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永世帝唐》第132章:謊言彌天(9)
  “仙人說,對道教進行改造,非一時一日之功,還需要一個契機。現在契機還未出現,叔叔且寬心等待。”

  殷清風輕飄飄一句話,讓李世民徹底放心了。既然仙人已經想到了這個問題,而且還有仙旨傳下,那殷清風必然會有對策的。

  “那你還是說說火藥的事兒吧。”

  經過殷清風剛才的解釋,李世民雖是依然不在意“工”的意義有多大,但仙人都說了“積極的掌握它、控制它、為自己所用,為帝王所用。”那就別再糾結仙人為何要將火藥術傳下來了。

  而且,殷清風既然將秘術奉獻給他了,相信殷清風會像對待那新式紙張一樣,不再製作火藥了。

  現在,火藥已經被他控制了,再去擔心火藥的威力就沒必要了。還是弄清楚仙人將火藥傳給殷清風,到底是出於什麽目的吧。

  殷清風見李世民被他糊弄過去了,他也巴不得趕緊把火藥的事兒說清楚,省得再出什麽岔子。

  “仙人當初將仙術傳給侄兒,就是為了輔佐叔叔建立一個永世的帝國。

  侄兒之前與叔叔提過,一個帝國首先要幅員遼闊。但幅員遼闊的帝國,在治理上卻出現一個其他人無非解決的問題。

  試問叔叔,若朝堂向嶺南頒布敕旨,路上行程要多久?未來,大唐將領土擴展到西域,往來長安之間又需要多久?一旦邊疆有動搖國本的事情發生,長安城又需要多久才會知曉,並調動軍隊前往呢?

  所以,一個快捷的通道,是朝堂控制天下四方的根本。

  等全大唐每個州縣都修繕了這樣快捷的通道,不管是聚兵禦敵、還是賑災救民、還是傳旨政令,則數日可成。到那時,天子雖坐與廟堂,但治理天下卻如臂使指,何等妙哉?”

  “好!好一個治理天下卻如臂使指!這路修得!”

  領兵作戰十余年的李世民立刻叫好起來,“你的意思是說,如果用水泥鋪路,則必須使用火藥,是吧?”

  “用水泥鋪路,下面必須要鋪一層碎石子兒。這些碎石子兒只能在路修到何處,就地開山取石。而且,火藥用來開山,只是其中一部分的功用,最主要的是取直道路。”

  不能殷清風解釋,李世民搶先說道:“也就是說,若前方有丘陵、矮山,可以用火藥炸開,然後修一條直道?”

  “咦~~這孩子都會搶答了?”

  殷清風心裡嘀咕了一句,同時露出大大的笑臉,點頭應和著。

  李世民見得到肯定的答案,大聲說道:“妙!真妙!費二十年、三十年的時間,大唐萬裡江山就會處處是坦途!修!這路必須修!”

  李世民被美好前景激勵得興奮不已,但殷清風又給了他更大的驚喜,“水泥用來修路,最少三百年內不用再修繕了。但,侄兒更期待的是,用水泥來修建跨越大江大河的橋梁。”

  大江大河,指的是長江與黃河。

  “長江”之稱始於東漢末年。晉朝以後,稱“長江”者逐漸多了起來。但人們依然習慣用大江來代指長江。

  而“黃河”一詞最早見於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中“常山郡·元氏縣”的釋文裡。但未被普遍認可,直到唐宋時期,黃河這一名稱才被廣泛使用。

  歷史上,長江上第一座固定的橋梁,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才建成的武漢長江大橋;而黃河上第一座橋,則是二十世紀初的鄭州黃河鐵路大橋。

  但在此之前,長江與黃河上並非沒出現過“橋”,

只是這些橋,都是浮橋。  世界史中,浮橋的記載最早出現在中國的西周時期。《詩經·大雅·大明》記載:“親迎於渭,造舟為梁”。說的是周文王為娶妻,而在渭水上架起一座浮橋。

  東漢光武帝時,四川割據勢力公孫述在今湖北宜都荊門和宜昌虎牙之間架設長江浮橋,取名江官浮橋。

  北宋初年,在統一南唐的戰爭中,宋軍先在石牌口鎮用大船載搭巨竹試架浮橋成功,攻克安徽當塗以後,即命令將浮橋移架到采石嘰,宋軍僅用三天時間,就在采石嘰架好浮橋,長短不差尺寸,數以萬計的軍隊就如在平地上行軍一樣度過長江,並一舉拿下南京。

  公元前五四一年,秦景公的母弟因自己所儲存的財物過多,恐怕被景公殺害,在今山西臨晉附近的黃河上架起浮橋,帶了“車重千乘”的財富逃往晉國,這可算是第一座黃河大橋。

  西晉武帝時,出身京兆杜陵的杜預在今河南孟津附近的黃河架設河陽浮橋。值得記住的是,這座橋曾持續使用達八百多年,直到北宋時才因年久失修而廢棄。

  隋大業元年在洛水上建成的天津橋,是第一次用鐵鏈連接船隻架成的浮橋。

  但這些浮橋哪裡比得上堅固的水泥橋?

  現代的陸路交通,有水泥路、柏油路、溝通南北東西的橋梁等等,人們早已習以為常。但對於二十世紀以前對統治者來說,暢通無阻的交通條件,則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治國根本。

  道路想要暢通,只有路是不夠的,還要有橋。

  建橋是一門高端的科學,殷清風隻懂得一點點的皮毛。但是沒關系,大不了花時間拿人命往裡填,總有修成的那一天。只要總結出第一座橋、第二座...的建橋經驗,以後就好辦了。

  “在大江大河上建橋~~~~”

  李世民驚呆了,但隨即他就想到,殷清風有仙人指點,在大江大河上修建橋梁還真能成功。狂喜之下,李世民激動得再原地打轉,嘴裡念叨著:“建橋...能在大江大河上建橋,那其他河面更狹窄的河流上,豈不是更沒問題?到那時....”

  “好!水泥好!”李世民第三次握住殷清風的肩膀,“修!路要修!橋也要建!你說,需要我來做什麽?我全答應你!”

  “真是衝動的少年啊~~~”

  殷清風心裡給李世民下了一個評語。

  打了這麽多次交道,他知道李世民絕不會是那種因為一時衝動而反悔的人。但他這個承諾太重了,而且也不利於他後期的計劃。

  “之前侄兒說過,修橋鋪路所需的錢財,一應由侄兒傾囊相出。這不是恐懼叔叔的後人忌憚侄兒的家族有如此巨量的財富,才這麽說的。若是沒有仙人的指點,侄兒又豈能聚斂這麽多錢財?

  既然仙人讓侄兒輔佐叔叔,這些錢財自然是用來成就叔叔的偉業的。侄兒所求的,只需叔叔將工部的人派給侄兒。”

  李世民心裡尷尬了一下。

  他之前對殷清風起殺心,不是因為殷氏家族有多少錢財,而是忌憚殷清風肚子裡的知識。但他真不敢保證他的兒孫不會盯上殷氏家族的財富。

  現在,殷清風說他是經過仙人的指點,才會展現如此驚世駭俗的才學的。姑且不論仙人存在與否,單從進獻馬蹄掌開始,到新式農業、倡學、鑄錢、銀行、商稅論、水泥、火藥等等這些,就足夠給他和他的家族買命了。

  說來說去,還是某的心胸不夠寬廣啊~~~這小子有一句話說得好:打鐵還需自身硬!某是大唐的太子---這裡面也有他的功勞,在製高點上就完全碾壓他。

  若是他真有取李唐而代之的想法的話,必然會有異動。而某認為他所謂的異動,只是倡學這一點。但這倡學目前還沒有眉目呢,以後他如何做某也還不知道就急於除之而後快,真是愧煞某了。

  好吧!無論仙人存在與否,某都與爾共建大唐帝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