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天啟》第123章 自古成功在嘗試
朱由校之所以向乞丐開戰,除了要整頓治安以外,最重要的是他實在是差人用了。本來他一直以來都是擔心糧食不夠吃,因為人太多了。但他從經濟調查局呈上來的統計數據中發現,人並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特別是移民較為踴躍的北方,有些地方竟然已經出現了田地無人耕種的情況。

 這是一件好事,同時也是一件壞事。說是好事是因為這些地方的土地將會不值錢了,朝廷可以很容易將它收為國家所有。壞事是,移民和工業生產分去了大量的勞動力,使得農業方面的人口出現了缺失,可能導致糧食產量不夠。

 當然,這只是個別現象,在南直隸,仍然有大量的人口,只是這些人既不願意移民海外,更不願意來到苦寒的北方。那麽朱由校隻好用些其它方法來為北方輸送一些勞動力了。

 這一天,魏忠賢滿面喜色地跑進來道:“聖上,良卿已經試驗出了將馬鈴薯粉加入麵粉的辦法。可以用馬鈴薯粉代替麵粉了。”

 朱由校猛地站了起來,急切地問道:“你確定是用馬鈴薯代替麵粉嗎?”

 魏忠賢愣了一下,說道:“聖上,可以在麵粉中加入一成多的馬鈴薯粉,不是全部代替。”

 朱由校道:“用來包餃子?還是蒸胡餅?還是做面條?”

 魏忠賢道:“是用來做面條。”

 朱由校揮揮手,快速地出了屋子。來到研究院。

 魏良卿在農學科的試驗室裡迎接皇帝一行。朱由校道:“在朕面前試一遍。”

 魏良卿和他的同學先拿出一包麵粉和一包馬鈴薯粉,然後稱出十斤麵粉,再加入一斤半馬鈴薯粉,混在一起加入老面開始揉面。

 不一會兒,面揉得差不多了,取來一個小型面條製作機,將麵團放進入口,用手開始搖動轉柄,慢慢地面條從出面口緩緩地流出。

 朱由校上前摸了摸濕面條道:“一半用來烘乾,一半下到鍋裡看看。”

 魏良卿讓同學去烘面條,自己將面條下在鍋裡,然後開始調面碗。朱由校笑道:“廠臣,倒是家學淵源呀。”

 魏忠賢面帶得意之色道:“聖上,這孩子就一點不好,喜歡美食,還喜歡自己做來吃。”

 朱由校笑笑,不一會兒,魏良卿將面條下好,滿滿的五大碗。魏忠賢上前端起一碗,吃了兩口道:“聖上,面條筯道有勁,有嚼頭。”

 朱由校選了三個一起來的侍衛道:“你們試試。”

 三侍衛謝恩後也開始吃麵,吃了幾口後也一起讚揚面條不錯。朱由校笑笑,自己也端起一碗面,挑著吃了兩口道:“不錯,良卿果然是良卿。”

 魏忠賢眉開眼笑:“還不謝過聖上誇獎。”

 魏良卿上前拱手道:“學生謝過聖上褒獎,在學生看來,既然可以用在面條中,應該也可以用在其它地方,學生還來不及試驗,家叔卻迫不及待要報告給聖上。”

 朱由校笑道:“其實要消耗馬鈴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加入到軍用炒面中,那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只是朕想要讓民間也能習慣馬鈴薯的味道,把馬鈴薯當成一種糧食而不是一種菜肴。北方的產出一直以來都不能自給自足的,導致必須用漕運從南方運來大量糧食。而現在天時也不大好,朕如果不能讓每家有兩年之糧,心裡就沒有底。如果馬鈴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麵粉,以馬鈴薯的產量,朕心無憂也。”

 魏良卿道:“聖上,學生進行了試驗,用馬鈴薯小塊和小米喂雞,發現雞吃馬鈴薯長得更快,產蛋更多,學生認為,馬鈴薯裡含有的營養並不會弱於小米,而馬鈴薯產量遠高於小米,所以學生以為,用馬鈴薯代替小米完全沒有問題。”

 朱由校眼睛一亮道:“想不到良卿竟然還會先來試驗裡面的營養成分,不錯不錯,比你叔叔的科學素養強。你可以試著將麵粉加入更多的馬鈴薯,也可以試著用其它的方式,朕覺得胡餅就是很不錯的方式。如果面條和胡餅都可以用一部分馬鈴薯粉,則天下無饑也。好好乾,農事方面也是能乾出大事業的。做出了成績,朕不吝厚賞。”

 魏良卿道:“聖上,學生一定不會辜負聖望。學生準備從胡餅,西人的麵包糕點這幾個方面來試驗,另外還想把軍用炒面改良一下,使其口味更好,營養更充分。”

 朱由校大笑道:“後生可畏呀,廠臣,良卿可比你強多了。”

 魏忠賢笑得皺紋都堆積在臉上,誇魏良卿比誇他那要強得多,雖然皇帝其實比魏良卿年紀都要小,但倒是沒人覺得後生可畏這話有什麽不適合的。

 朱由校很是喜歡魏良卿這種人,他有敏捷的思維,扎實的功底。最主要的是有求是的實驗精神,這從他先實驗了馬鈴薯的營養成分就可以看出,而且他還不拘於門戶之見,願意嘗試西方人的烹調方法,這在現在的大明人中是不多見的。

 他一時興起,叫道:“劉若愚,你來給朕錄一首詩作,朕要送給魏良卿。”他自己的毛筆字不大好,如果不客氣地說就是慘不忍睹,所以讓秉筆太監劉若愚來記錄。

 劉若愚拿出紙筆,看著皇帝。朱由校吟道:“嘗試成功自古無,放翁這話未必是。我今為下一轉語,自古成功在嘗試。”

 劉若愚寫好吹了一下,拿與皇帝看。朱由校看了一下道:“好字好字,再在後面寫上與魏良卿小友共勉!”

 劉若愚依言寫好,朱由校拿出自己的“嘯啟先生”的印章,沾了印泥後小心地蓋上。然後看了看,不由得意不已。字是好字,印也是董其昌為他所刻,兩者相得益彰,而詩更是好詩,雖然是從適之先生處盜得,卻也是出自自己之口,真是好辭呀。

 劉若愚自然不會認為這是好詩,但此詩中的意味倒是新鮮,也與魏良卿所做之事甚是相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