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之儒最主要特點就是篤信篤行“克己複禮,天下歸人。”和安貧樂道。所以,在《莊子》一書中,提到過顏回之學是通過“坐忘”和“心齋”等修行方式來實踐孔子的仁德思想。
《莊子·大宗師》雲;“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用大白話來解釋,就是:“忘卻自己的形體,拋棄自己的耳目(耳謂聰目謂明,此即人與外界之聯系),擺脫形體和智能的束縛,與大道融通為一,這就叫坐忘。
《莊子·人間世》有寓言說:顏回向孔子請教遊說專橫獨斷的衛國國君的方法,孔子叫他先做到“心齋”,並指出這不是祭祀之齋,而是精神上的齋戒。
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通俗的說,就是:摒除雜念,使心境虛靜純一,而明大道。意為打掃屋子裡的雜物才可以放更多的東西,放下隻為更好的拿起。
等到了漢初,黃老道學盛行的學術氛圍,顏氏之儒於其他漢儒一樣,認為儒學之“道”並非純粹的儒家之道,“道”是宇宙的最高法則,而經只是“道”體現。因此,顏氏之儒和漢儒同樣認為,權變可“反經”,但應“合道”---你可以發對我,但你的話要有道理。
一千多年來,顏氏後人謹遵顏回公的教誨,無論出仕與否都要積極宣揚孔子的仁德思想,不要為了迎合君王的需要而忘卻本心。
所以,當顏思魯聽兒子回來描述殷清風說“儒學只是“道”的一扇象耳、一條象足。”,他並不反感。同時,他也很好奇殷清風的“道”是什麽,有如何做到“透過表象看穿其本質”的。
剛才殷清風說“格物致知”。如果是他來闡述的話,他會說:先知仁德,再去格物,最後才會具有“治國平天下”的才能。若是隻知仁德,就認為能“治國平天下”,則是書生意氣,不切實際。
當然,他清楚殷清風畢竟年少又無名師指點,辯義時難免會出現詞不達意的情況。但即使如此,他的言論也足夠驚動世人,驚動儒學門徒。
若儒學門徒都能做到他說的那樣,先格物再出仕,不但儒學典籍要增添新的注解,儒學更能超過道學和佛學,成為天下讀書人追求。
依照他的言論,那格物致知說起來很容易,其前提卻是“不能讀死書和死讀書。”
他曾寫出蒙學聖典《幼學瓊林》、《弟子規》與《三字經》,自然不會是讀死書之人。可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外孫曾在終南山下蝸居一載,最喜就是登高遠望。某一日,霧靄漫山,讓那時的外孫有種錯覺,仿佛遠處那最熟悉的山嵐不再是山。等風起霧散,那山還是山。
過了許多日,外孫在苦惱書中經義時,突然想起那日在山上所見。”
顏思魯等人心被吊起來了,他們聯想到上次殷清風送來的《成語典故》,《成語典故》裡有許多的寓言故事。
寓言從春秋戰國時代興起,成為先秦時期文學作品的一種重要體裁。大學問者往往喜歡用寓言小故事來寄托意味深長的道理。如果不出意外,接下來,這少年要用觀山來比喻讀書了。
“典籍,是歷代先賢們窮一生之所悟所得,作為後世人應該尊重他們的成就。但,滄海桑田,很多字的字義字音都發生了改變,甚至,一句話的斷句不同都會產生不同的解釋。”
馬周興奮了:時機抓得真好啊~~~
“外孫作為一千余年後的晚輩,
單純通過典籍中的字裡行間,很難體會到先賢們當初是如何領悟某些天道的。更何況,當初還有熹平石經和正始石經等校正後流傳下來的典籍。所以,外孫通過登山而得到讀書的三個境界:觀山是山,觀山不是山,觀山還是山。”
嗯?什麽意思?觀山是山,觀山不是山,觀山還是山...他到底想說什麽?三個什麽樣的境界?
清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提出的讀書三境界是:“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分別代表:初能望文生義,死記硬背,可小成。;進能變通運用,巧舌如簧,有一得;終能深入淺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但殷清風還是喜歡用“觀山論”來比喻得更透徹一些。
“觀山論”出自成書於宋理宗時期的禪宗史書《五燈會元》卷十七的《惟信》篇。
原話是:“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這段話是摘自唐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大師的語錄。青原行思大師法號“行思”,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門下首座,後弘法於吉安市青原山淨居寺,也因此得“青原行思”稱號。
行思大師為六祖下弘傳最盛的兩嗣之一,受過六祖“醍醐傳法”,也被民間稱為“禪宗七祖”。
這三個境界為:修行之初,六根不清,受“貪嗔癡慢疑”困擾,看事物受條條框框局限,無法超脫表象;修行有悟,自性覺醒,褪去世俗觀念束縛,看破本質;修行徹悟,大道至簡,返璞歸真。只是此時一切事物盡在“我心”掌控中,“諸法空相,相由心生”。
殷清風當然不能用原話來解釋了。
“讀書之初,只能被動的接受典籍中先賢們的言論;在讀書萬卷之後,他迷惑先賢們的言論到底對還是不對,為何與他當時所見所思有很多出入呢?他在人世間遊走多年後,恍然醒悟,原來先賢們說的道理是沒錯的!
到了“觀山還是山”的境界會怎樣呢?
會融會貫通---先賢們的言論變成他自己心中的內容,而不必開口閉口都是“子曰”。
到了這一步,他依然尊崇先賢,但此時的先賢只是他探索天道的領路人!如果在此之後他能領悟更多天地之道,他也就像先賢們說的那樣:人皆可以為堯舜!”
話語很淺顯直白,但闡述的道理很深刻。明白了殷清風那些話的含義後,顏師古五人看向顏思魯。
顏思魯先是歎了口氣,又頓了頓手杖,“好啊,好啊~~~難怪你只在恰當的時候引用了一句先賢的言語,剩下的都是用白話來述說。你是真做到了融會貫通啊~~~”
從聽說要拜訪琅琊顏氏開始,馬周就出於興奮與惶恐當中。他讀書多年,缺的就是名師指點。若真能拜於顏氏門下,他相信自己的學問能更進一步。
可眼下聽了殷清風的言論,他登時想到,原來他已經不需再深究經義了,只要他能做到“格物致知”,他也可以成聖成賢!
顏思魯悵然道:“無論道與佛,修行者的目標境界都是一致的——成“仙”成“佛”。他們為了得道,根本不在意先後高低。
但儒學門徒隻知一味地尊崇先賢,一味地的對先賢們的言語進行各種注解。他們故步自封,他們曉得“人皆可以為堯舜”,卻不敢超越先賢。
這也就難怪兩漢時儒學興起,在佛教東傳後又衰敗了。等到魏晉時,玄學興起後,世人更是嘗試將儒釋道融合在一起。
若不是聽了你今日一言,恐怕這天下儒學門徒們,依然沉迷在那些經義中呢~~~哎~~~
老夫心痛啊~~~心痛那七十余載的光陰啊~~~若老夫早年也能領悟此番道理....”
說到這裡,他沒接著往下說,殷清風猜不透他是想說琅琊顏氏從此就不同了,還是想說天下讀書人將因他而受益。
顏思魯“認慫”了,他今天的目的就達到了。若是顏氏願意出面將他的言論散播出去,恐怕曲阜孔氏將再難保住中國第一姓氏的名頭了。
曲阜孔氏在孔子去世好多好多年後才開始興旺的。
西漢永光元年,漢元帝封孔子十三世孫孔霸為褒成君,奉孔子祀;漢平帝元始元年,又封孔子十六世孫孔均為褒成侯。
南朝劉宋元嘉十九年,朝廷下令免除靠近孔林五戶百姓的徭役,充任孔林灑掃戶,負責打掃孔林的衛生,代代世襲。
開元二十七年,唐玄宗將孔子三十五世孫孔璲之由褒聖侯提升為文宣公。除授予孔子家族的歷代宗子世襲爵位以外,朝廷也不時封賜食邑、絹帛,免除徭役,優待孔子後裔。
唐末,宦官亂政,藩鎮複起,戰亂不休,唐朝皇室自顧不暇,對孔氏家族的優待也遠不如過往,孔子四十二世嫡長孫孔光嗣因此未能承襲文宣公的爵位,只是在唐天祐二年被任命為泗水縣縣令。
後世人都熟知孔子的後代被封為衍聖公。這個封號始於宋至和二年,歷經宋、金、元、明、清、民國,直至一九三五年國民政府改封衍聖公孔德成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為止。
孔氏的子弟眾多,每到戰亂時也不是一味的躲在曲阜等待被屠殺。魏晉之後,孔氏裔孫多在外地做地方官或京官,相繼定居住所。散居外地的以河北省為最多,稱為“河西派”,是孔氏家族的一大支派。
河西派的始祖是孔子三十一代嫡長孫之侄孔穎達。他是隋唐時期孔氏的代表人物,在朝堂上的政治地位要遠遠高於他在老家的親戚。
孔穎達本是李世民的秦王府學士,前年李世民解散天策府之後,別人都暗中跑到李世民那裡表忠心,唯獨少了他和叛變的褚遂良。
現在,孔穎達在家吃米,有唐一代也沒出現尊孔的意識,若顏氏這時出手,一定能獲天下讀書人的擁戴。
就在殷清風瞎琢磨的時候,顏思魯說道:“那,你是如何看待孔聖之學的呢?”
不管殷清風的讀書三層境界說得有多好,他最關心的還是殷清風將如何看待儒學,畢竟,他的先祖可是孔子的門徒。
如何看待孔聖之學?命題有些大...若是後世的憤青來回答,一定把孔老二罵的體無完膚。
孔子還活著的時候,世間還沒有“儒家”或“儒學”這個說法。
《說文解字》注:“儒,柔也,以疊韻為訓。”“儒”就是“柔”的意思,這兩個字是可以互為解釋的。《說文解字》還說:“儒之言,優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並進一步闡述說:“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
孔子及其《論語》思想體系的核心,就在於一個“仁”字。
“仁”,一是要“仁者愛人”,二是要“克己複禮為仁”。
所謂“克己複禮為仁”,就是講人們時常要自我克制,要注意按照周禮的規范行事,要處處用“為仁”的方法去實現“禮”,從而達到和實現其社會和諧、人類和平,等等。
孔子及其《論語》的哲學思想,是何等的“溫柔”和“美好”。正是這種“柔”“美”的思想體系,迎合了那些封建統治者們所謂“仁政”的治國方略。於是,他們便把孔子及其《論語》的思想稱之為“儒家學說”,自然,孔子也就成了“儒”家的開山祖師。
所以,孔子之學和儒學還是有區分的。畢竟,他隻留下了一本不是他親手撰寫的《論語》,而儒學的思想典籍卻包括四書五經。
《大學》相傳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
《中庸》相傳為孔子的嫡孫子思所作。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醜等著。
《詩經》的作者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
《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皇室文集,相傳由孔子編撰而成,被稱為《古文尚書》。《今文尚書》則是由孔門弟子轌子賤後裔伏生傳下來的。
《禮記》據傳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所作,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
《周易》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由孔子修訂而成。
這九部典籍, 除了《大學》和《孟子》外,剩余七部都與孔子有關,或許這就是建國後某些人批判儒學而把帽子都扣在孔子頭上的根源吧。
說儒學害人,不要找孔子,而要去找朱程理學。是朱程理學毀了儒學、毀了孔孟之道。然後再去找朱元璋算帳,是他把開科取士的儒學內容定為八股文的格式的。
若是孔孟在九泉之下知道後世還有朱程理學和八股文,他們會認同嗎?恐怕他們一定會擼起袖子上去抽巴掌了。
顏思魯問的是孔子之學,那就單指《論語》裡面的內容。
殷清風回道:“孔聖廣收門徒,便是在追求教化天下。後世的門徒一面教化天下,一面又將這聖人之道弄的晦澀難懂,不但讀書人讀不明白,尋常百姓就更是難以理解。
百姓大多是不識字的。只有將孔聖之學用最通俗最簡單的言語說出來,百姓才能聽懂、才能遵從。這也是外孫與相時舅父說過的大道至簡。
孔聖之道是世間通理大道,不是每個讀書人都能領悟通透的,但也不必窮究每一個字每一段話,只要牢記孔聖的本心就好。
孔聖的本心的什麽?
是孝敬父母,是兄友弟恭,是崇尚禮儀,是仁者愛人...
恪守這些道理,就不會做一個損人不利己或者損人利己的人;恪守這些道理,君王就會仁愛天下,官吏就會愛民如子,百姓就會敬官吏為父母...
說到孔聖之學,外孫另有一禮要獻於姑翁面前。”看書還要自己找最新章節?你OUT了,微信關注公眾號:優讀文學或者suduwx美女小編幫你找書!當真是看書撩妹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