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一日雨別張星彩後,薑維心中失落惆悵,實不知該如何發泄。
總算他知道北伐在即,為漢人,為漢室逆天改命的機會就在眼前,更知道振興漢室是星彩與自己共同的宏願,便更加心存寄托,告誡自己絕不能有一絲懈怠。
他也知南中大亂將起,故自那天后,他便住食皆在軍中,一心一意撲在編練無當軍一事上,多少也有些借事消愁之意。此刻平素頗為平易近人的他臉上幾乎不見笑容,訓練之中要求更嚴。
時光流逝,數月時間之內,練軍大計甚是順利——無當軍的人數漸漸補全完滿,特製的裝備器械亦由軍器監陸續送達,便是馬忠馬德信也在月前如約趕來報道,將官士兵們在他精心操練之下,軍容日整,短短時日內竟漸漸有了令行禁止的強軍模樣。
軍事之余,他更時刻留意南中局勢,當他得知雍闓殺害建寧太守正昂這個消息之後,便知南中局勢再難維持了。
這一日,他攜帶撰寫半月有余的《平南策》,策馬直奔丞相府。
是夜,諸葛亮攜《平南策》入宮面見漢皇劉備,力推其在君前面陳,終引劉備點頭。
約莫炷香功夫,一襲武將袍服、風塵仆仆的薑維被帶入殿中覲見。
“臣薑維拜見陛下!”
“伯約速速請起。”劉備高坐禦案之後,伸手虛扶,不待寒暄,開門見山問道:“聽聞伯約有心南下?”
薑維起身立定,抱拳正色道:“北伐在即,臣願為陛下分憂!”
劉備面上浮現一絲感動:“年輕人願意為國分憂,著實勇氣可嘉!”
頓了頓,又定睛問道:“但南中不比涼州,紛亂難治更甚,你對南中可有多少了解?”
薑維朗聲道:
“自前漢武帝平定西南夷、在南中地區設置郡縣以來,朝廷便屢屢從中原移民實邊。南中土著夷人眾多,環境險惡,漢族移民不得不以宗族血緣為紐,聚集在一起生活,百數年來,終形成‘大姓’。後漢以來,這些‘大姓’經得繁衍生息,已然是南中最具權勢者,他們擁有大量部曲和地盤,又與土著夷帥聯姻,勢力日大。而今,南中諸郡中,佼佼者有爨、孟、李、董、雍、毛、朱、呂諸姓氏,便是官府行事,也不得不借重其勢。”
劉備見他對南中之歷史、人事如數家珍,娓娓道來,頗出意料,終於滿意得點了點頭。
只是了解情況固然要緊,能否順利彈壓叛亂才是關鍵。
他躊躇不定,面上疑慮依舊:“若要南下,不知可有定計?”
薑維眼見主公心動,深吸一口氣,慷慨答道:
“臣蒙丞相指導,言南蠻多種,性不能教,連合朋黨,失意則相攻。居洞依山,或聚或散,西至昆侖,東至洋海,海產奇貨,故人貪而勇戰。春夏多疾疫,利在疾戰,不可久師也……”
說到這兒,他順勢望向諸葛亮,但見後者嘴角含笑,微微頷首,顯然存了鼓勵之意。
見狀,他精神頓為止一震,繼續道:
“現今南蠻夷人多有叛亂,其中最強勢者為越嶲郡的夷王高定,四方夷人多有從附。當此之際,臣隻消領軍率先行擊破高定,則各地夷人叛軍士氣大餒,不足為慮,各郡憑本地郡兵,亦可逐一剿滅,此起一也。”
“其二,而今南中漢人大姓尚未有所動作,想來多在觀望局勢,若局勢糜爛,則必蜂擁追隨起兵;但臣若能速破高定,則能起敲山震虎之效,必有大姓豪帥心中生懼,再不敢助紂為虐。”
“再者,南中諸大姓雖世代姻親,號稱同氣連枝,但彼此之間爭奪田地、權益之事猶然不少,齷齪遍地。臣若到南中,當用種種手段,分化諸大姓,拉攏服從朝廷之派系,打擊不恭順之輩,如此彼消我長之下,雍闓之勢必然大減!假以時日,必可一舉擒拿!”
“好——”
劉備眼見此子有如此見識,大生認同之意,更為關鍵的是,此子還能點出了南征不可久師、宜速戰速決的觀點——這一點顯然與他心中的想法不謀而合。
他面色激動,正待許下先鋒之職。
忽然,原本不發一言的諸葛亮起身插問道:
“此策好則好矣——但伯約之謀,基於雍闓欲與朝廷大軍正面交戰。君可曾考慮過,彼若有意南下勾結雲南孟獲或者交州兵馬,君又當何以處之?”
經得提醒,劉備豁然頓口。他熟知地理,知道南中永昌聯通東吳交州,也能到雲南蠻荒之地,真要說起來,確實還有這個隱患,當下不由得頷首不止,心道,孔明果然謹慎,居然還能想到這一層面。
他也有心考較,便視向薑維,靜候他的回答。
但見薑維笑了笑,並未直接回答諸葛亮,反是轉身面向劉備,反問道:
“臣聞五溪蠻人沙摩柯曾遣使至成都,向陛下面陳吳侯不守信用,起兵攻略五溪蠻人居所之事,不知是否屬實?”
劉備一愣,面有不甘,歎道:“確有此事,朕曾答應要庇護沙卿族人,只是此番鞭長莫及,怕是要食言了……”
他忽又望向薑維, 奇道:“但此事與南征又有何乾系?”
薑維面色不改,抱拳道:“臣有一計,既可解五溪蠻於倒懸,不負陛下仁德之名;又可斷雍闓後路,助李都督早定南中,今日正要獻於陛下!”
劉備再也心癢難耐,激動問道:“計將安出?“
君臣一番對答,不覺時日之過,倏忽已至深夜。
薑維將計策娓娓道來,講到複雜處,索性請了劉備、諸葛亮二人,親自到案幾後的地圖上比劃了一番。
劉備聽在耳中,心中疑難盡去,倏忽眉頭盡展,聽到興頭上了,他竟親自下場,把臂扶助薑維,想要好好誇讚一番。
此刻湊得近了,忽覺不過數月未見,薑維卻面色黝黑,身形消瘦,竟是憔悴了一大圈。他隻當此子在編練新軍一事上耗費了極大的心血,感歎於其恪盡職守之余,更覺心疼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