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永世帝唐》第255章:拉攏殷氏
殷聞禮從來沒想到,這個就在他身邊生活了十幾年的侄孫,在時隔三年後變得高深莫測起來。

或許殷清風暗中真有名師指點,或許真是他自行領悟的。既然殷清風不說,他也不問。

他考校殷清風有他自己的打算。

從他關注殷清風以來,殷清風給他的印象,更像是善於營造的公輸班的傳人而非儒學子弟。現在聽了殷清風對《論語》和《孟子》的理解,他放心了。

殷氏不像顏氏那樣以經學傳家,子弟中修行玄學、醫術、畫技等絕不在少數,但殷清風不可以,他必須要有深厚的儒學造詣。

他的計劃裡,與殷元有關與殷清風有關,現在殷元在側,他不想對殷清風表現出太多的親近,反正今天是一個好的開始,以後會有很多機會與殷清風接觸。

一想到剛才他和殷清風的問答,他看了一眼坐在旁邊的子侄們,他們對這兩部典籍的理解是達不到殷清風的高度了。

殷清風小小年紀便已經是食邑千戶從三品的開國侯了,再過十年等他入仕了,再加上一個駙馬都尉的身份,如果儒學上再有所成就,殷氏一族有他帶領,再次回到頂級士族也不是不可能。

現在要做的,就是要不能讓他與族人疏遠太多太久。

他對殷清風說道:“年前沸揚傳言的加盟會老夫也聽聞了,可惜殷氏沒有足夠的財力參與其中。老夫還聽聞,那個永業集團實際上是你在操控的,是嗎?”

殷清風見殷聞禮到目前為止一直找他說話,好像沒看見旁邊還坐著殷元和殷清栿一樣,而他們也木呆呆的乾坐著,心裡不由得生起一種怪異感。

現在殷聞禮又將話題扯到永業集團上和加盟會上,難道他也想摻一腳進來?

“侄孫當初隻為糊口才辦起了仙居坊和滋味樓,不曾想有人會暗中計算這兩處產業。為了避免更多的麻煩,隻好拿出來與其他人分潤。

侄孫出身殷氏,自然不敢將本族的利益忘記。不過,我殷氏本是書香門第,庖廚等行業不適合我族人去做。所以,侄孫打算明年成立一個墨香坊,到時候想請叔公安排一些族中的長輩過去經營。”

殷聞禮心中暗喜。

他剛才那句話的目的,不是非要殷清風拿出一兩個州出來讓族人去經營,而是想知道殷清風對家族是怎麽一個態度。若殷清風真的聽了裴氏的話,要與他們這一支劃清界限,他也無可奈何。以前的計劃也隻好放棄了。

現在看來,殷清風的心裡還是有這個家族的。

“不知這墨香坊...”

自從知道殷氏與顏氏有些多年的姻親關系,殷清風就在想著怎麽將顏氏拉到他這一邊來。

名利和聯姻他做不到,但錢財方面他在行啊。或許別人登顏氏的門說咱們合夥做生意,肯定會被顏氏拒絕,但他佔著殷氏的身份,顏氏怎麽好拒絕?

就像他剛才說的那樣,顏氏是傳承上千年的書香門第,真讓他們去開飯店開雜貨鋪,顏氏心裡肯定別扭,但讓他們去經營文化產業,他們不但不會別扭,還會感激他呢。

文化產業可以為三類。

一是生產與銷售以相對獨立的物態形式呈現的文化產品的行業,如生產與銷售圖書、報刊、影視、音像製品等;二是以勞務形式出現的文化服務行業,如如戲劇舞蹈的演出、體育、娛樂、策劃、經紀業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業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業,如裝潢、裝飾、形象設計、文化旅遊等。

從這些分類就能看出來,除了生產與銷售圖書外,其他文化產業的內容都產生於現代。

後兩類的行業即使他能做出來,顏氏也未必有興趣參與。但圖書和報紙這兩類,顏氏肯定有興趣參與而且不會覺得有失#身份。

想做大做好圖書業和報紙業,必須離不開印刷術了。

在導體與半導體出現之前,印刷術分為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兩個階段。

中國雕刻起源較早,殷周時銅笵上之反鐫文字、秦漢之石刻碑碣、漢魏之石經,與印刷雕版之形製相近,也是雕版印刷的前提。

璽印技術、捶拓技術與印刷術的原理相同,可視為印刷術的源頭之一。

璽始於周。現代考古能找到的最早的璽是戰國時代的古璽。

天子用的印叫璽,而臣民所用只能稱為印。

初期的璽與印都是鑄造出來。大多加邊欄,或在中間加一豎界格,文字有鑄有鑿。官璽的印文內容有“司馬”、“司徒”等名稱外,還有各種不規則的形狀,內容還刻有吉語和生動的物圖案。

印章與紙張一朝結緣便訣別其原始形態,且二者聯姻後鋪天蓋地,令後人全然忘記了印章的最初形式。

印章最大的變異發生在古代中國,即蓋印的對象從封泥轉變為紙張。

不遲於北魏末年,印章與紙張結合在一起了。

漢字的起源獨立於口語系統,它不是在記錄語音的,而是外物形象的模擬,既所謂的象形。

僅靠象形和象意,極難產生眾多的新字,特別是帶有抽象意味的字體。

於是,在象形字之後,老祖宗們又演化出形聲字。

秦王朝中通行起兩套文字:高級官員使用小篆,低級官吏使用隸書。秦王朝的短命,令後人無法確定小篆究竟是否曾取代了六國文字,也使小篆與隸書兩者無法確定誰是主誰是佐,這個使命只能由取代了秦朝的西漢來完成。

從史書看,漢朝的官方文字就有了偏重隸書的傾向。

公元前一百三十四年,武帝劉徹獨尊儒術,經與經學,由此而生。經的解釋必然出現分歧,但古今諸經的基本內容常常是公認無誤的。但在五經的確立後,文本上的紛擾就來了。

為了消除五經在文本上的差異,石經問世了。石經上的內容,就是這些經書的最終版本,不容再有爭議了。

中國古代最早刊刻與碑石上的官定儒家經書叫熹平石經,是漢靈帝熹平四年在洛陽太學開刻的,共四十六塊,包括《易》、《禮》和《春秋》等七種。

有了石經之後,捶拓技術相應而生。

璽印技術有了,捶拓技術也有了,就催生出雕版印刷了嗎?不,還沒有。

至遲在西漢前期,較為成熟的凸版印刷技術已經應用於紡織品印染,其原理與後來的雕版印刷術相同.

但在此後很長時期,雕版印刷技術並未用於圖書的複製,這與隋唐以前的文化、教育、宗教發展進程有關,即文獻大規模批量複製的社會需求尚未形成,雕版印刷技術的應用尚未有足夠的需求驅動,也缺乏必要的市場環境。

直接催生雕版印刷術用於圖書複製的原因有三:一是宗教類圖書的大規模社會化需求;二是科舉製產生後對教育的推動以及科舉考試帶來的文獻批量複製的需求;三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常用之物如日歷、字書等需求增加。

因此,雕版印刷技術的應用與普及,與其說是技術發展的結果,不如說是社會發展的結果。

從已知雕版印刷的實物及相關文獻來分析,用雕版印刷術印製圖書,至遲在唐初已出現並被廣泛應用。但,開始用的是捺印的方式來印製。後來隨著印製內容的複雜化,逐漸過渡到刷印的方式。

捺印,就是工匠將雕版拿在手中,像蓋章一樣將雕版蓋在紙張上。

紙張的大量出現後,紙張與簡牘間便此消彼長。又從雕版印刷術出現之後,限制文字文化傳播的最後一個枷鎖也被打破了。

殷清風想建的墨香坊,前期是售賣紙張,後期是書籍和筆、硯以及其他文房用品。

造紙坊的規模一直都在擴大,但進度緩慢。原材料不缺,缺的是工匠。而且,現在這麽多學生,紙張的用量很大。剩余的紙張還不足以支撐一個店鋪的銷售。

只要再經過今年一年的努力,等到明年的上半年,這墨香坊才能開起來。

紙張不缺了,印刷書籍的基礎也有了,但是否印上標點符號就值得商榷了。

在古代“文”和書中,一般不加標點符號,而是通過語感、語氣助詞、語法結構等斷句,經常出現歧義。這種歧義造成了人們對同一篇文章同一本“書”有很多不同的解讀。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

因為斷句的不同,產生的句意也不同。不同句意,對孔子的為政思想評價也就不同了。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認為“民”是“下愚的人”,“他們不可使知,所以隻可以讓他們聽從驅使。”

這個版本的解讀,一直延續到清末。

清末的宦懋庸第一次提出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他的解讀是:對於民,其可者使其自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知之。

宦懋庸解讀的關鍵是對“可”的理解。在這種解釋中,“可”是使意動詞,是認可的意思。

這種解釋雖然略近孔子的思想,但解釋者很難講透他對“可”的理解。

這句話也可以斷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種斷句方法,把“使”當作“被支使”、“被使用”“被驅使”講,就可以翻譯成“老百姓,若可任使,就讓他們聽命;若不可任使,就讓他們明理。”

此句讀法中,“知”、“由”都作使動詞用,“使”字自然屬於前面的假設分句,否則便是冠上加冠了!“之”,則是代詞,是指“民”的意思。

第四種斷句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按照這樣的斷句方式,就可以解釋為:如果老百姓可以被支使,放任自由是不行的,必須加以引導。

孔子一生主張“克己複禮”,他一生都在為建立一個禮製社會而努力,也主張對老百姓加強領導的。在《論語·為政篇》他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照此看來,這種解釋也能講得通。只是讀起來感覺有些突兀,不大那麽順口。

有了這四種解讀就算完了嗎?不,還有呢。

第五種斷句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照這種斷句,像是孔子在自問自答:“孔子說,老百姓可以放任不管嗎?不。還是要進行教育。”

而第六種斷句則是:民“可”,使由之。(民)不可,使知之。

解釋為:對於守法善良的人民,讓他們自主行為不要過多約束。 對於愚昧暴戾的人民,要懲戒教導使其知曉過錯。

六種解讀,六種含義。到底孰是孰非?除非孔子能復活,否則誰也說不清楚。

其實,從先秦時代就已經有標點符號,只不過這些符號沒有統一的標準罷了。

辟如在戰國時代的竹簡中就可以見到“└”型符號,通常表示一篇文章的結束;又如“▄”作用就融合了現代的逗號與句號,用來表示斷句。

漢代許慎把標點符號收入《說文解字》,收了“、”號,解釋:“有所絕止、而識之也。”還收了“()”號,解釋:“鉤識也。”

而“鉤識”一詞,在古語中就是標點符號的意思。

因此中國古代只不過沒有現代的標點符號,而不是沒有標點符號。

在《論語》成書的年代,標點符號的雛形已經有了,只不過撰寫者沒有使用罷了。

所以,殷清風想要印出帶有標點符號的書,難度很大。這,也是他非要拉上顏氏的原因所在。

顏氏與殷氏結親的對象,除了殷不害的妹妹和殷僧首的妹妹之外,剩余的都來自殷聞禮的這一支。一個是他的妹妹,兩個是他的女兒。他的孫子殷仲容將來也要娶顏師古的女兒...他的晚輩中與顏氏結親可以考證的有九個人,不可考的就更多了。

拉上顏氏做文化產業,殷聞禮這邊就不能丟下。而現在殷聞禮開口了,他順勢就把他的打算說了出來。

“這是一樁振興門楣的產業!”看書還要自己找最新章節?你OUT了,微信關注公眾號:優讀文學或者suduwx美女小編幫你找書!當真是看書撩妹兩不誤!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