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清風在風中呆立了半天也沒見有人前來報信,他隻好回轉樓內繼續等待。
月眉見隻殷清風一人回來,“杜管事還沒派人回來傳信?”
殷清風重新系上圍裙,“該傳信自然會傳的,咱們先把飯菜做完再說。別到時
候他們來了,這些菜還沒做完。”
這些天整日的鑽廚房,每道菜花費多長時間他早就有數了。現在只剩三道菜就
完工,正好趁這功夫做完。
等最後一道菜做完了,殷清風拍拍手,“你們分裝到食盤裡等著算上去就可以
了,我再去看看。”
襄城笑嘻嘻的說道:“月麗也陪哥哥去迎接阿耶他們吧。”
“行,但你得套件外套。”殷清風血氣旺得很,些許寒氣還柰不得他,但他總不
放心自己的妹子。
全副武裝的襄城和殷清風剛走出院門,一個村民就遠遠的便跑著喊道:“阿
郎,見到車隊了。”
見事情這麽湊巧,殷清風扭頭對襄城說道:“你回去通知姐姐們準備迎接,我
先迎上去。”
“哦,”襄城乖巧的回去了。
殷清風問向那個村民,“杜管事何在?”
那個村民有些慌張,含糊的說道:“他他去迎接殿下了。”
殷清風詫異的看了他一眼但沒有多問,一切等問過杜丙就知道了。
迎出十幾米遠。他就沒再往前走,站在路邊等著車隊的到來。
沒過多久,先是馬蹄聲聲的傳來,緊接著就看見一隊隊騎兵和一輛輛馬車出現
在前方。
打頭的幾對騎兵並沒與放慢馬速,在路過殷清風時,他們在馬上高呼“拜見淮
陽侯”後,繼續向前奔馳而去。
殷清風也不以為意,他知道這些人要到村中各處查看,看看有沒有能威脅到李
世民安全的可疑人物。
當最前面一輛馬車停下時,襄城帶人其他妹子也來到了殷清風的身邊。隨著李
世民和長孫氏在馬車旁站定,她們隨著殷清風一起行禮。
隨後又向李世民其他的女人行禮。
這些女人有:三子李恪和六子李愔的母親大楊妃;五子李佑的母親陰妃;七子
李惲的母親王氏;南平的母親楊婕妤;遂安的母親小楊妃,以及還沒有為李世民生
猴子的韋珪和燕妃等。
一個皇帝的后宮有三個妃嬪是來自同一家族的情況不多,但誰叫李世民他們家
和弘農楊氏的關系好呢。
大楊妃的父親是楊廣、小楊妃是楊素過繼給弟弟的三子楊玄挺的女兒、楊婕妤
是楊恭道的第三女。
通過這三個楊氏妃嬪所生子女的配偶就知道了,她們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還是
不錯的。
等李承乾這些學生也向老師們行禮後,殷清風把他們請到樓內。
進門前,殷清風依然沒有見到本該出現的杜丙,他心中多少有些疑惑。杜丙自
從被杜伏威送給他之後,向來是兢兢業業的,像這樣的錯誤可從來沒有犯過。
李世民和他的女人進門後,便四處打量著。
等落座後,李世民說道:“我和你嬸嬸們一直好奇,住在這樣的房屋真的很便
利嗎?”
在唐朝之前不是沒有高層建築的,而是這些高層建築是不住人的。
比如,在武德元年,改為“大總持寺”和“大莊嚴寺”的,建於隋朝的寺廟禪定寺
和大禪定寺裡,就各有一座高約百米的木塔。那裡面供應的是神祗。
在唐朝之前,世人筆下和口中的“樓”有“青樓”,指的是豪華精致的雅舍而不是
高樓;還有“飛樓”,指的是下層是夯實的二層建築;還有聳入雲霄的塔式建築“雲
樓”等。
真正意義上的“樓房”,大約起源於興慶宮裡的花萼相輝樓。但花萼相輝樓的一
樓也是不住人的,而興慶宮的正殿勤政務本樓,是相當於天·安門城樓一樣的存
在,更是不住人的。
所以,李世民有此一問也不足為奇。
殷清風道:“這裡有可以阻擋任何風雨的厚實而又堅固的牆壁,還有格局分明
足夠祖孫三代居住的房間。這對於那些大多只求能有一間遮擋風雨的茅草屋就已經
足矣的百姓來說,不亞於叔叔和嬸嬸們居住的皇宮了。”
李世民想起他見過的那些蓬門蓽戶,點頭後說道:“建這樣一處住所,耗費錢
財是幾何?”
這筆帳殷清風還真沒細致算過,他想了想,說道:“所需的磚瓦,大約需五貫
左右。粉刷用的石膏有一二十文也就足夠了,剩下所需的木材,就看房主人舍得花
費多少了。”
這個時代不缺木頭,打造實木家具也只看使用什麽木材。像北方常見的榆木、
柞木、水曲柳、黃菠蘿、楸木、椴木、槐木等,一大車就賣幾十文錢。
而名貴一些的木材,如南方的樟木、柚木、楠木、酸枝等,囿於交通條件,就
連武士彠這樣專門經營木材的人,也大多是沒有的。
李世民眼睛一亮,“也就是說,建一座這樣的房屋還不需十貫錢?”
殷清風道:“建最簡單的樓房,的確不需要多少錢財。但若是像滋味樓那樣
的,就不是幾百貫可以建起來的。”
李世民不知道在低頭想什麽,長孫氏看了他一眼,說道:“你送來的那些眉
勒,嬸嬸很是喜歡。”
韋珪等李世民的女人也向殷清風露出善意的微笑。
眉勒也叫“抹額”,就是寶玉哥哥帶的那種。
抹額還有額帶、頭箍、發箍、眉勒、腦包等稱呼。《續漢書輿服志》注,胡廣
曰:“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額,附施於冠,因遂變成首飾,此即抹額之濫觴。”
雖然抹額常被婦女作為頭飾使用,但最早的抹額卻是男子的專屬。
《中華古今注》卷上“軍容抹額”條:“秦始皇巡狩至海濱,亦有海神來朝,皆戴
抹額緋衫大口袴,以為軍容禮,至今不易其製。”
漢承秦製,軍將武士及鹵簿儀衛也都用抹額作為額飾。為了方便軍事管理,不
同的部隊以抹額的顏色來區分。
唐代也承繼了這種做法,武士出征及儀仗出行時,也會在額間系扎布巾。陝西
乾陵東南章懷太子墓出土的《儀衛出行圖》,儀衛隊中的十人都身佩虎帳豹韜,頭裹
紅抹額,顯得勇武有力。
而在安興貴的兒子安元壽墓《提壺男裝女侍圖》壁畫和新城公主墓《秉燭與黑帔
帛二仕女圖》壁畫上,則出現了女子佩戴抹額的形象。
但這些壁畫中抹額都很簡單,而殷清風送去的那些,不但用五色錦緞裁製成各
種特定的形狀,並施以彩繡,再以珍珠和寶石、或以金片貼繡點綴等。
襄城暗中笑著,哥哥送給嫡阿娘那些抹額都是她們姐妹挑剩下的。
在此之前,她還鬱悶呢,為什麽哥哥會規定無論他送給她們姐妹什麽首飾,都
不允許她們在外人面前佩戴。現在她算是明白了,原來哥哥送給她們姐妹的首飾都
是最好的,連嫡阿娘她們的都比不過。
李世民好像想通了什麽,抬頭道:“開席吧,這一路上奔波的有些腹饑了。”
殷清風向妹子們點點頭,妹子們則起身向李世民等人行禮後,走進廚房。
李世民有些期待的看著廚房門口。這天下間最會做吃食的非殷清風莫屬,現在
到了他這個做客,就算不是殷清風親手做的,也一定是精致美味得讓人流口涎的那種。
五個妹子端著食盤魚貫而出。
李世民有些失望,而長孫氏等人則是好奇。
這些食盤上面只有四碟不大的瓷碟,而每碟裡面隻盛有一小團的吃食。
除了李世民和殷清風面前沒有食盤外,五個妹子在每個人面前都擺上後,殷清
風說道:“這裡過於狹仄,而侄兒又為嬸嬸們準備了不少的吃食。為了讓嬸嬸們能
品嘗到每種吃食,侄兒隻好每樣兒都少盛一些。等這四碟品嘗過了,還有八道吃食
將會呈獻給諸位嬸嬸的。”
長孫氏等人對殷清風的安排很滿意。
到了晉代,胡人吃飯用的東西開始流行,如:“貊盤”。
貊盤則是一種較大的盛器,可以盛放全牲或大塊熟肉。在此影響下,國人開始
使用“貊盤”“合食”,取代了在此之前國人習慣的分食製。
但無論是“貊盤”,還是殷清風獻給東宮的旋轉圓桌,雖然她們吃得熱鬧,但對
於她們這些出身書香門第的女子來說,分食製才更顯優雅和高貴。
現在殷清風將“貊盤”改為盛裝瓷碟的木盤,不但照顧了她們的儀態風度,還可
以讓她們盡享美食。
說話間,妹子們又把殷清風和李世民的飯菜端上來了。李世民看著眼前的飯
菜,又看了看他那些女人的飯菜,滿意的說道:“昂揚丈夫可不能秀氣了。”
女人和孩子面前的都是小碟子,他和殷清風面前的飯菜都是用大碗大碟子盛裝的。
這時,妹子們又把酒水端上來了。由襄城介紹道:“阿耶、嫡阿娘,諸位阿
娘,這是清風哥哥讓人釀造的桑葚酒。
阿耶和阿娘們喜愛讀書,此酒可以緩解眼部疲勞乾澀。清風哥哥還說,女子常
飲此酒還可以使肌膚白嫩、絲發烏黑。”
“真噠?”“太神奇了!”“原來桑葚還可以用來釀酒啊!”
人們說起紅酒能聊一晚上,可一說起紫酒就腦中一片空白,滿臉全是疑惑。
古代詩詞最能反映出古時的一些習俗好和物產。在眾多的詩詞裡面有很多關於
葡萄酒的詩句,但對桑葚酒的記載卻全無蹤影。
現代的國人吹噓桑葚酒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一千多年前正是文道昌盛的唐朝和
宋朝。那些數不清的詩人詞人卻沒有寫下一首關於桑葚酒的詩詞,如何證明那時已
經有了桑葚酒呢?
那時的國人可不像現代人這麽跪舔白皮豬的。
事實上,無論是桑葚酒還是獼猴桃酒還是枸杞酒等,其營養價值都不比葡萄酒
的低。等獼猴桃和枸杞達到一定規模後,殷清風就會開發出這兩種果酒來。到那
時,只要他能宣傳得到位,會比白酒更受歡迎的。
襄城又說道:“諸位阿娘飲的都是一年以上的陳釀,而阿弟和阿妹們飲的都是
新釀,即使飲一些也無妨的。”
這套說辭當然是殷清風教給她的,但殷清風沒告訴她,所謂的一年陳釀是釀酒
時摻兌了白酒,而新釀則是沒加白酒的。沒加白酒的桑葚酒與其說是酒,還不如說
是經過短暫發酵的果汁。
釀造桑葚酒需要五到九個月,為了不產生更多的酒精,適合兒童喝的桑葚果汁
隻了發酵半個月就裝瓶包裝了。
大多水果釀造的果酒都會因鞣酸的存在,而味道乾澀。想要解決這個難題,在
釀酒時加入一點點甘油就可以了。而甘油正是造肥皂的副產物,殷清風儲藏了很多
很多。
李世民嘗了嘗,“味道不錯啊!”他眼睛一瞪,“平日裡你總殷勤的送這送那
的,這桑葚酒讓你說得那麽好,怎麽不見你往東宮裡送?”
我艸了,這耙耳朵童鞋是習慣了吃拿卡要了是吧?
殷清風解釋道:“這釀酒的法子是當初侄兒與應國公商定的,而這酒也是他節
前才送來的。至於這酒會不會得到叔叔和嬸嬸們的喜愛,也要等到叔叔和嬸嬸們品
嘗過了,侄兒才敢送上的。”
李世民聽殷清風提到武士彠,他沒再往下問。當初武士彠怎麽被攆出長安的,
他很清楚。
他轉向長孫氏,“你覺得這酒如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