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第933章 康王北上
盡管西門慶曾經勸誡過杜充,讓他守好大名府,不要出城與金軍野戰,但杜充按捺不住建功立業之心,還是派“天王”李成、“急先鋒”索超和“美髯公”朱仝領兵三萬與金軍對陣。

李成、索超與朱仝三人武藝高強,都是很好的統兵武將。可是他們麾下的禁軍比起金軍卻差了許多。

完顏宗弼、斜卯阿裡等金軍將領率領騎兵一個衝鋒,就衝散了大名府禁軍的軍陣,殺得李成等人大敗而歸。

杜充經此一敗,方才清醒的認識到金軍比遼軍強大了許多。他隻得將兵馬收回城中,固守大名府。

凌州位於河北東路,不在金軍的進軍路線上,暫時沒有遭到金軍的攻擊。

可是,凌州城中的兩個團練使“神火將軍”魏定國與“聖水將軍”單廷珪二將卻不敢掉以輕心。

因為,在凌州境內有一個曾頭市,那裡的地方豪強曾家祖上是女真人。

如今金軍入侵,官府雖無證據,但也擔心曾頭市的地方武裝會叛變投敵,偷襲凌州城。

魏定國與單廷珪暗暗地監視提防著曾頭市。

東昌府,“沒羽箭”張清一邊整軍備戰,一邊派人聯絡西門慶,要與陽谷縣守望相助。

西門慶從金國回到陽谷縣後,早已將目光投向了金軍的東、西兩路軍。

金軍的東路軍擊敗大名府的軍隊後,馬不停蹄的趕到黃河岸邊,攻佔了魏縣。

隨後,金兵渡河,攻下黃河兩岸的臨河縣、大名縣、德清軍、開德府、胙城等地,輕松地突破和控制了黃河防線。

河東、河北宋軍戰敗,各地相繼失守的消息雪片般的飛回東京汴梁城,皇帝趙桓嚇得不知所措,對是戰是和舉棋不定。

於是,趙桓召百官於延英殿商議割三鎮求和之事。

然而,此時太原府和真定府已經落入金軍的手中,中山府與河間府雖然還沒有陷落,卻也被金軍包圍。

可以說,三鎮基本上已是金軍的囊中之物,此時宋朝再與金國重提割讓三鎮之事,並妄想以此為停戰條件,未免也太兒戲了,將金國的尊嚴置於何地?

趙桓君臣似乎還未意識到利用金國使臣傳遞蠟丸密信,離間金國大將是多麽嚴重的一個外交事件。

難道宋朝將撕毀的和約再撿起來,金國就會捏著鼻子認了麽?世上哪有那麽輕巧的事!

可是趙桓君臣卻天真的認為金國會原諒宋朝的背信棄義,在延英殿裡煞有其事地討論起求和之事。

耿南仲說皇弟肅王趙樞和宰相張邦昌已出使河北金軍,建議再派兵部尚書王雲出使完顏宗望軍,吏部尚書、翰林學士、知製誥莫儔出使完顏宗翰軍,與金軍二帥達成停戰協議。

肅王趙樞和宰相張邦昌哪裡是出使金軍啊!他們是作為割讓三鎮的人質跟隨完顏宗翰去往燕京城的。

由於宋朝撕毀和約,拒不割讓三鎮,完顏宗望將肅王趙樞和宰相張邦昌扣留在了金國。

此番南下,完顏宗望將宋朝宰相張邦昌帶在了身邊,卻依然將肅王趙樞扣留在燕京城。

趙桓聽了耿南仲的提議後,讓他再與少宰唐恪商議,耿南仲又說隻遣派兵部尚書王雲、吏部侍郎李若水亦可。

當然,朝中亦有主戰的大臣。太學博士萬俟虛、監察禦史晁貫之殿中侍禦史秦檜等去找宰相唐恪,建議主戰。

唐恪答覆說“皇上欲以耿南仲、王尚書定議,遣康王前去了。”表明朝廷的宗旨已經是割地賠款求和。

康王就是趙構。

完顏宗望在進軍途中遇到宋使請和時,曾告訴宋使,要想求和,須得再派遣康王趙構前去。

因此,趙桓有意讓自己這個九弟再為自己冒一次風險,前往金軍大營求和。

西門慶的老朋友秦檜是怎麽從金軍手中安然脫險的呢?

金軍第一次伐宋時,皇帝趙桓派秦檜、程瑀為割地使,護送肅王趙樞出使金營。

金朝扣留肅王趙樞為人質,約定割地議和後釋放趙樞。秦檜等人隨行至燕京後,卻被金軍放回,平安無事的回到了東京汴梁城中。

經禦史中丞李回、翰林承旨吳開推薦,秦檜被任命為殿中侍禦史,升為左司諫,有了更多在朝堂上發聲的機會。

毫無疑問,日後被定為賣國賊的秦檜,此時卻是一個堅定不移的主戰派。

只是,秦檜現在還是人微言輕了,改變不了皇帝陛下和宰相們求和的心思。

在耿南仲的提議下,王雲、李若水再次出使金營,得見金軍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二位元帥。

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提出,要宋朝割讓黃河以北的土地,與金國劃河而治,否則金軍就會進攻汴京。

面對金軍提出的要求,皇帝趙桓又一次在延和殿召百官商議對策。

大臣們發生了激烈的爭論,范宗尹等七十人同意割地,秦檜等三十六人不同意割地。

不久,秦檜升任禦史中丞。

完顏宗望要求讓趙構成行才許和,耿南仲召王雲到府告諭,要讓康王趙構出使。

同時,金國使臣王汭要皇帝趙桓派左右親信大臣渡河商議休兵。

趙桓與唐恪等人商議後,決定派遣大臣耿南仲和聶昌去與金軍講和,辦理割地。

面對朝廷出使的旨意,耿南仲以年老有病為由相辭,聶昌以親人為由相辭,反而陳過庭願意效死。

皇帝趙桓大怒,強令耿南仲出使河北完顏宗望軍、聶昌出使河東完顏宗翰軍,分別作為告和使,持書於軍前,並賜河東河北兩路守臣詔書,商議向金軍割地。

耿南仲與聶昌迫不得已,苦著臉走馬上任。

康王趙構也按照金軍的要求,北渡黃河去往燕京與金國談判。

護送康王趙構北上的將領,正是“金槍手”徐寧。

此番康王趙構北上,東京汴梁城中有一種傳言,說金軍的目的不是為了和談。

據說只是因為上次放過康王趙構之後,宋朝沒有遵守和約,金軍這一次是騙康王北上,要軟禁甚至殺死他,以此發泄憤怒。

當然了,這些都是沒有根由的風言,不過正好迎合了京城中人妖魔化金國的需求。

盡管實際上是因為宋朝一再背信棄義,耍弄陰謀,才引發了兩次宋金戰爭。但是通過宋朝文人們的宣傳,金國女真人成了這個世界上最野蠻、下流、無恥、貪婪的強盜,金軍入侵大宋就是為了搶劫大宋的財富。

既然女真人都是野蠻、下流、無恥、貪婪的,那麽他們要康王趙構北上,一定就是不安好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