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之後,忙碌了近十個月的佃奴們,終於被允許休息幾天了。
自從成為這裡的佃奴之後,他們就沒停止勞作。挖水渠、水井、魚塘,修路、種樹、建房屋...
在休息了五天之後,他們再次接到命令:在年底前,將山莊和長安城之間的路用水泥鋪一遍。
佃奴們從心底感激殷清風這個主人,他的命令他們會毫無怨言的一絲不苟的完成。但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他們另外還得到一個驚喜:年滿十八歲至二十五歲的男子將被挑選出來去讀書。
讀書啊~~~祖祖輩輩都是目不識丁的。現在,不但小於十四歲的的已經在讀書了,大的也機會讀書,一時間佃奴的積極性和對殷清風的尊敬都升到了極點。
殷清風挑選出來這些年輕人,是打算經過培訓之後,送到各個修路的工地上擔任會計和後勤出納,以及負責管理生產。數學過關的做財務工作,數學差的另外進行管理方面的培訓。
小到企業和公司大到國家,最難管理和最容易出問題的就是經濟帳目。一本小小的的帳本可以決定企業和國家的錢財是否被侵吞被挪用,殷清風想要將全國的道路修一個遍,財務問題才是最關鍵。
等到兩個月之後,殷清風在確定有多少人加盟到水泥生產當中,他就可以安排人開始鋪路了。
他的計劃是,加盟的水泥窯在明年全部投產,然後同時進行修路,總工期為五年左右;如果某些州縣沒人願意去,或者加盟的人數少,他將自己派人去建立窯口。而這些年輕人就是預備人選。
等這些人在完成修路的任務後,每個人都掌握了一定的謀生技能。到那時,殷清風將要考慮給他們放良的事情了。
這個時代,不但大地主拚命的在蓄奴,就是平民本身也願意成為被人的奴仆。
大地主掌握了太多的土地,而蓄奴是成本最低的方式;平民願意成為奴仆,一個是為了有人身安全的保障,另一個是為了躲避稅收。
除了兩宋時期之外,糧食稅或者說是農業稅,佔了中國歷代國家稅收的絕大部分。
如果查尋歷代的稅收標準,人們會發現由中央發出的征稅數量,幾乎每個家庭都能承擔。但是,政令一層層的下達後,到了百姓的身上,可能就增加了幾倍。這中間的差距,來自於各級官吏。
在古代,是否有效的管理一個國家,不看君主帝王是否賢明,不看官吏是否清廉,只看交通條件。
東西周為了方便將國土分封給諸侯、劉邦為了偷懶將國土分為直轄的郡和分封的國,他們這麽做的初衷就是為了減少管理成本。因為,交通條件是硬傷。
各地的各級管官吏正是因為天高皇帝遠,才敢肆無忌憚的將中央的政令進行篡改。而篡改之後的結果,就是農民負擔不起沉重的稅收負擔。所以,投身為奴就成了他們唯一的選擇。
唐朝在吸取教訓後,將全國三百多個州變成直轄州。看似有效,實際上也不科學。一個官員從被任命到某地為官,到吏部對其政績進行考核,都是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
現代人都說古代有一種皇權不下縣的現象,是因為地方宗族的勢力足夠強大。但假設一個國的領土只有兩百平方公裡,再強大的地方宗族勢力,還敢對抗軍隊不成?究其原因,還是交通的條件不夠好。
交通發達了,政令暢通了,解體農莊經濟的時機也就到了。想要發展商業經濟,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勞動力和消費者。如果大量人口依附在某一個家族的名下,商業永遠也別想發展起來。
馬周對殷清風的舉動又是問個不停,但殷清風只是敷衍了一下。現在馬周和他的關系未定,說道交情可能也沒想象中的那麽深厚。在吸取經驗教訓後,他不想再跌一個跟頭了。
至於呂才,他的注意力從來都不在這上面。那些神奇的數學符號才是他的最愛。
這一天,任五回到山莊。
第二天早上,殷清風取消晨練,簡單吃過早餐後他便帶著人出發了。
雖然有了減震器之後,坐馬車相對沒那麽顛簸了,但黑旋風需要經常活動,所以,殷清風騎馬的習慣依舊改不了。
抵達渭河岸邊的時候,已經是三個小時之後的事情了。到了這裡,一起來的人才知道殷清風要做什麽了架橋!
渭河是黃河最大支流,黃河是中華民族文明文化的搖籃,渭河是文明文化搖籃中的搖籃,是搖籃中的寶貝,是條最關注的“媽媽河”,“三源出鳥鼠,一水興八朝”。
距今五百多萬年以前,黃河是一條正直滾滾東流的大河。黃河從蘭州向東,經渭源鳥鼠山,呈“一”字狀,沿渭河流域向東流,渭河是黃河的古河道。
從新生代起,新構造運動使西秦嶺抬升,露骨山成為隴中屏峰,西延西傾山,低凹下陷,洮水向西流;北坡向東北凹陷。馬啣山至鳥鼠山,發生南北長垣狀隆起帶,變成孤島,爾後出現榆中、臨洮、隴渭盆地坳陷,隆起帶阻攔了黃河。
古黃河遇到障礙後,改道向北流,逕賀蘭山、陰山、鄂爾多斯高原繞了一個大灣,由晉北順桑乾河流入大海。
後來,由於集寧地區隆起,黃河又南下,呈“幾”字狀形,在潼關和渭河交匯。
隆起帶造就古渭河發源地,歷史上把黃河流入的地方,稱作渭河源頭,也叫渭河發源地,源頭鳥鼠山以低矮的分水嶺與黃河另一洮河支流相隔,是古黃河流入渭河的關鍵通道。
黃河、長江源有很多天然內流湖泊和四千米以上高原冰川,地下潛水和冰融供濟,源頭就有充足的流量。而渭河卻相反,主要靠多支流匯集,支流地下水少,靠天上降水補濟。因而故有“渭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之說。
公元前十世紀的西周早期,氣候變為寒冷,秦嶺北坡三千米以上地區形成冰川,給渭河夏季提供了水源;公元前八至三世紀,春秋戰國時期,氣候又逐漸變暖,冰川消融,渭河流量變小。
西漢時期寒冷氣候又開始---現在流行的“二十四節氣”,是秦漢的時候確定,西漢中葉又變暖。魏晉南北朝時期,氣候變為寒冷。唐代前期轉暖,唐中葉至五代時期,氣候變為寒冷。
現在的渭河,在乾旱、雨季和暴洪時期流量不等,月變率大,流量懸殊。平水期為十二月到翌年的四月,四到六月沿河引流灌溉,出現階段性斷流。這是因為渭河源頭和黃土高原以及秦嶺一樣,經過了多次砍伐。
除了破壞性砍伐外,過渡墾荒也促使渭河水源枯竭。
春秋戰國時期,秦襄王修築了長城,在長城內線的河谷進行了墾殖。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開墾伸展到洮河下遊,西漢開墾越過黃河。三國、西晉至十六國時期,農耕衰退,以牧業為主;北朝時農牧複蘇,隋唐時又出現開墾,形成農牧兩旺。
渭河在入陝境至林家村為上遊,水流湍急;林家村至鹹陽為中遊,水流緩慢散亂,沙洲淺灘較多,河寬在一千五百米到兩千米。等過了寶雞眉字後,渭河的河流南北擺動,變化頻繁,群眾亦有“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的民諺。
鹹陽以下為下遊。鹹陽至涇河口段屬遊蕩分汊性河道,河道相對較穩定;涇河口至洛河口段,右岸較固定,左岸崩塌嚴重。北洛河口以下河寬三千米至一萬五千米。
現在,渭河上還存有秦漢時留下的古橋,一共三組共七座。但是這些橋有一個共同點:橋樁密集,稍大一些的船隻根本不能穿行。
殷清風想架起一座高橋來取代這些木橋。同時,他也想通過這次建橋,來驗證利用原始手段是否能建起跨越幾千米河道的橋梁。
如果成功了,這將是寶貴的經驗。以後在黃河和長江上,就可以依照相同的辦法架起溝通南北的橋梁了。
殷清風到達的時候,李世民帶著一幫官員也到了。這些官員是工部的,他們來這裡就是為了學習。以後在各處建橋的任務就是他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