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炮灰逆襲錄》220 耽羅之行
  張英娘到達登州之後先被安排在一間客棧中。她站在門口好奇地左右打量能看出客棧裡的人大多是水手。正在琢磨是否出門轉轉,忽然一聲欣喜的喊聲從她右邊響起來:“英娘姐姐?”

  她向右扭過頭去,見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正瞪大了眼睛看著她,見她轉過臉來興奮地跳起來:“英娘姐姐,真的是你呀!”

  張英娘也認出這少年是義軍的一員,也高興地迎上去:“呀,是鷂子!你怎麽在這裡?”

  叫做鷂子的少年說:“英娘姐姐,我在船上當水手呢。正等著開船往耽羅去。你這是也要去耽羅嗎?是不是以後就留在耽羅?我們都好想你啊。”

  張英娘說:“你才多大,就當水手?這風裡浪裡的,吳嬸兒怎麽舍得?”

  鷂子說:“進出耽羅都要靠船。俺這麽大了,自然要學操船。羅大哥說,以後島上的好男兒都要學操船,學航海呢。”

  “喔,這樣啊。”張英娘突然想起李不棄曾不止一次跟她說過不要用大陸人的眼光去看海上人們的生活,各有各的活法呢。

  鷂子高興地拉著張英娘說:“英娘姐姐跟我來,還有好幾個人在後邊院子呢。”

  第三天早上風向合適,天不亮就有人叫大家起床登船。張英娘她們早早起來跟著商行的管事到了碼頭,鷂子已經在那裡等著了,一見面就喊:“英娘姐姐,跟我上船,都給你收拾好倉房了。”

  張英娘他們幾個第一次坐船,看什麽都新鮮。鷂子就跟在身邊給他們介紹:“英娘姐姐,你看這次一下子就有七艘船出海呢。兩艘是往耽羅送人口,另外五艘往遼東和日本貿易。以前往遼東都是繞著高麗海邊走,可是難有停靠的地方,定要一年來回,實在不好趕信風。今年改走日本,往日本北面的大島去,然後再從那裡一路往庫野,一路往遼東,完成貿易再回大島去過冬,等信風合適時再回來,這樣就避開了高麗。”

  張英娘見鷂子指的一艘船後面還拖了一艘小一些的船就問:“那艘船為何要拖著走?”

  “啊,那艘小船是用來捕鮫魚的。去年周總管從庫野島附近捕了一條小鮫魚,熬出來好多油呢,點燈最好。所以今年打造一艘捕鮫船,募人捕鮫呢。也可以用來捕捉海豹。”

  貨物是早就裝上船的,等船員上船裝滿補給品之後船就拔錨起航,六艘大船一路縱隊出了港口,走不多遠卻再次在海邊不遠處下了錨。然後就看到從海邊劃出許多小船來靠在大船邊上,大船立刻拋下繩網,縋下吊籠把小船上的男女老幼拉上船來。

  張英娘問:“這是作什麽?”

  鷂子說:“都是些受苦人,在這裡活不起下去了,想往海外闖生活的。人口是地方官的考績,他們自然不準人口外流,所以為了避免麻煩不能在碼頭讓這些人上船,隻好在這地方上船了。”

  他伸出三個手指說:“聽說這次要運三百人過去呢。綱首說再這麽明目張膽的往外運人要瞞不住了,以後要改到密州那邊去呢。密州那邊海灣大,官府看管不過來。”

  這三百多人那女老幼都有,不過身強力壯的佔了大多數,而且船上的水手訓練有素,密切配合操作滑輪吊車把老弱吊上船來,隻用了不到一個時辰所有人都上了船。船再次起錨,向北行駛,從幾座島嶼附近轉向南方。很快從島嶼後面駛出一條船來追上船隊。七艘海船拖著一艘捕鯨船乘風破浪駛向耽羅。

  當到達耽羅時已經是三天后了。因為耽羅沒有良港,大船難以靠岸,因此還是需要用小船接駁。張英娘是受優待的,給用吊籠吊到小船上,坐小船上了岸。而鷂子早就先上了一條小船上岸報信去了。所以當被海浪晃得兩腳發軟的張英娘被扶上岸後,迎接她的是羅通、石峰帶領的一大群人。

  在訴了離別思念之後張英娘最關心的是義軍哦老人兒們生活的如何。為了讓她放心,在張英娘休息了兩天之後羅通和石峰就備了幾匹馬帶著張英娘遊賞島上風光。

  張英娘看到那幾匹馬不禁皺了眉。這也叫馬?比中原的驢子只怕還小些。可羅通說當地的馬就這麽大,用船運來的契丹馬都舍不得騎,要用來繁殖呢。

  羅通帶張英娘參觀了他們新開墾的田地,正在修建的水渠,還有規劃整齊的村鎮。他告訴張英娘現在糧食雖然緊張,但是好在魚蝦豐富。過去耽羅土人用比澡盆大不了多少的小船只能在海邊捕些小魚小蝦,捧著金飯碗吃不上飯,現在漢人劃著大船到稍遠的地方捕魚,每次都滿載而歸。現在島上的人吃魚都撿大個的,小魚小蝦都看不上眼,扔肥堆裡積肥了。因此漢人這邊還有多余的魚蝦、香料和布匹雇傭當地人開挖水渠。

  正是因為肥料的充足供應,又有充足的灌溉,島上漢人的田地畝產比中原還要高些。耽羅的土人從漢人這裡學會了先進的耕種方法,開挖溝渠灌溉,又得到了優質的農具,糧食產量也大幅度提高。所以其實現在島上的糧食是接近自給自足的,壓力主要來自每年新增的移民。但是隨著島上漢人越來越多,開墾的土地越來越多,接納移民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張英娘還看到大群雞鴨在碼頭附近逡巡著等待漁船回來把小魚小蝦扔給它們,牛羊在草地上安閑地吃草,豬們哼哼著四處拱地尋食,契丹馬在山間追逐嘶鳴。在中原這都是難得的富饒景象。

  但島上的漢人卻沒有幾個悠閑的,勞動力們不是在田間勞作、整治溝渠, 就是每天從海上載回魚蝦加工成乾魚,有些閑暇還要進行軍事訓練。老人們則帶孩子,放牲口。每天晚上在鎮子中央的議事廳,羅大哥和石大哥都會如縣官一樣坐在那裡分派任務,這是以前隻存在於想象中的事情。

  小孩子們也不閑著。除了幫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計,還要上學。全日製啊!上午學識字算數,下午習武學射,羅通說等天氣暖和了小孩兒們還需要學習游泳和駕船,這都是李不棄提出的要求。張英娘看看孩子們用的課本,居然和汴梁李家義學用的是一樣的。看來李不棄真是用心了。

  更讓張英娘覺得李不棄在耽羅島用了心的是在山上新種的一些樹苗。除了桃、梨等常見的果樹,還有一種張英娘沒有見過的,羅通說這是生長在南方的柑橘,李不棄特意讓人把樹苗運到登州然後運來的。

  以張英娘他們樸素的思想來看,耽羅島上的生活雖然還有些清苦,但是沒有官府的搜刮,沒有豪強的欺壓,已經算得上世外桃源的生活了。而張英娘在李不棄身邊待得這麽長時間,自然知道島上幸福的生活實際是來自李不棄細心的籌劃。此刻對李不棄的認識更深了一層。當羅通和石峰問她婚事怎麽辦的時候她只是暗示他們不必操心了,並且說自己再住幾天就要回汴梁去,李不棄有好多事離了她就玩兒不轉呢。

  當班船回航時,張英娘懷著一顆充滿了憧憬的心踏上了航程。來耽羅島這一趟讓她看到了一種過去無法想象的前景,他她要回到汴梁去,想看看那個與眾不同的男人是否能實現他的夢想。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