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永世帝唐》第311章:3點要求
何止韋綱一個人在胡亂猜想,其他人也口乾舌燥的看著殷清風。他們都明白,無論是瓷器還是紅茶,都蘊含著難以想象的財富。

 如此巨大的財富,當然不能由韋氏來獨享。只要殷清風將其中一種交給他們來經營,他們就能換來用金錢都難以買到的利益。

 從聯姻開始,再到朝堂上共進退...只要給韋氏十年的光陰,曾經失去的光輝,將會再度照耀到每個韋氏族人的身上!

 韋綱支支吾吾的也答不上來殷清風的問題。他不是不可以隨口說出一個數字來,但這事兒真不能隨便說說的。

 說少了,殷清風沒面子,說多了,又怕殷清風嘲笑他沒見識。而且,說得太高,一旦殷清風決定將這生意交給韋氏去做,韋氏談判的的余地就小了很多。

 這時,韋綱的兒子韋文宗站起來替他老爹解圍。

 年過五十的韋文宗雖然早就想頂替他老爹族長的位置,但他老爹身體一直硬朗得很,而且一點讓位的意思都沒有。今天,這種不滿的情緒卻幾乎消失得一乾二淨。

 他老爹兩次對殷清風的分析,讓他明顯感覺到他和自己老爹之間的差距。他可沒自信做得比他老爹還好。他老爹不但將事情分析得非常透徹,而且在沒有引起族人紛爭的情況下就順利解決問題。

 他很慶幸這次主持接待殷清風的那個人是他老爹。要是換了韋瓚或其他人來主掌大局的話,單就殷清風提出的條件,他們就得爭吵幾天還不一定有結果,更別說能讓殷清風釋放出足夠的善意。

 閬公房的產業都是他在管理的,所以,韋文宗相信他在這個問題上還是有發言權的,“韋氏不經營瓷器,也無法參考東西兩市裡那些瓷器的價錢,但韋某還是鬥膽的說兩句。

 首先,淮陽侯這套專用於飲茶的器具精美絕倫不說,還是首次出現在世人眼中,受世人追捧是一定的了。

 其次,韋某聽說荊湘等地有梅鹿竹、湘妃竹和鳳眼竹等名貴品種,但這些竹子都過於纖細並不適合用來裝置茶葉。想必淮陽侯正是考慮到這竹筒所使用的品種過於普通,才並匠人在上面雕刻上精美的圖案。

 這些圖案可以有很多種選擇。比如,祝福長壽的松柏仙鶴、象征多子多孫的石榴或百子圖、寓意君子氣節的梅蘭竹菊、甚至古人先賢等圖案等。

 再配合淮陽侯特製的紅茶,韋某的估價是,每筒紅茶搭配這些茶具,售價為二十貫也可,五十貫也可。”

 殷清風越聽眼睛越亮,這老兒是個人才啊~~~

 就像韋文宗說的那樣,新式茶具和茶葉是一個賣點,竹筒上的圖案也是一個賣點。這些賣點加在一起,賣家是想怎麽定價就怎麽定價。

 但這還不是殷清風讚賞韋文宗的初衷。

 現在把韋文宗的話往下延展了來說,茶具上可以是梅蘭圖案,而竹菊可以雕刻在竹筒上、石榴在茶具上,百子圖在竹筒上、茶具上是蝙蝠的圖案、竹筒雕刻成葫蘆狀、還有七十二賢徒和孔子授徒圖搭配在一起...

 瓷器和竹筒上的圖案可以是淺浮雕、高浮雕、圓雕、陰文、陽文等等,變化太多太多了。

 再加上他以後推出的彩瓷....

 但這些是由唐朝人的韋文宗口中說出,那他的商業頭腦可就太不簡單了!

 殷清風忍了忍,笑著對韋綱說道:“不知韋翁是否讚同這些說法?”

 韋綱那雙並不渾濁的雙眼,敏銳的察覺到殷清風對他兒子的言論很是滿意。心中大定的他同樣笑眯眯的說道:“劣子的拙見讓淮陽侯貽笑大方了。”

 殷清風見韋綱耍滑頭,他也避開這個話題,“紅茶適合天寒時飲用,所以晚輩又研製出適合暑天解暑時飲用的茶葉,綠茶。”

 就在主人們處於群體發愣的時候,殷清風開始清潔之前用過的茶具,然後打開第二個竹筒。

 等綠茶泡好後,他示意眾人將手中的茶杯清空,然後一一為他們倒上綠茶,“請諸位親長再次點評一二。”

 殷清風自己喝了一口後,對著沉醉在茶香的主人們說道:“飲茶有很多宜處的同時,就像這紅茶綠茶分季節一樣也有一些忌諱。晚輩將這些都寫了下來,今日一並進獻給諸位親長。”

 韋氏的這些人就像沒聽見一樣,各自沉浸在各自的心思裡。

 有的人在想,韋氏如果加盟到其中,每年的收益會如何;有的人在想如果想獲得加盟權,韋氏需要付出什麽;有的人在想,殷清風這麽年少,怎麽就能研製出別人想不到的東西;有的人在想,韋氏得到加盟權之後,由哪個支房來管理,又如何分配...

 殷清風在寂靜的明堂裡看了一圈,然後低頭慢慢品嘗杯中的茶水。

 “咳咳。”韋綱喚醒族人後,抱拳向殷清風說道:“老夫鬥膽問一句,不知淮陽侯可願韋氏參與其中?”

 殷清風望著空空的茶杯,說道:“新式的茶葉,可以賣一百文一斤,也可以賣五十貫一兩。若全大唐的百姓都飲用這兩種新茶,每日、每月、每年的收益是多少?”

 他抬起頭,看一了眼其他人,再看向韋綱,“韋氏想要參與其中,想要付出多少代價,又能付出多少代價?”

 所有人心中一震。是啊,殷清風不可能把這麽一大筆財富白白的交給他們。他們想參與其中,將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殷清風之前說過,大唐的人口將那些奴婢計算在內,大約有四千多近五千萬人口。最底層的百姓按三千萬算,每年買一貫的茶葉,就是三千萬貫;再算上那些富裕的家族,每年最少是五千萬貫。這麽計算下來,就算他們從中得到一成的收益都是八....八百萬...八百萬?天哪!八百萬貫啊!

 八百萬貫!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不對,韋氏能出得起這樣的代價嗎?要知道,一旦加盟進去,就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而是五年,甚至十年。五年就是四千萬貫的收益,十年...

 眾人越想越心驚,越想越震驚。他們死死的盯著殷清風,迫切的想知道殷清風能提出什麽條件。

 殷清風見韋氏上鉤了,他問道:“請問,現在種一畝地,每年的收益是多少?”

 韋氏族人一愣之後,立刻明白殷清風將主意打到他們族中的土地上面了。但是一想到每年能從茶葉上面獲得的收益,他們心裡就沒有了任何的反感。

 還是韋文宗站起來回答,“自從太子實行新式農耕後,糧食的產量增加了,但糧價也降低了。所以,現在每畝的收益不足五百文。”

 殷清風接著替他說道:“也就是說,兩畝地為一貫的收益,二十萬畝的才十萬貫、兩百萬畝才收益一百萬貫。那,韋氏有多少土地?”

 韋氏族人聽出來了,殷清風剛才連續用了兩個“才”字,充分的表達了他的不屑。

 韋文宗滿臉羞愧的說道:“總共兩百三十八萬畝。”

 如果在今天之前,他們對每年收益五六十萬貫會感到非常滿意的。但是對比了茶葉的收益後,他們心中充滿了沮喪。

 兩百三十多萬畝地,是他們這麽多支房幾百年才積攢下來的家底。而且,因為沒有足夠的佃奴,很多土地都是荒蕪的。現在面對茶葉的收益來說,他們從這些土地獲得的收益連九牛一毛都算不算。

 殷清風假裝頭疼的揉了揉太陽穴,“這麽多土地,十年的收益才相當於茶葉生意一年的一成收益,韋氏族人這些年過得可真辛苦啊~~~”

 又一個“才”字,聽得韋氏族人的頭低得更低了。還有後面那句,“韋氏族人這些年過得可真辛苦啊~~~”。這句話差點兒沒讓他們哭出來。

 殷清風一邊歎氣一邊搖頭說道:“晚輩也想讓妮子的親長們參與進來,可是...哎~~~”

 啊?不帶他們玩了?這哪行?堅決不行!

 韋綱“騰”的一下站了起來,“哪怕半成!就半成!淮陽侯你說,我韋氏該付出什麽代價才可以!”

 其他人也“騰騰”的站了起來,“請淮陽侯明示!”

 殷清風向下壓了壓手示意他們坐下,但看到這些人依然倔強的等待著結果,他隻好說道:“敢問,韋氏族人有多少人?”

 韋綱立刻說道:“各支房的嫡支加上妾室、庶子、庶女,共計四百五十二人!”

 四百五十二人?殷清風想想自家的七口人,再加上通化坊那邊的族人,加在一起還不夠六十口人,他都快哭了。

 “非要這半成不可?”

 韋綱精神一振,“要!一定要!”

 半成就是五百萬貫啊!就是舍了性命也不能舍了這財啊~~~

 殷清風心說,咬勾就咬勾唄,幹嘛還咬得這麽死,本來還想多加半成呢~~~

 他站起來,想要將韋綱按回到座椅上。但他看到韋綱那雙如鬥牛般赤紅的眼睛,隻好站在韋綱的身前勸慰道:“晚輩既然主動提出來,就一定開出能讓韋氏能接受的條件。韋翁年事已高,且安心坐下讓晚輩把話說完。”

 韋綱松了口氣,其他人也大大的松了口氣,這才忐忑的坐了下去。

 殷清風索性就站在那裡說道:“既然諸位親長意願強烈,那晚輩就直話直說了。

 首先,各庶支甚至一些嫡支的的族人要分散到天下各主要的州縣。京兆這裡隻留下韋氏最傑出的子弟,然後組成韋氏新的堂號。”

 “啊~~~”

 韋氏族人齊聲驚訝道。

 殷清風解釋道:“在外人看來,韋氏支房眾多,那麽韋氏的勢力一定強大無比。其次,眾多的支房看起來都有輝煌的歷史,但,也造成了韋氏內部的離心離德。

 大唐將是一個嶄新的王朝,與諸位親長經歷過的、聽說過的王朝都不同。韋氏想要在新的王朝裡嶄露頭角,過去的某些想法已經行不通了!

 晚輩在這裡提醒諸位親長一下。

 新式農耕、帝國銀行、永業集團、帝國皇家軍事學院這些以前都出現過嗎?還有,大唐雖然沒有更改國號,但為什麽接連出現兩個以“帝國”冠名的官署?這“帝國”二字,將決定大唐未來的國策!在未來,任何不理解“帝國”這兩個字含義的家族必然是要被淘汰的!韋氏家族想要被淘汰嗎!”

 韋氏族人心中一陣陣的震動之後,都陷入沉默不語中。殷清風這番話包含的信息量太大了,大到他們一時間根本消化不了。不過,一句離心離德真的說到了他們的痛點上了。

 “晚輩先往下說,諸位親長是否能接受等晚輩離開後你們再商議。”

 韋氏族人抬起頭,再次聚精會神的聽殷清風往下說。

 “其次,將兩百三十萬的土地交給太子處理。留下八萬畝土地作為族人日常的消耗。在交出土地的同時,向太子保證以後韋氏家族任何成員將不再購買新的土地。”

 交給太子?他果然代表了太子的意志....太子為何要這些土地?現在天下荒蕪的土地那麽多,還在乎這區區的兩百萬畝的土地?

 “第三,太子以後會頒布敕令,明確規定文武各負其責。也就是說,以後再也沒有出將入相的可能了,文臣隻專注治理內政,而武將隻專注作戰。所以,韋氏要做好選擇,以後的子弟到底是要入仕為文臣,還是以武勳立族。

 或許你們會問,難道不可以一些子弟做文臣,而另一些為武將?晚輩的回答是,最好不要如此。太子至所以要分清文武的職責,就是要避免某些家族同時在文武當中都有勢力影響。

 諸位都知道,這魏晉以來推翻前一個王朝的,可不是那些連飯都吃不飽的百姓。太子這麽做,就是盡量不給後面的帝王留下隱患。”

 這又是一個信息量很大的一段話,韋氏族人不由得陷入沉思中。

 殷清風當然不會留出時間讓他們去想東想西了,“晚輩提出這三點,諸位親長認為能換得半成收益嗎?”

 韋氏族人都在心裡搖搖頭,換做是他們也不可能交換出去。

 第一點,既然加盟進去,必然要派族人到各地去經營。至於剩下的族人是否組成新的堂號,也只是家族內部的事情,殷清風根本沒有得到任何好處。

 第二點,那兩百萬的土地,在經過殷清風的三個“才”字的打擊後,他們已經不被看重了。而且,這些土地也沒有落到殷清風的手裡。

 第三點,是走文臣路線還是武將路線,也只是他們家族的選擇,殷清風同樣沒有得到任何利益。

 既然殷清風到現在沒有得到任何好處,他怎麽可能就交出半成利益?

 可是,殷清風最終會提出什麽條件呢?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