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歪門斜道》第55章 亂
可送飯的獄卒就沒有那麽幸運了,這貨已經服毒自盡,也就是說所有一切線索都會因為送飯獄卒的死而中斷。

 楊博士看了獄卒的屍體一眼口中說道:“真實為難這小子了,居然也是吃子母葵龍毒而死。”

 韓爌問:“楊大人,你發現什麽線索了?”

 楊博士搭著韓爌的肩膀說:“韓大人,葉大人找小子來是破楊漣這六隻狗官的案件的,現在六隻狗官死了,小子的任務也就結束了。”楊博士摘下自己的帽子套進韓爌的官帽上:“所以呢,這事你別問小子,要不大明朝要三司來幹什麽,若是什麽都要小子這個局外人來辦,三司的人也該回家種番薯去了。”楊博士身上官服一脫,往葉向高身上一丟大聲說:“這尼瑪的還是無官一身輕,魏忠賢,這陣子風頭過來你得請老子去怡紅院聽戲。”

 魏忠賢拱手道:“恩師放心,忠賢不會忘記。”

 官服官帽沒穿兩天,楊博士有把官服官帽丟出來,魏忠賢不知道楊博士想幹什麽,不過他知道楊博士所做得事都是由原因的,他說風頭估計就是官場上的風頭還是民間上的風頭?

 魏忠賢時時刻刻都稱呼楊博士為恩師,楊博士沒回來之前也把楊博士當成自己的老師,可見魏忠賢是多麽想把楊博士留在朝廷,其實楊博士不在朝廷遠比在朝廷威脅性更大。

 只是東林六君子的死似乎在楊博士眼裡僅僅是各開始,葉向高被這種殘忍的手段氣得痛苦。

 “六個棟梁之才就這樣沒了,這是天意嗎?”

 楊博士走出大理寺監牢,天陰沉沉的,雨淅淅瀝瀝的下仿佛老天爺正在為東林六君子的死而哭泣。

 楊博士冷笑:“尼瑪的東林狗,忠心可嘉治國無能,魏老頭子行事可惡治國有方,賊老天你他媽的居然為東林狗哭泣?”

 雨下得更大,宛如瓢潑。

 以江南士大夫為集體得東林黨操縱了輿論,將魏忠賢的可惡無限放大,但魏忠賢的功績就這樣抹去。

 在歷史上,魏忠賢在明朝末期,對天下最富饒的地方江南,重新設立了在萬歷末年被東林黨廢除的工商稅和海稅。而且不加收農民稅負,反而在遭災時還能夠免除賦稅,維修幾十年未曾修過的黃河水道,同時還專門收刮東林黨人投資的工商業進行割肉。故而在當時底層的老百姓對九千歲還是十分滿意的,有的百姓看到富人被割肉心裡爽了自發的為魏九千歲他大修生祠。

 因此在魏忠賢時代,朝廷並不愁沒錢花,國庫對戰事消耗,皇帝內庫的賦稅基本上都可以從江南地區的工商業稅,海稅中得到彌補,保證了遼東戰事的資金問題,同時削減農民的賦稅也有利於穩定農民負面情緒,有效的杜絕了農民起義的發生,維護國家穩定。

 天啟帝駕崩,崇禎皇帝一上台,便在東林派的挑唆下,肅清了宦官黨,罷了魏忠賢的官。之後崇禎皇帝又完全壓製不住東林派官員,朝廷局勢便脫離皇帝的掌控。

 因此在魏忠賢死後東林黨掌控了朝廷,東林黨最先便廢除了工商業稅和海稅,派軍隊加收對山西陝西河南等地加賦稅,如此丟了西瓜撿芝麻的稅收政策讓國家財政愈發困難,百姓在苛稅下民不聊生,起義軍四起。

 對於遼東戰事,東林派官員一知半解,存粹是鬧著玩的亂指揮,對大清戰事永遠都是主和沒志氣打;對農民起義沒謀略平,也不屑於招安,就這樣拖著得過且過;朝野內打著東林派的面子四處魚肉百姓,即使有清官也只是珍惜動物。傳說在李自成進京後竟然從文官集團家裡搜出7000多萬兩的巨款,可見文官集團的貪婪和自私。

 一個正直無能的東林黨,一個可惡卻會治國的宦官,那個可用,那個能用,看官們心知肚明。

 雨越下越大,已經看不清一丈之外的景物。

 突然,雨停留在空中,時間變仿佛變得十分緩慢。

 一個撐著油紙傘,穿著深褐色看起來就像古來的秦國服飾的中年儒生走道楊博士面前。

 雨中,楊博士看清了他的臉,那是一張剛勁有力的國字形臉,此人濃眉橫挑,鷹眼如鏢,高鼻薄唇:“就是你,前天晚上你去國驪山。”

 楊博士想也不用想,已經知道來者是誰:“李斯!”

 此時的李斯楊博士已經能分辨出來這貨已然是輪回奴。

 李斯對著楊博士拱手道:“正是在下,你們的時間不多,頂多也就是一個月,始皇帝一個月後完全蘇醒,屆時他將帶領百萬陶兵整服世界,無可阻攔,也無法阻擋。”

 楊博士沉默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楊博士感覺到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沒有辦法?”

 李斯道:“月圓之夜,你們有一次機會,就好像前天晚上你們在驪山看到的,也就只有這一次機會,這麽多年來我李斯盡力了,現在是你們的任務了。不能讓他得到生死盤,否則他會變得無可阻擋,無可毀滅!”說完,李斯退回了雨中。

 緩慢的雨變得正常,身後葉向高追出來:“楊大人,老夫請你務必將此凶殺案追查清楚,否則如此對得起天下學子,老夫請先生回來無非就是想讓先生用才學主持正義,這些人都是官場上得清流,棟梁之材,現在遭如此橫禍而不明真相,大明日後還如何招納賢才。”

 楊博士在雨中轉身對葉向高說道:“葉大人,學學史繼偕史大人回家安度晚年吧,這是我給你得建議,這案子不是我破不了,而是破了沒意義,你心裡也知道到底是誰乾的,你看看現在的朝廷,若是破了案,大明的格局將會改變,按照某些敵對官員的想法某人倒了,他的政績將會被推翻,他頒布的法令會回到之前的狀態。

 小子用一句話來總結破案後的結果,正直者滅國,邪惡者救國,正邪之間無非來源你們之間的相互鬥爭,正直者控制社會輿論,把敵對者的一些惡事無限放大,正直沒錯,錯在自私,錯在不體恤民情民意,而邪惡者的出身恰恰就是從社會底層而來,他做的一切都符合國情,他喊我為師,原因是我去大草原之前對他說的他聽了,大明活到了現在。

 而我想對你們東林派說點什麽,你們東林派卻根本容不下小子對嗎?一群活在富貴中桀驁不馴的蠢貨空談理想,脫離現實談治國,不把大明坑死才怪,葉大人,你若讓我參與整治大明,我會親手把東林派官員全殺了,而且殺得一個不剩,這是不是你想要的?”

 葉向高盯著楊博士,似乎想到了什麽:“老夫不該請你回來,是你殺了他們。”

 楊博士冷笑:“我沒有殺他們,若是我動手,他們會死得連骨頭都不剩。”楊博士伸出一隻手,一團火焰出現,瞬間蒸發掉全身得水汽:“這點東西你見過,聽我一句,回家安度晚年,大明還能多活幾年,不是你這做臣子得錯,是皇帝得錯。”楊博士甩出火焰,火焰包裹葉向高,將他身上的雨水烘乾:“別著涼了。”

 說完楊博士憑空消失,葉向高退回了大理寺牢房,對於他來說楊博士已經是一個仙人,他口瞪目呆的坐到椅子上回想著楊博士說的話,難道是天意?

 翌日,葉向高上早朝,上疏對楊漣七人之死難辭其咎,請求告老還鄉,朝野震動,天啟帝再三挽留,葉向高言愧對天下讀書人,本想請楊博士回來破案,誰知凶手先行一步,葉向高將楊博士的官服官帽官靴腰帶一並呈上。

 果然不出所料,東林六君子的死讓東林派系官員在上疏百余折要求徹查案件,朝堂之上,正直的官員自摘官帽罷官回鄉,一時之間楊博士說的風口浪尖將魏忠賢淹沒。

 更有甚者將楊漣七人之死推到楊博士身上要求天啟帝抓拿楊博士問罪,新仇舊恨一並算。

 葉向高道:“千萬不要招惹楊博士,否則只會促使大明更快滅亡,招來楊博士更可怕的報復。”

 最終葉向高告老還鄉,韓爌代替葉向高成為首輔大臣。

 葉向高告老之後東林黨向社會散播楊漣七人被毒殺言論,每一條言論都指向魏忠賢,於是引來魏忠賢更恐怖的報復,輕則發配丟官,重者家破人亡,這一時期的魏忠賢失去了官心,得到了民心。

 楊博士回到了家中,讓烈風戰鷹打開蟲洞來到了西安城。

 “這裡將是我楊博士最後的戰場!”楊博士站在驪山之上看著遠處的西安城。

 西安即是長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至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因而將新都命名為“大興城”,長安隋時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 (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