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天啟》第21章 籌備報紙
  這讓朱由校好奇心大起,通過這幾句話腦補了一會,不得要領。於是指示魏忠賢,讓東廠仔細查一下李三才的收入情況。並嚴密監視楊漣等東林黨人,最好是能派人潛入他的家中,收集情況,將這事查個水落石出。

  這事暫時就只能這樣了,朱由校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提振士氣。沈陽淪陷時,袁應泰的奏折中提出賀世賢可能已經投敵。群臣也就一起鼓噪,要治其投敵之罪,並要懲罰他的家屬。而後來駱養性的報告卻明確指出親見賀世賢戰死,根本沒有投敵之事。後來詳細報告出來後,也指出賀世賢確實已經戰死。如果當時真的聽了群臣之言降罪於賀家,事後會對軍中士氣造成多麽大的打擊。

  然後是秦邦屏與陳策等人,都是客軍,然作戰勇猛,遠勝於如朱萬良等遼東本地官兵。朱由校覺得,有功獎,有過罰,應該是官兵們最希望朝廷做的事,這才是提振士氣的根本。其次,要讓天下人都知道英勇作戰的官兵的英雄事跡,暴露投敵畏敵者的醜惡嘴臉,百姓自然知道什麽人應該敬仰,什麽人應該鄙視。只是現在的邸報受眾面極狹窄,看來要搞份報紙才行,這樣對於掌握輿論可是一招無上妙棋。

  皇帝召來了徐光啟,詢問了現在的印刷術是個什麽樣子。據徐光啟說,現在印刷主要以雕版為主,因為雕版比活字印刷要更美觀清楚,並且可以用套印的方法,可以用多種顏色來印刷。活字主要是錫活字、木活字、銅活字,成本高,印數少,且常常會出現字跡不清楚,缺字等情況。

  朱由校記得後世應該是用的鉛活字,就詢問能否用鉛活字來印刷,徐光啟則回答確實聽說過鉛活字,好象在常州一帶有人用過,至於到底如何,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皇帝下旨:遼東遼沈之戰中,有賀世賢,尤世功,陳策,秦邦屏,周敦吉等諸將為國戰死,忠魂永存,故設遼東忠烈祠,供奉歷次在遼東戰亡的忠臣烈士。群臣意見不一,有人讚同,但也有人反對,東林黨人吏部尚書周嘉謨認為,甄別為國戰死還是投敵自保者很困難,這會增加禮部和兵部的官吏數量,而且如果出現錯誤,則會貽笑天下。

  楊漣,左光鬥也持相同意見,朱由校想,其實不過是不想讓武人地位上升罷了。於是笑道:“為國捐軀者不能得到應有的尊敬和朝廷的褒獎,不能得饗血食,誰還肯為國死戰?禮部擇一吉地建忠烈祠,於祠外列一長道,道旁列投敵之將,列其姓名籍貫並其父名諱。讓人知道,這等逆臣是何人所生。至於畏敵不敢戰者,則給予一次機會將功補過,如有再犯,與投敵之將同列,隻不示其父之名諱。”

  “至於甄別之事,即便有錯,亦強過無祭。”

  方從哲也支持皇帝的觀點:“兵部禮部不過多費人力而已,忠臣烈士可是用生命來保衛大明,保衛皇上的。孰輕孰重,儲位當然心裡清楚,我們不能讓烈士流了血,還要讓烈士家屬再流淚。”這是朱由校先和他商量時告訴他的一句話,他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雖然太過直白了一點。

  這下楊漣等人都不再說,楊漣本來上次李選侍被封康妃之事就已頗有人對他冷嘲熱諷,現在剛開口又被駁回,於是稱病請假,皇帝直接準了,倒讓東林黨諸人不好再開口。

  皇帝下旨:禮部下設一報館,由禮部郎中鮑應鼇任報館總編,召天下精於印刷之術者,辦理大明周報,以讓天下人知天下事,讓天下人議天下事也。

  這個旨一下,又掀起了群臣的熱議。大多數人都覺得好,這很容易明白,因為能讀報的當然也是讀書人,等於是他們多了一個途徑來對皇帝施壓,來表明自己的觀點,特別是一些言官,操縱輿論本來就是他們的強項,現在有了這樣一個平台,當然就更歡迎了。只是他們現在當然想不到,報紙最後會讓他們這個職業的存在可有可無,當然,這是後話。

  鮑應鼇是南直隸人,現任禮部祠祭司郎中,據徐光啟所言,其人公正廉明,是個好官。最重要的是他是個搞實事的人。聖旨即下,他立刻進宮見駕。

  “蒙陛下信任,命微臣主管大明周報一事,然微臣才疏學淺,不明何為周報,如何辦理,還請陛下明示。”

  “鮑卿不明,在朕意料之中。今有邸報,只能讓各部各處官員知朝廷之動向, 朕認為可否辦一周報,發行全國,讓天下人均能知朝廷之事且能議朝廷之事,數量現不固定,須視印刷之術及訂報之數量而定。”

  “周報現可分為四版,一曰聖旨,二曰時政,三曰軍政,四曰議政。先可用雕版之法,免費發於各部各州縣官衙,其他人則需要收費才行。”

  “所謂周報之周,指的是一定時日發行一次,視印刷情況,現今可能半月或是一旬方能發一次,日後可變成五日一發甚至一日一發。”

  “陛下所言之聖旨,時政,軍政微臣倒是明白,只是議政何意,請恕臣愚昧。”

  “議政者,即非朝廷之言論,而是他人對聖旨,朝廷時政及軍政之看法。”

  “微臣以為,陛下口含天憲,言出法隨,他人敢對聖旨有微詞,即可視為無君無父,天下可共誅之。”

  朱由校微微一笑,他愛死這個萬惡的封建社會了,因為他現在是皇帝:“鮑卿,議政可以是對聖旨的讚同呀,再說,周報是朝廷所發,如何能讓詆毀聖旨之言居於其中。”

  “第一期如何做,卿先招收人手,然後出一個報樣,呈於禦前,朕要親自參與,定稿後再行刻印。至於如何發行於官衙,如何發賣於民間,爾等先寫一個章程出來。至於錢的問題,全由內帑開支。”

  “微臣謝過皇上,聖明無過天子。”聽到由內帑支付所需費用,鮑郎中非常高興。戶部的情況不大妙大家都知道,現在這個大明周報一聽就知道是個花錢多的事,皇帝願意用內帑來開支,讓我們鮑郎中也忍不住拍了皇帝一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