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活在明末夾縫中》第38章:亂世中1抹陽光
  一個正活在歷史當中的人,永遠看不清眼前正在發生的歷史。

  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帶給崇禎的只是失望,但他不會承認大明的江山即將走向歷史的必然。

  反軍成了天下的河流,越是堵截就越是泛濫。

  崇禎六年。

  反軍三月攻京師地界,而後南下,大敗河南明軍及川軍、白杆軍。

  而後如野馬入平原,如野火燎平野。

  反軍之勢幾無抵擋之可能。

  七月反軍大敗川軍之後,再次南下河南腹地,佔宜陽,攻汝州,而後南下,一股進入了湖廣,一股殺入了四川。

  陝西反軍的聲勢開始傳至江南地區。

  崇禎皇帝日日召集大臣商議萬全之策,但顯然此時沒有人可以替他分憂。

  大明的朝臣,真正能為國出力有能力力挽狂瀾的人不多了。

  整個天下亂起來的時候,山西的安寧就顯得尤為珍貴。

  沒有賊匪,人人有飯吃有衣穿,沒有家的也能找到一個夜宿之所。

  每個人每一天睜開眼的第一時間,就明白自己今日該做些什麽,能得到什麽。

  這就是生活,是活著的奔頭。

  唐溪東能力不強,哪怕有著後世三百年歷史演變的後知眼,但來到明末,也不足以有足夠自己讓大家過上富貴日子的能力。

  大同社會,只是古書中的一句記載。

  是一種努力的方向,但決不能當做自己的目標,那樣叫好高騖遠。

  在反軍與明軍、後金與明軍不斷廝殺的時候。

  唐溪東偷得短暫的安寧正悶著頭暗中積蓄力量和發展。

  在於蒙古人開始通商之後,且吸引大量南方商行北上之後,山西的經濟得到了複蘇,雖然暫時不足以讓唐溪東的財政能夠自足,收支平衡。

  但至少看到一片欣欣向榮的希望。

  在商業發達的基礎上,唐溪東不斷鼓勵工業和農作物種植的發展。

  新型農作物的推廣在平陽地區取得了成效。

  大明的百姓開始認識到了馬鈴薯和玉蜀黍這兩樣由西夷帶來的農作物的巨大產量和好處。

  於是紛紛種植,雖然大棚遠不如後世先進,但至少可以讓大家的土地種得出糧食。

  在土大棚技術的支持下,新型農作物正在已極快的速度自平陽向著山西全境鋪開蔓延。

  而工業方面,唐溪東開始放開礦產資源,由商人自行買辦開采,但是前提是,所有開采出產的礦口都必須有官府專人安排監督,所有出產的礦產由官府統一按照稍稍低於市價的價格收購,而後統一安排礦產需求和供應。

  鼓勵商業開辦大型衣飾住行方面相關的工廠,例如紡織廠、罐頭廠、自行車製造廠,等等。

  相關技術,唐溪東會給予開放,但要按照技術產業的價值入股工廠和作坊。

  在各個方面面臨著百事待興的時候,勞動力便成為了最吃香的資源。

  雖然最開始的時候,唐溪東所下達的政令便是集中百姓在城池及周邊生活,但遠離城池的地方還是有大量的百姓不願放棄自己手中的農田和根本算不得什麽的家業,不願聚集在城池當中。

  但隨著商業發展,當城中的城民開始在勞動之中得到豐厚的酬勞之後,那些原本不願意居住在城池周邊的百姓開始因為各種原因向著城池靠攏。

  唐溪東已經解決了山西百姓生計問題。

  沒有農田的可以申請農田,在農忙時免費供應牲畜和農具,

在夏收時收取少量糧食。  大量的山地被開采出來,而後免費分給百姓,這樣一來,自然便給予地主階級極大的打壓。

  因為手下的雇農有點見識的都開始自官府手中申請田地租賃憑證,之前大家辛辛苦苦一年下來,種地收獲的糧食還不夠還地主家的租子,但顯然不但有免費的地種,還有專人提供種植技術,提供新型的產量巨大的農作物,還免費供應牲畜和農具,最後所收取的租子連所收獲糧食的四分之一都不到,大家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該怎麽選。

  唐溪東的政令自根子裡把地主階級架在半空,上下不能。

  沒有人,田地便成了荒地,如果不想成為荒地,自然是要出更多的銀子,足夠吸引大家來租種的銀子。

  這樣一來,無形中,唐溪東便讓地主階級的利益向著普通百姓手中流通。

  當然其中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多年來欠債不少的雇農。

  這一部分人往往會被地主直接以欠債逼債的形式捆綁成奴。

  對於這些人,唐溪東一樣出台相應的對策。

  可以向這些人提供免費的銀錢借貸,幫助他們還債。但是前提是老實本分,能守得住一畝三分地的,而不是那些遊手好閑,錢一到手不是進賭坊就是進妓院。

  這些人在租種田地之後,每年收取的糧食要達到所產糧食的一半,當年也不絕對,要根據當年平均產量來調整。

  反正,唐溪東是用盡心思在挖地主階級的牆角。

  對於地主階級的打壓,還在另一方面,那便是嚴厲的刑法律條下,阻止專人專辦百姓控告地主財主的陳年舊案。

  再打出沉冤昭雪收買百姓人心的同時也切實打擊那些多年來為非作歹,任意妄為之徒。

  這樣的運動在崇禎六年六月正是在各地開始開展,幾乎每個縣城的衙門都被控告的百姓堵得水泄不通。

  唐溪東不可能一棒子將這些人打死,因為他還需要依靠這些人手中的銀錢和購買力來拉動城市經濟的發展。

  所以除了情節嚴重的個別案例之外,其余小的案例,多是按照銀錢給予受害人補償。

  而且,受理案件的進度被有意拖延,在給百姓希望的同時,又不能讓地主階級感到絕望。

  否則人都跑了,就不好收拾了。

  唐溪東非常清醒的認識到地主階級對於他的利弊。

  不能一味打壓,要控制事態,也要讓民怨得到平息,收買了人心,還能達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而與蒙古人的通商,目前來講是唐溪東覺得是自己在佔領山西之後,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

  蒙古人給他帶來不少的好處,其中有一件東西是,唐溪東兩世為人也想不到的。

  這一切說到底還得感謝多爾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