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永世帝唐》第343章:行路艱難
古人雲得好啊:聚沙成堆、積腋成裘。

搞定了顏氏,殷清風謀劃的版圖就又多了一角。

攪動魏晉南北朝隋唐六百余年風雲的各大世家望族,隨著李唐的倒下,他們的子孫後代也只剩下往日的輝煌可以追惜,但歷代都不爭名奪利的顏氏家族卻是長存的。

人活得久了就有威望了。顏氏不但“活得久”,而且還頂著孔子門徒家族的桂冠活著。在孔子還沒被皇權封賞之前、在孔氏家族還沒崛起前,顏氏正好可以填補這個空白。

“以德治國”思想,是中國古代儒家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的一項重要內容。其源頭來自於孔子。

他認為法律和刑罰並不能從根本上達到維護社會秩序的目的,在法律之外,百姓的道德面貌、道德思想和道德素質將是維護社會秩序中很好的補充,甚至要高於依法治國。

他的這個理論,經過歷代演變後,形成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要求國家的所有官吏及一切行政人員,不論是通過何種方式遴選和任命的,都必須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所謂“有道德”,就是注意“修身”,即隨時隨地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在家庭中,要孝敬父母;在孝敬父母的同時,還要“推己及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一個“有道德”的人,不僅應當幫助他人和關心社會,最重要的是忠於國家及其根本利益。

第二,要求統治者對“道德”必須身體力行,即以自己的榜樣和模范行動,來影響廣大的老百姓。

所謂“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以及“苟正其身,於從政乎何有?”就是這個意思。

第三,十分重視道德感、羞恥心在人的行為中的作用。

正所謂“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認為人們只有有了“羞恥之心”,才能從內心中構築起抵禦一切誘惑的堅固防線。

第四,強調在實際的政治生活中必須充分運用道德激勵的方法,通過道德教育,使道德在改善社會風氣、協調人際關系、維護社會秩序方面,發揮特別重要的作用。

孔子說的“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就是強調道德在社會生活中的感化和激勵作用,強調道德教育、道德感化的重要意義。

當然,這些話是不是孔子的原話,還是後人解讀出來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殷清風相信,以中華文明的底蘊,的確可以將大漢民族變成一個遵守道德要高於遵守法律的民族。

相比較其他文明而言,中國人講究“榮辱”二字,也講究“家族”二字。生活在這個年代的每一個人的每一言一行,代表著是他們出身的家族的形象。

所以,一人的行為是否得當,就不單純是他個人榮辱的事情那麽簡單,而是要牽扯到他身後的家族。那麽,從家族的角度去約束一個人,比從法律的角度去約束一個人就更有效果。

殷清風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鼓動顏氏家族出面來做一個模范表率的。其方法,就是添加了他私貨的《顏氏家訓》。

當然,隻憑一本幾千字的《顏氏家訓》起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沒有《顏氏家訓》的刊行天下,他接下來的動作就沒法做了。

未來要刊印的《顏氏家訓》,除了他之前給顏思魯的《道德篇》和《懲戒篇》外,還要有更改過的內容。合二為一之後,《顏氏家訓》才能起到他想要的效果。

得到顏之推的手稿後,殷清風在授課之余便著手按照自己的意志修改和增添內容。

這一日的課程結束後,殷清風帶著自己的妞兒們向外走時,迎面碰上了回東宮的李世民。

“侄兒拜見叔叔。”“拜見太子殿下。”

李世民有些精神恍惚。他隨口應了一句,繼續往裡走。

殷清風看向李晉安。李世民小聲說道:“殿下為朝堂上的事憂心。”說完,他匆匆跟上李世民的步伐。

當皇帝哪有輕松的?所以,殷清風也不操那個閑心。有那閑功夫還不如回家和美妞兒們耍流氓呢。

“等等!”

殷清風幾人剛邁步,李世民從身後喊道。

李世民衝殷清風招招手,然後對月眉等人說道:“你們幾個先回去,我和清風說說話。”

殷清風向美妞兒們揮下手,快速走向李世民。

“跟我來。”

李世民轉身往裡走。

殷清風再次看向李晉安。

李晉安想了下,輕聲說道:“兵部運往山東的兵械船,沉沒了三艘。”

沉船了?

這個季節是枯水期,就算船沉了,派人打撈不就行了?至於一副爹死娘嫁人的鬼樣子嗎?堂堂大唐還負擔不起幾艘船的費用?

難道...這沉船的背後還有什麽陰謀不成?

他有心想知道更多內情,可李晉安卻沒有繼續往下說的意思。

到了熟悉的書房,李世民又是惆悵了一會兒才說道:“長安東去洛陽,陸路難行,水路也難行。這次留下你,便是想問問你可有良策?”

殷清風一路上還琢磨沉船的事情裡面是否含有陰謀呢,聽李世民這麽一問,原來不是那麽回事兒。他問道:“不知水泥路現在鋪到哪裡了?”

李晉安將地圖鋪到桌子上,李世民指著地圖說道:“才過函谷關。”

唐朝的八百裡秦川雖然是狹長地橫臥與南北兩排山峰之間的“百二河山”,但其富於天下十居其六。可都城的首要原則是天下居中,這個居中不但是地理意義上的中心,它要確保對最富庶地區有著便利交通和快捷控制。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長安並不適合作為都城。

關中東有潼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北有金鎖關,雖易守難攻不假,卻也意味著出行艱難。

從長安往東,出了潼關沿著黃河南岸東去不久,就要踏入崤山山脈以及著名的關隘:函谷關。

崤山橫亙在黃河和洛河間,長一百六十余公裡,海拔大多在一千五百米以上,且山峰陡峭矗立。

作為一座山脈,崤山當然孕育了眾多的河流,這些河流的中上遊下切的作用強烈,在山區內形成許多深窄的v形谷、深切u型谷等,將山坡形態變得複雜多樣不說,那些山谷的坡度一般都在三十度左右。

但,不管地形多麽複雜,這裡確是關中與關東地區唯一的陸路通道。如果不想從這裡走,就只能從三晉大地繞向河北然後南下,或者是從藍田關南下襄陽再北上。

這段路有多難走?以函谷古道為例。

函谷古道東起弘農澗西岸的函谷關東門,橫穿關城向西,全長十五公裡。

路程不長,但古道兩邊的谷深在五十至七十米之間,谷底寬十米左右,窄處只有兩三米,谷岸坡度四十到八十度,谷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崎嶇狹窄,空谷幽深。

人行其中,如入函中,關道兩側,絕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勢險惡,地貌森然。古書上說函谷關道“車不分軌,馬不並轡”,“一泥丸而東封函谷”。

不管是貧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走到這裡,面對老天爺留下的考驗,都得小心翼翼的通過。否則,只能在谷底下尋找屍首了。

過了函谷古道,進入陝州地界,也就是後來的三門峽市,這裡有一段路的地勢稍微平緩一些,但若繼續往東走,還要穿越綿延的崤山和熊耳山方能抵達洛陽地區。

陸路難行,水路就好走了嗎?不,老天爺還有考驗。

國人都知道長江中有個三峽段艱險無比,可古代的黃河中也有一段不遜於三峽之險的一條河段。

黃河在潼關東面的拐彎處東行後,河面尚且寬闊,水流也比較平穩,但從三門峽開始,到孟津古渡之間的兩百余裡的豫西峽谷,自古以來不知埋葬了多少闖關者。

《新唐書》上說:“歲漕砥柱,覆者幾半,河中有山號‘米堆’。運舟入三門,雇平陸人為門匠,執標指麾,一舟百日乃能上。諺曰:‘古無門匠墓’,謂皆溺死。”

三門峽的黃河河底,由於橫著一道高高低低的岩石,進而形成十九個險灘和三股急流。北邊一股急流俗稱為“人門”,中為“神門”,南為“鬼門”,其中以“鬼門”尤險。三門峽名稱就由此而來。

這些高高低低的岩石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砥柱山,也就是成語中中流砥柱的砥柱山。

砥柱山,也作底柱山,亦曰三門山。

相傳,上古時代,因這座山堵塞了黃河的河道,河水不能暢通。夏禹治水時,鑿寬山兩側的河道,使河水分流而過,這座山就象一根高大的石柱,矗立在黃河的急流之中,砥柱山由此得名。

《陝志》:三門,中神門、南鬼門、北人門。惟人門修廣,可行舟;鬼門尤險,舟筏入者鮮有得脫。三門之廣,約三十丈。其東百五十步,有峰特立,斯為底柱。

自底柱而下,至五戶灘,其間一百二十裡,夾岸巍峰重嶺,乾霄蔽日,蓋亦禹所鑿以通河者。衝湍激石,有一十九灘,水流迅急,勢同三峽,破壞舟船,自古所患。

幸運的是,在大業七年,底柱的上半截崩塌了。但崩塌後的黃河河道的險情依然如故。

三門漕運始於秦漢,至唐朝,已經有八百年的歷史。唐朝的中央官僚機關龐大無比。等到了李隆基時期,關中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國家從自由民手中征得的農稅入不敷出,只能從河南兩淮等地區向關中輸送糧食。

歷史上的的黃河漕運,不僅僅是從下往上,轉漕東南租粟以給長安京師;而且也自上而下,轉漕河東鹽以銷往東南各地。

為了躲避黃河險灘,漕運而來的糧食‘自洛到陝,皆運於陸;自陝至京,乃運於水,以避底柱之險也。’;開元二十二年,‘於三門置倉,東曰集津,西曰監倉亦名三門倉。漕舟輸其東倉,而陸運以輸西倉凡鑿山十八裡,以陸運。’

“鑿山十八裡”既黃河古棧道的一部分。

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第一條與最後一條黃河古棧道是何時修建的,但三十二段,累計長約四千余米的開山挖石絕不是一朝一代內完成的。

從棧道內的最早的劉秀時期的題記推溯可知,古棧道在西漢時已經被鋪設而成。

這些棧道大多依山開鑿,其外側臨河,內壁為岩。頂部呈弧形,高距路面三米左右,成“凹”形通道,寬度可達三米。其形式與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陳倉古道相似。

因為李晉安暗示了李世民因運軍械的船沉了而惱火,殷清風就順嘴問一句水泥路的鋪設情況。

潼關至函谷關這一段相對好一些,但接下來的一百六十裡的水泥路,可不是短時間內完成的。也就是說,在水泥路鋪設完成之前,黃河漕運還得想辦法解決。

他說道:“陸路上,依舊逢山開山遇水架橋,水路嘛,叔叔憂心的應該是豫西峽谷這一段。

豫西峽谷雖然兩岸夾水,壁立千仞,怪石嶙峋,但難點還是豫西峽谷的前端三門峽。只要解決三門峽的問題...”

李世民眼中充滿了希望,“你有辦法解決?”

“自從侄兒整理出仙人傳下的火藥術後,侄兒就在想著如何運用它。”殷清風解釋道:“既然火藥可以開山,當然就可以用它炸掉河中的怪石。只要炸掉河道中的那些岩石,應該能緩解漕運中遇到的險情。”

“炸掉岩石...炸塌河中的岩石,可不像山石那麽簡單,你可有把握?”雖然他希望殷清風能成功,但李世民說出了他自己的擔心。

殷清風也是臨時被抓的壯丁,能不能成他還得仔細琢磨琢磨,“侄兒回去仔細思考一番,過一兩日再向叔叔稟明。”

殷清風是他到目前為止唯一能做出正面回答的人,李世民隻好把希望寄托到他的身上了。他說道:“不急,只要你想周全了,哪怕三五個月也成。”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永世帝唐》,微信關注“優讀文學”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