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天啟》第56章 天不生夫子,萬古長如夜
這第一篇本來就不是朱由校所願意寫的,而是葉向高所提的要求。他來自後世,對於孔子,總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抵觸情緒,能夠寫到這個樣子,已經是很不錯了,而聽楊鶴的意思,自己把孔子還撥高得不夠,不能讓他或者他們滿意。

 而葉向高在下面也是大急。好不容易說動皇帝,將此篇列為第一,不想楊鶴竟然還不滿意,如果真的惹惱了皇帝,到時第一篇的地位都不可得,那就不好看了。

 楊鶴繼續說道:“春秋時期,天崩地解,禮崩樂壞,天生我孔子,不僅克己複禮,而且居仁由義,特別是把道德的種子根植和內化於人心,使人明了克己複禮和居仁由義之所以然,從而增強了人的自信和自尊,也奠定了中國文化的規模和氣象,這就是所謂的“道著於孔子”,“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

 劉宗周也上前道:“良知之教,如日中天。昔人謂:‘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良知者,生而即有、不假外求者是也,即孟子所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無論世道如何,在如同日月般道德明燈的光照和指引下,我們的生命生存生活有了為何和何為的內在依據和強大動力,而且使我們有了判斷真假是非善惡美醜的標準。這種共識是一個國家和民族、一種宗教和文化得以生存和延續、發展和超越的基礎。而這一切,皆是我們的聖人孔子所賜!故而請陛下改為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

 朱由校道:“可是如此讚孔子到無以複加的地步,會不會貶低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往聖呢?”

 劉宗周道:“如此盛讚孔子,但卻不會貶低往聖,亦非關閉來者優入聖域之門。相反,往聖因孔子發明而更為聖,來者因宗法孔子而優入聖。此皆無乖乎孔子之為聖,此即前元武宗所說的“先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明;後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法”。由此而言,而劉諧所說的“怪得羲皇以上聖人盡日燃紙燭而行也”是站不住腳的。”

 朱由校一時拿不定主意,於是眼光看向葉向高和徐光啟。

 葉向高得此機會,立即上前道:“陛下,臣以為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已經將夫子撥到了一定的高度,他們覺得不夠,一切但憑聖裁。”

 徐光啟道:“臣觀西方,他們亦有聖人,而孔子是儒家道統自覺的擔當者,從而在宇宙間確立了基本的天道與人倫,使人生社會有其價值之維系。我們將夫子撥高,也未嘗不可。”

 朱由校點點頭道:“既然大家都覺得應該將夫子撥高,那我們將第一篇改為天不生夫子,萬古長如夜吧。”

 眾臣一起跪倒在地高呼:“聖明無過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有些人竟然流出了眼淚,使得朱由校相信,這應該是他們真實的想法。

 他本來對孔夫子的一點點抵觸情緒也於此煙消雲散,在他想來,自己不過中人之資,難道這滿朝的大臣見識都不如自己,何況還有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在內。只能說是自己的認識並沒有到位。

 這是朱由校真正開始將孔夫子當成聖人,不象以前是為了維系住士子官吏的好感,而是真正開始用心去了解孔夫子,認識到在當時的情況下,孔夫子作出的事業是如何地了不起,而中華文化的道統繼承對於中國人,對於中華民族,是如何地重要。

 後世有著名史學家評價道:“天啟皇帝不斷使中國人的道統延續下來,更重要的是他完美地發揚了儒家,揚棄了有礙於中國人進步的一些腐朽思想,加進了一些其它文明的先進思想,使得孔夫子的學說變成了世界上大多數人都信奉的新儒家思想。而他所繼承與光大的文化意識並不是一般的思想體系,而是體現天道與人倫的教化。有人稱之為赫日當空照,這是一個很以恰切的比喻。而在抬高孔夫子歷史地位的同時,也使得自己被後世人稱為新聖。”

 朱由校站了起來,手一揮道:“大家學的都是聖人之學,就要遵從聖人之教化,一起將儒家發揚光大,讓這世界上所有的文明人,都能知道夫子的學說,讓他們都知道,我們是聖人苗裔,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我們也要不落於人後,別人有我,我們也要有,別人沒有的,我們更要有。不要讓我們的祖宗蒙羞,那就只能做得比祖宗更好!”

 眾臣一起道:“臣等願附於驥尾,光大我中華道統!”

 朱由校笑笑道:“還有一個消息,經內閣諸人提議,朕決定將新歷法以夫子誕生之年為公元元年,定於明年實施,則夫子之名,可流芳萬古。夫子的光芒,將永照中華。”

 眾臣更是狂喜, 有人已經泣不成聲。而朱由校說是內閣諸人的提議,是希望能夠提高內閣的威望,消弭有些大臣對方從哲,葉向高等人的意見,特別是東林人對葉向高的怨恨。

 事實證明這個說明還是有用的。和儒家道統比起來,那黨派之爭根本就不能算什麽。至少東林人已經原諒了葉向高此前的一些行為,大家對首輔和次輔的印象都大好。當然,至於能持續多長時間,那還是不要報太大希望的好。

 歡喜後,應該乾的事還是要乾的,對於《常識》的第二篇,又有人提意見了:“陛下,臣以為,實事求是之解,似乎有些不同於古書。此言最早見於班固的《漢書》,河間獻王‘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後來顏師古注釋為‘務得事實,每求真實也’,而此篇則稱之為‘學為實用’,說什麽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所以臣有些困惑。”

 這話就讓葉向高有些不快了,理論與實際結合是朱由校提出的,而學為實用則是東林派的觀點,好不容易有個東林的觀點得到皇帝的肯定,竟然有人跳出來說三道四,著實可恨。

 各種求,謝謝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