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天啟》第100章兵器局裡論氣壓
朱由校突然怔住了,自己一直講國與國之間講利益,其實人與人之間不也一樣嗎?如果自己在增強大明國力的同時,讓大臣們也得到好處,那大臣們當然會擁護自己的主張呀。

他跳起來,在張嫣,段英臉上各親了一口道:“古人雲,家有賢妻百禍不生,誠不我欺也。兩位賢妻為我解決了一個大問題了。”

兩女羞澀低頭,這個皇上什麽都好,就是有點沒正形,當著人呢,白著天呢,真是的。

朱由校道:“等會你們倆去看看王婉,晚上不要等我,我不在宮裡用膳。”

他叫上魏忠賢,直接去了兵器局。孫元化三人將他迎進去。朱由校問道:“板甲產量如何?”

孫元化道:“回陛下,現在每天可做五十件,共有兩千多件已經製成。”

朱由校點了點頭:“畢卿,新式火銃進展如何?”

畢懋康回道:“回陛下,線膛火銃已經初步成型,按照陛下所說,果然不管是射程還是準確性都有提高,而且裝彈更加容易。陛下之智,浩如煙海,臣每思至此,都要感謝上蒼垂憐,為大明降此聖主,更恨不得拜陛下為師,得窺天道一二,求……”

朱由校不好意思地打斷了他的話:“畢卿,朕只是妙手偶得而已,當不得你如此稱讚。“現在只要見到朱由校,畢懋康就絮叨不已,竟然想拜朱由校為師,學那器械之術,搞得竊取後人成果的朱由校很是窘迫。

他又連忙問道:“畢卿,這種線膛火銃製造了多少支?”

畢懋康很不高興自己的拜師大計又一次失敗,卻也隻好回答道:“現在製成品只有五百來支,膛線製作雖然有機械相助,速度也還是很慢。”

朱由校安撫道:“已經不錯了。畢卿,朕又有幾個想法,正好可以請教三位。”

三人連說不敢,畢懋康道:“陛下之學,如神仙之術,怎麽能在微臣等人面前用請教二字,可不是羞煞臣等了嗎?臣覺得,如果讓臣跟著陛下學那麽……”

朱由校連忙打斷:“畢卿,此話再也休提,不過我們可以共同參詳,朕第一個想法是,可不可以從後面裝彈藥呢?”

茅元儀上前道:“陛下,從後裝藥在佛郎機炮中就有例子,不過效果並不是很好。”

朱由校道:“火炮與火銃同理,只是也有些區別,因為要增加氣密性,哦,就是讓氣不漏出去的意思,火銃應該比火炮容易些,特別是我們拉了膛線之後。”

畢懋康也見過後裝佛郎機炮,他暫時把拜師之事放開,仔細想了一下道:“確實如此,我們現在的新式火銃可以使氣漏出的極少,火炮的漏氣就比較麻煩。”

孫元化也說道:“後裝比前裝要容易,而且前裝必須要站著裝,後裝臥著也可以裝。”

朱由校道:“三位愛卿說得很有道理,如果火銃用後裝的話,速度會快得多也方便得多,在戰場上,速度提高一秒那可能就是一條命呀。”

三人都點了點頭,他們現在製造的前裝火銃,裝彈射擊,熟練的試銃員一分鍾也只能四次,而在戰場上士兵絕對要低於這個速度,三次算是不錯的了。如果改後裝了,只要士兵一分鍾能發射四次,那可就多了整整五秒了。

朱由校又接著道:“銃炮同理,炮也可以試著改進佛郎機炮漏氣的事。第二件事其實前面提到過,就是火炮發射時,炮身要受到向後的力,如果我們在發炮後,讓炮管縮向後面然後再回原,那是不是就會減少這個力呢,炮就會更平穩一些呀。”

茅元儀參加過福船上的大口徑炮的安裝和改建,

他說道:“當時臣等用的是彈簧來減少後座力,陛下一說,如果用在炮管上,似乎也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而且還使得火炮的瞄準不受影響。”朱由校點了點頭,他也不知道火炮如何消除後座力,只是曾經在電影裡看到炮彈射出後炮管向後縮。自己能夠提供的也只能是個設想,至於如何做到,都要靠兵器局裡的人來想了。

他又說道:“第三件事就是一個新東西了,廠臣,拿上來。”

魏忠賢連忙將手裡的小玻璃管小心翼翼地拿了上來。朱由校接過來一努嘴,魏忠賢將旁邊的茶壺和一個空茶杯拿了過來。

朱由校手裡是一個一頭密封的玻璃管, 他先將玻璃管和茶杯裡灌滿了茶水,然後用手按住管口,將它倒過來放在茶杯中,松開了手指。

眾人看著玻璃管中的茶水流出,出現了一段空管子,但一會兒後,茶水不再流出。眾人不明所以,看著皇帝,等他解釋是什麽意思。

朱由校得意地說道:“為什麽這水不完全下來呢?”說罷將管子抽離茶杯水面,水全部流了出來。

三個人看著這個管子,依然沒有明白過來,於是又看向皇帝。朱由校等著他們回答,也看著他們,於是四人開始了大眼瞪小眼的遊戲。

這就比較尷尬了,朱由校隻好又問道:“三位愛卿,這水為什麽不完全流下來呢?”

茅元儀年輕,便開口道:“陛下,因為杯子裡面有水呀。”但緊接著他就想明白了,不是這麽回事。

果然,朱由校又努了一下嘴,魏忠賢取出一支兩端開口的玻璃管,直接插入茶杯中,笑著看向他。

三人都陷入了深思,過了一會,畢懋康道:“陛下,這例子與風箱好象有些相似,關住進氣口,使勁抽幾箱,用的力氣會越來越大。”

朱由校大喜道:“畢卿此言有理,兩者其實原理相同,朕認為,我們生活的各處都有一種東西,朕稱之為空氣。”

其實中國古代已經有空氣這個詞出現,在蘇軾所作的《龍虎鉛汞論》中有這樣的話:“方調息時,則漱而烹之,須滿口而後嚥。若未滿,且留口中,候後次,仍以空氣送至丹田,常以意養之。”

各種求,謝謝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