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曹皇后和張貴妃等人各自轉動念頭的時候,皇帝和李不棄的談話話題卻發生了改變。趙禎抬頭看看天上薄薄的雲彩,沒話找話說:“看來這兩天還能再下一場雨,這場旱災算是解了。對了,這次福安錢莊組織商戶購糧救災效果確實不錯,不知最後是賠了還是賺了。”
李不棄知道該來的事情還是來了。
一開始李不棄組織大量糧食湧入北方定點打擊一些囤積居奇的大戶時,因為前期保密工作做得好,除了投放糧食地區的地方官和皇帝拍手叫好外,無論是那些大戶,還是他們在朝中的後台都一臉懵逼。但是朝中有人著急,這些糧食和福安錢莊以及李不棄的關系很快就都被調查出來,不過因為這事兒是佔了救災的名義,又是皇帝首肯,做得又幾乎是滴水不漏,那些想找茬的人也是無從下嘴,只能找些什麽“與民爭利”、“干擾官府救災”、“糧食過境而不救災致百姓嘩然”一類的小問題說事。
但是這些大戶的能量也是極大的,見這些小事扳不倒李不棄和福安錢莊,很快就發動禦史彈劾警察司與福安錢莊勾結掌握巨量的糧食,暗示這是有謀反意圖。現在救災的緊迫感已經過去,皇帝又開始擔心起自己無法控制國家的錢糧來。
誰都知道造反就需要兩個條件——兵源和錢糧,皇帝不但怕大臣控制軍隊,也害怕有人能控制錢糧,這就是為什麽宋太祖的強乾弱枝政策要把地方上的錢糧都收歸中央的原因。因此,當一筆錢糧能造成朝野震動時,這位長於深宮的皇帝又肝兒顫起來。
李不棄估計,如果不是這事兒從一開始就沒有瞞皇帝,並且時時向皇帝匯報,皇帝早就忍不住讓皇城司調查了。所以皇帝能憋到現在才開口,就已經算是對李不棄很信任了。
現在既然皇帝把話問出口,那就說明皇帝忍不住了。現在李不棄並不想去打消皇帝的顧慮,反倒準備再次刺激他一下。所以他並不準備在這批救災糧本身上糾纏,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這次是賺了,至於具體賺了多少,還沒有核算出來,待有了結果,內庫提舉自會稟報陛下。臣估計,這次賺了不少。但正因為賺了不少,臣憂心忡忡。”
皇帝忙問:“這是為何?”
李不棄一臉嚴肅地說:“此次賺的錢,多是各地豪強大戶一開始為了囤積居奇高價賣糧,待看到糧價被打到谷底,又無望上漲隻得低價賣糧所賺的差價。也就是說,這些都是從豪強大戶身上賺的。賺得越多,就說明這些黑心的豪強大戶財力越雄厚。陛下想想,大災之時,朝廷官府沒有錢糧,豪強大戶卻可以拿出這麽多錢糧來,或者是百姓為了活命必然依附這些豪強大戶,或者是豪強大戶趁機兼並使郡縣之田盡為其有。不論哪種情況,這些豪強大戶都有足夠的資本凌虐地方官府,這個豈不令人心生警惕?”
“作亂必要軍隊和錢糧。臣以為,唐末藩鎮掌握各地軍隊和錢糧,一旦朝廷有事便有趁機割據的機會,以致有五代之亂;現在卻是地方官府無錢無糧亦無兵,雖是絕了地方收臣割據的可能,卻開了豪強大戶作亂的方便之門啊。”
李不棄明顯感到皇帝的耳朵豎了起來。果然趙禎站住腳問道:“怎麽說?”
李不棄說:“三天前,包提舉報上的案子想來陛下看到了。西京大戶勾連洛陽以西桃花山的匪寇巧取豪奪非隻一日,若不是這次因為那些大戶惱怒福安錢莊破壞了他們抬高糧價的陰謀,指使匪寇劫奪糧車被警察拿下,還不會敗露。其實包提舉手上還有幾件這樣的案子沒有查實,有懷疑但是沒有證據的案子更多。由此看來,其實地方上大戶與盜匪勾連,甚至本身就作盜匪的並非個案。現在地方官府無錢無兵,甚至不整修城池,有盜匪也不能防禦,一些地方上上但知有豪強大戶,不知有官府。一旦有什麽大事之時,盜匪有人,豪強大戶有人有錢糧,殺官造反並非難事。”
見趙禎的臉色凝重起來,李不棄開始為幾年後的自己鋪路:“正是考慮到這種危險,臣才借賑災敲打那些黑心的豪強大戶一下,告訴他們陛下有得是手段整治他們,讓他們知道敬畏朝廷。但這種法子只是權宜之策而已。”
趙禎聽李不棄說這次是權宜之策,就知道李不棄肯定還有後話,便問:“可有什麽一勞永逸的法子嗎?”
宋朝文人的想法真的很脫離實際,無論是皇帝總想為每一個問題都找到一勞永逸、十全十美的法子,如果找不到,他們就寧可什麽都不作。李不棄在推銷自己的政策時也隻好把自己的法子打上一勞永逸的標簽:“臣有一策可以一勞永逸。臣請陛下變強乾弱枝之法,行強乾強枝之策。”
趙禎問:“何為強乾強枝?”
李不棄指著頭頂上的樹冠說:“陛下看這樹木。移植樹木時要先把樹木的枝條砍掉,以防風吹枝葉搖晃樹乾,保護主乾和樹根不會枯死。但是當樹木種好後,樹根扎下,根基穩固,卻要使其枝繁葉茂。只有枝繁葉茂,主幹才能長粗。若是樹枝枯萎,主乾也無法長高長粗,甚至經常會連帶主乾和樹根也枯死。”
“立國之初,以五代教訓,太祖定強乾弱枝之策,正是防范地方割據的妙法,便如樹木移植之後保護主乾和樹根一樣。但是如今大宋立國已近百年,經數代教化,奉大宋正朔已經深入人心,便如樹根已經牢牢扎入土中,再沒有什麽能動搖。臣以為,現在是時候強化州縣職權了。臣這幾日都在思慮此事,過幾日,臣就呈上關於此事的劄子。”
“喔,好。”趙禎點點頭。說實在的,他對改變“強乾弱枝”的政策並沒有多大的緊迫感,心裡還在想著李不棄所說地方豪強的問題。
是啊,李不棄說得有道理,能一下子拿出三五百萬貫的福安錢莊有可能造反,那麽地方上那些能拿出幾十一百萬貫的豪強大戶就不能造反嗎?這個問題怎麽解決?福安錢莊的這幾百萬貫好歹還是在自己的監督之下,地方上的豪強可是連縣官都敢殺的。
想到這裡,他又不禁想起龐籍說的話來——“若是將來再有大災之時,有心懷不軌之人如福安錢莊這樣控制數百萬貫銀錢操縱糧食,官府無法與之抗衡,又該如何?”
於是皇帝又隨口把這個問題問了出來。李不棄輕松一笑道:“有朝廷那麽多地方官看著能出什麽事?莫非陛下認為那麽多官員都白養活了?便是這些官員都屍位素餐,還有警察司調查局時刻注意著這些動向。臣力主在警察司建立調查局的用意,就是一旦有風吹草動,就能立刻報知陛下。”
“現在調查局開始運作之後, 警察司就越來越重要了。因此臣請陛下能擇一股肱之臣執掌警察司。”
皇帝一愣,不解地說:“不棄和包卿都是朕信任的人,有你們提舉警察司就好,朕無意再任命他人。”
李不棄卻說:“臣卻要向陛下請辭警察司與軍器監的差遣,因此請陛下另委他人。”
趙禎驚問:“這是為什麽?”
李不棄說:“如今與遼國議和馬上就要完成,暫時不需要臣衝鋒陷陣了。臣想專心辦好這武備學堂,再做做學問,但是警察司和軍器監兩個差遣皆事務繁忙,因此請辭。”
趙禎完全沒有想到李不棄會撂挑子,自然不肯。但是李不棄卻一再堅持而且情真意切,趙禎隻好原則性同意,但是卻問道:“那軍器監也倒罷了。你辭了這警察司的差事,你說朕讓誰來管好?”
李不棄說:“這是陛下決斷的事,為臣的不好置喙。”
趙禎顯得很大方地說:“不妨,你隻管說來。朕一時心中還真的沒有合適人選。”
李不棄想了想說:“臣以為還是李公明最合適。”
趙禎聽李不棄推薦的是他表弟李璋,不禁暗暗點頭。
李璋是他表弟,不但忠心耿耿而是為人低調,能力也不差,和包拯也一定能處得來,確實是掌握警察司的不二人選。至此,趙禎算是徹底相信了李不棄是真心實意地辭職。
這下他又想起來李不棄當年放棄官身去作翰林伎術官,完全不在意仕途的事情,因為被宰執和言官們挑撥的心中的那點兒別扭也基本消散個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