中又連續來了幾批內侍傳旨,聖旨的內容都一樣,就是催促李綱趕快進宮。

中使朱拱之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說李相公你再不進宮,當真引起民變就大事不好了。

李綱見狀,知道這黑鍋是丟不掉了,隻好硬著頭皮上馬進宮。

當李綱趕到東華門外時,被門外的人群團團圍住,太學生和圍觀軍民們爆發出一陣陣歡呼。

李綱強顏歡笑地安撫眾人,終於擠過人群進了東華門。

中使朱拱之正要跟在李綱身後入宮,卻不幸被聚集的民眾攔住,慘遭群毆。

原來自宋徽宗趙佶當上皇帝起,他開始大量重用宦官,破壞了大宋朝宦官不能乾政的政治傳統。

有皇帝撐腰,宮中的宦官們漸漸飛揚跋扈起來,許多宦官都強佔民宅和土地,對百姓巧取豪奪,無惡不作。

在徽宗朝,百姓們受了宦官的欺壓則是欲告無門,無處申冤。

因為所有的官員要想發跡,幾乎都必須與當權的宦官搞好關系才行。

權相蔡京當年被罷相後,是靠大宦官童貫美言,才重新登上相位。其後的宰相王黼、李邦彥等人也都是大宦官梁師成的門生。

有徽宗皇帝的寵信,宰執大臣們都要向大宦官低頭,其余的官員又有哪個敢與宦官集團為敵?

所以,大宋百姓對宦官當道可以說是積怨已久。

金兵南侵前,開罪金國的譚稹是宦官。

金兵南侵後,丟失燕京、逃離太原的童貫是宦官。

金兵逼近黃河時,丟失黃河防線的罪魁禍首梁方平還是宦官。

難道大宋當真無人了?為何軍政大事都交到宦官的手中?

百姓們都認為,金軍打到東京汴梁城下,讓城中百姓吃盡苦頭,都是宦官惹的禍。

然而太上皇退位,新皇帝登基後,依然重用內侍宦官。

東京汴梁城裡布置城防時,因為守城兵不夠,朝廷便命百官軍士統統上城牆充做守軍,卻又起用內侍官負責統領。

等到兩國談判講和,條件談妥後,金軍仍然不時騷擾京城,往城牆上射擊弓弩。

這時這些內侍官命令守城士兵不準還擊,

理由是我們已經和金軍講和,就不應該再互相攻擊。宋軍中有一個軍士聽後非常憤怒,說既然已經講和不讓攻擊,那金軍打我們又算怎麽回事?

說完之後,那個軍士就用石炮射擊金軍,殺死了數個金人。

守城的內侍官惱羞成怒,認為這個軍士違抗軍令,破壞朝廷和談大局,命人將這個軍士斬首示眾。

見同伴被殺,軍中其余的軍士敢怒不敢言,就有人在城中傳播流言,有內侍要開城門給金軍作為內應。

這些事情傳開後,在汴梁城中的民眾心頭便種下了對宦官仇恨的種子。

如今東華門外正是群情激憤之時,眾人見到朱拱之等宦官後,各個分外眼紅,一哄而上打倒朱拱之,瞬間就將他撕了個粉碎。

聚集在東華門外的民眾中當然不乏看熱鬧,企圖混水摸魚的潑皮破落戶。

在有心人的挑動下,請願的民眾開始變成盲目的暴民。

過不多時,又來了一個不知死活的宦官。

這宦官本來是皇帝趙桓派去傳召李綱的,可是他不去傳召李綱,反倒跑到東華門外來作威作福, 訓斥聚集的百姓說,你等還不快快散去,小心你們的人頭。

眾人大怒,撲上去將這自尋死路的宦官群毆致死。

有人從這個宦官的懷中搜出傳召李綱的聖旨,便大聲招呼眾人說,這宦官隱匿詔書不去傳旨,肯定是他們要作亂犯上。

於是這些已經殺紅了眼的軍民百姓呼喊著“撲殺國賊”的口號,把所有能逮到的宦官共計二百余人全部殺掉了,並且還將他們腦袋頂到了竹竿上示眾,說這就是逆賊的下場。

東華門外的數萬民眾已經成了狂熱的暴徒,此時又有對宦官不滿的人假傳聖旨,在人群中狂呼皇上說了,殺宦官者無罪。

眾人聽到後猶如火上澆油,迅速炸了鍋。

殺紅眼的暴民們侵入宦官們在城內的各處宅院,把遇到的人統統殺掉,把找到的財物統統搶劫一空。

眾人又在各處內侍宅院內搜出大量兵器,便作為內侍要造反的證據統統送到了行營司。

而城內的內侍為求活命,在城中四處奔逃躲藏,幸運者逃入宮內,都藏匿起來再不敢露頭。

許多潑皮破落戶趁此機會順手牽羊,小小的發了一筆財。

當然了,北城的張三、李四這幫潑皮破落戶是不會去湊這些熱鬧了。他們早已脫胎換骨,成為了西門慶大官人在東京汴梁城中的情報骨乾,自然不屑於乾搶劫這種低端的違法犯罪勾當了。

陸小乙的部下們冷靜地觀察著城中發生的一切,將收集的情報源源不斷地傳往陽谷縣和梁山泊。

在城中大亂的背景下,李綱進了皇宮之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