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永世帝唐》第158章:古人講古
  殷清風呆住了,這劇情反轉得太快了吧!

  本想吃口河鮮,卻連整個池塘的魚蝦鼇鱉蚌都自動跳到碗裡,這...尼瑪!

  殷清風揉了揉眉間,尼瑪!這是什麽套路?

  東晉之後,江南之地又經歷了宋、齊、梁、陳、隋五個政權的變遷,當初南渡的北地世家要麽敗落要麽北回故裡,只有極少數的家族留在那裡,許氏就是其中一支。

  在江南立足兩百余年後,許氏在江左,雖然不像吳郡的顧氏、陸氏、朱氏和張氏、吳興的沈氏、周氏和姚氏、會稽的虞氏、魏氏、孔氏、謝氏和賀氏那麽顯赫,但也算是江左大族。

  現在,許敬宗要來個全族投靠,這是什麽鬼路數?

  要知道,這個時代,一人投身為奴與全族投靠為奴,完全是兩個概念。單身一個人還有機會賣主求榮,但一整族的投靠,除非到了動蕩年代,否則,絕對要世代履行當初的諾言的。一旦背叛,就不是原先主人討伐的事兒了,全天下的人都要站起來圍而攻之的。

  可,尼瑪!誰聽說過這個時代有全族投靠的例子嗎?這許敬宗腦子瓦塔了嗎?

  說句最靠譜的話,只要他應下了許敬宗,從此許氏成員身上的每一縷布片都屬於他的,每一個女性都可任由他...生殺大權可就全由他和他的後代掌控了!或者大唐王朝倒下,或者兩族有一方死絕了為止,否則,許氏將永世為奴!

  想以進為退套路小爺?不像啊~~~誰敢拿家族的事情當兒戲?

  這麽說來...是真的?

  殷清風到底是出生與成長在現代,他想不明白這裡面的關鍵點到底在哪裡。不過,許敬宗已經臣服了,他大可開口詢問。

  殷清風問道:“你有什麽權利代表你的族人?”

  許敬宗依然趴在那裡,恭敬的回答道:“敬宗為許氏當代的族長。”

  這就難怪了。一族之長的確有這個權利。

  那他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

  為他一人的榮華富貴?要麽是他太瘋狂,否則敢不顧家族的前途?為許氏一族的未來謀算?可都世代為奴了,還有什麽未來?

  以他的精明,絕不會做賠本的買賣的。

  “呵呵...”殷清風冷笑了幾聲,說道:“你許氏憑仗什麽要入我府下?本公子又為何非要收下?”

  許敬宗似乎早就有答案了,他說道:“漢晉以來,凡名震天下的世家,除了與眾多世家聯姻外,都有不少的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附庸家族。

  郎君出身的殷氏在天下間的排名極弱,但現在有郎君出世,殷氏在郎君的帶領下,位列一等世家只是朝夕之間的事。

  許氏初祖為薑器之子,諱羌名縉雲號高陽,乃少昊之師。春秋時為諸侯之一許國。許氏歷經各朝各代,傳承共計三千三百余年、一百一十五世。

  永嘉之亂前,許氏鼎盛時,分支遍布北地各郡縣,共建有五郡三堂。南渡後,敬宗出生的高陽郡得仁堂許氏立祠揚州吳郡杭州,傳至敬宗一代也有八世。

  現今,除高陽郡外,訓詁堂在會稽郡已立祠五百余年。其余汝南郡、河南郡、太原郡星散,歸為高陽郡。

  許氏雖非天下豪族,但也詩書傳家、時代官宦。

  殷氏....”

  “等等!”殷清風打斷他。

  擦!信息量太大,讓小爺好好捋捋。

  中國已知最早的姓氏有:姬、薑、媯、姒等“女”字邊的姓氏。

許氏初祖是薑器之子,自然是源出薑姓了。  至於他說“傳承共計三千三百余年、一百一十五世。”嘛...是怎計算出來的?小爺可不信他們家的族譜能把商周之前的年代和輩分算計明白,多半是穿鑿附會吧~~~

  還有,許氏現在主要的郡望只有高陽郡和會稽郡,也就是說,除了會稽郡之外的許姓子弟都歸許敬宗管?那可牛X了我的許哥!

  高陽郡和會稽郡雖然分屬兩個郡望和堂號,但一筆寫不出兩個許,他們之間肯定有密切的往來。這麽說來,只要小爺點下頭,這許氏的力量都是小爺的了?

  殷清風心動了!

  他繼續想到,“會稽郡好像是現代的蘇州吧?小爺要謀劃江山,江南那一塊是重點之一。若是有許氏及其聯姻家族的幫忙,那小爺就會以更快的速度完成計劃。

  看來這孫子的確有價值收留啊~~~

  不過...聽聽他還會說些什麽。”

  殷清風揮了下手,示意他繼續說。

  許敬宗得令後,繼續說道:“殷氏出自帝嚳嫡子殷契之後,以國名為氏,同樣源遠流長。

  敬宗雖不得拜讀貴族宗譜,但也知曉郎君出生於殷氏的陳郡堂。除陳郡外,殷氏還有汝南郡、琅琊郡、東海郡、雁門郡、弘農郡和馮翊郡等七郡七堂。其中,陳郡與東海郡為主要支脈。”

  “咦~~~這孩子是特工?怎啥都知道?該不是蓄謀想弄死小爺吧?”

  “咳~~”

  殷清風問道:“你為何對殷氏如此熟悉?”

  不由得他不尷尬。

  除了知道自己那便宜的爺爺是殷嶠外,殷清風對於剛才許敬宗說的那些關於殷氏的歷史還真是一無所知。

  怪不得李世民說他身為世家子卻反過頭來算計那些世家呢。當初還納悶他為什麽這麽說呢,原來自己是“文盲”啊~~~~

  許敬宗回道:“南渡後,陳郡殷氏遷至健康城烏衣巷,與王氏、謝氏為鄰,而東海郡則從郯邑遷至京口,京口為東晉時的東海郡治所。高陽許氏與東海殷氏多有往來,所以敬宗對殷氏多有了解。”

  殷清風點點頭,這個解釋說得通。

  “擦!烏衣巷?殷氏這麽牛掰?那可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烏衣巷啊~~~

  等等...他說“高陽許氏與東海殷氏多有往來”,該不是有姻親關系吧?要是真有的話,一旦論起輩分,這孫子比小爺大上幾輩可怎整?那小爺的不就犯了尷尬症了?

  不過...好像也沒關系。現在府裡的管家,自己還不是得叫一聲“叔祖”?”

  殷清風道:“東海殷氏可曾北遷?”

  許敬宗回道:“依然留在江左。”

  殷清風又說道:“那你可知殷氏的現狀?”

  許敬宗回道:“殷氏在東晉時曾一度崛起,位列當時的一流世家大族之列,並與眾多勢力強橫的家族聯姻。

  敬宗隱約記得:殷浩的妻子是陳郡袁氏,為袁耽之妹。殷康妻謝僧韶,為謝尚之女、殷仲堪妻琅琊王氏,為王臨之女、殷仲文妻譙國桓氏,為桓溫之女、殷景仁妻琅琊王氏,為王謐之女。

  宋孝武帝貴妃為殷氏女、宋文帝太子劉劭妃殷氏女,始安王劉休仁妃殷氏女,殷元素妻琅琊王氏,為王僧朗之女、殷睿妻琅琊王氏,為王奐之女、殷鈞妻永興公主,為梁武帝之女。”

  除此之外,殷浩、殷仲堪等人,擅於玄談,精於玄學、儒學、佛學、醫學,又是天師道世家....”

  殷清風越聽心裡越麻木,這踏馬的太牛了吧。男的娶王、謝、袁、桓、蕭五族之女、女兒嫁入皇室...李世民他們家也沒這麽牛吧...

  “...前隋天下一統後,郎君的曾祖僧首公徙居關中雍州鄠縣。仕隋朝,任秘書丞, 為殷氏京兆堂始祖。只可惜,京兆堂人丁不旺。

  殷氏從渡江後,傳至郎君這一代應該為第十一世。郎君的曾祖不害公有胞兄弟六人,但四人早亡。其中英童公為僧首公胞弟,過繼給不佔公為子嗣。

  殷氏現在主要族人為郎君出身的僧首公一支、英童公的後人和郎君從高祖殷不佞後人。英童公的後人名諱聞禮,為殷氏族長繼承了陳郡長平堂的名號,現任中書舍人。”

  殷清風撓了撓頭,“這廝剛才還說沒看過殷氏的家譜,可..尼瑪,不愧是當族長的,把別人家的家底都摸清楚了。

  而且,自己這個“正宗”的殷氏子,卻從外姓人口中知曉本族的歷史,這算不算是莫大的諷刺?”

  殷清風沉默了一會兒,站起來又圍著許敬宗走來走去。

  按理說,不管殷氏在長安分為幾個堂號,理應都住在一起,沒道理殷嶠與殷聞禮分開居住,就是不知道這裡面有什麽變故。但是這話不能問許敬宗,畢竟家醜不可外揚。

  從許敬宗的闡述分析,許氏的能量還是不小的。他想要利用好這股力量,首先要控制好許敬宗,然後許敬宗對這些許氏族人還得有很好掌控力。

  現在許敬宗領導的是多郡歸一的高陽堂,人心未必整齊。不過嘛,還是老辦法,要錢砸人就是了。那,剩下來就是要徹底收服許敬宗了。

  殷清風用腳尖碰了碰許敬宗的胳膊,“許氏與殷氏你都介紹完了,也誇耀了一番小爺,但你還沒有說出打動小爺的話。你說說吧,你敢以許氏高陽堂為代價,到底所求為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