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歪門斜道》第8章 3座大山
過了會兒,泰昌帝睜開雙眼,坐了起來,好像一下子健康了許多,臉上露出了笑容,連誇:“果然是仙藥,仙藥!”又稱讚道:“李可灼是個大忠臣。”說罷探出身來叫道:“李可灼!”李可灼伏地輕應:“微臣在。”泰昌帝說:“朕服仙丹果然奏效,請你明天再進一丸來,大概就可痊愈了。”李可灼答道:“臣家中尚有一丸仙丹,但仙長曾指點過,需在第一丸後三天再進第二丸,臣當於三天后再獻靈藥。”泰昌帝說:“朕病好後,一定給你加官晉爵。”

 自吃了李可灼的“仙丹”後,泰昌帝的病好似一下子被驅走了一半。兩天來,他除了時常坐在龍案前養神外,居然還有兩次走出了殿門。

 三天前在皇上的催逼下,方從哲引李可灼進宮獻藥,雖然當時就收到了效果,但憑他多年的閱歷,總覺得這似乎是心理作用所致,並不一定是藥的神效。回到府中後,就有幾位心腹幕僚前來打聽情況,他們都勸方從哲不要再引李可灼進宮。尤其是太醫院的幾位太醫異口同聲否定“仙丹”的作用,他們表示,如果首輔再引人送什麽“仙丹”,他們就集體辭職了。

 第三天一早,泰昌帝就派人催仙藥,並發下聖諭,如果內閣阻攔進藥,就以抗旨欺君論處。他才無可奈何地將李可灼召到內閣,再三叮問,李可灼力保仙丹有神效,方從哲這才拉上韓火廣一同陪李可灼進宮。

 李可灼看泰昌帝服罷藥,跪請他上床休息,泰昌帝卻不在乎地擺了擺手說:“用不著,朕今天精神很好,李愛卿獻藥有功,來日定當封賞。”

 本來已經康復了的泰昌帝,服了第二粒並非禦醫進呈的紅丸,在夜裡猝然死去。

 方從哲已預料到明早就會有無數指劾他的奏本飛進來,弄不好很可能被扣上一頂“弑君”的帽子。按明朝舊例,皇帝駕崩,遺詔需由內閣首輔代擬。方從哲想來想去,覺得只有利用擬遺詔的機會,申明服用紅丸是皇帝自己的意見,把責任一股腦推到皇帝身上才算上策。

 果不出方從哲所料,泰昌帝的暴卒引起了整個朝廷的注意,要追查皇帝死因的奏折兩天之內就達數百件。其中有的奏本已經公開指出,給泰昌帝服瀉藥的內侍崔文升,最初曾在鄭貴妃屬下任職,後來才由鄭貴妃轉薦給泰昌帝。崔文升竟敢用瀉藥摧殘先皇,其背後必有人指使。

 於是方從哲迫不及待地征得了閣臣同意,頒布了由他親筆起草的遺詔。遺詔中以大行皇帝的口吻誇獎李可灼,並詔賜銀幣。遺詔一下,群情鼎沸,朝臣們都知道遺詔出自首輔之手,無形中更把方從哲與紅丸案緊密聯系在一起了。

 十月中旬,追查“紅丸案”的呼聲達到最*,禮部尚書孫慎行和左都禦史鄒元標上了兩道令人矚目的奏疏,孫慎行指出:“從哲縱無弑君之心,卻有弑君之罪。欲辭弑之名,難免弑之實。”這給追查“紅丸案”元凶定了基調。[6]

 方從哲思來想去,他寫了一道很長的奏本,一面仔細為自己辯解,一面十分誠懇地提出了退隱的要求。方從哲奏本遞上去不到十天,天啟皇帝的批準諭旨就下來了。十一月初,這位執政八年的老臣,離開了京城。

 泰昌帝的猝逝,使得禦史鄭宗周、南京太常寺少卿曹珍等指此一事件與多年前的“梃擊案”出於同一“奸謀”,即有人必置光宗其人於死地;刑部主事王之采更直指光宗之死與鄭氏、光宗寵妃李氏等陰謀奪權有關。

   

 根據以上的那個破碎記憶的史料來看,鄭貴妃嫌疑最大鄭貴妃是福王朱常洵的母親,而萬歷皇帝本來也是想把皇位傳給朱常洵,況且整個朱常洵眼下是一個喜歡廣結武林中人的王爺,傳說現在道教的欠款福王朱常洵也有資助。

 要查紅丸案,萬歷皇帝的鄭貴妃是一個難以詢問的對象,宮中還有一個難以繞過的釘子戶李康妃——明末三大奇案移宮案的主角。

 明光宗朱常洛最寵愛的妃子,天啟帝的養母,生皇四子朱由模、樂安公主朱徽媞等。初為選侍,史稱西李。

 天啟帝在母親王才人(即孝和皇后)去世後,由西李撫養。崇禎帝在母親劉淑女(即孝純皇后)被父親譴死後也曾交給西李撫養,後因西李生女,改由東李撫養。

 關於移宮案歷史是這樣記載整個釘子戶女人的——

 ‘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萬歷帝駕崩,太子朱常洛即位,即明光宗泰昌帝。

 泰昌帝即位後,其子朱由校與李選侍一起遷住乾清宮。一月後,泰昌帝駕崩,李選侍控制了乾清宮,與太監李進忠(魏忠賢)密謀挾持朱由校,欲爭當皇太后以把持朝政,此舉引起朝臣的極力反對。

 泰昌帝駕崩當日,楊漣、劉一燝等朝臣即直奔乾清宮,要求哭臨泰昌帝,請見皇長子朱由校,商談即位之事,但受到李選侍的阻攔。在大臣們的力爭下,李選侍方準朱由校與大臣們見面。楊漣、劉一燝等見到朱由校即叩首山呼萬歲,並保護朱由校離開乾清宮,到文華殿接受群臣的禮拜,決定以本月六日(1620年九月初六)舉行登基大典。為了朱由校的安全,諸大臣暫將他安排在太*居住,由太監王安負責保護。

 李選侍挾持朱由校的目的落空,又提出凡大臣章奏,先交由她過目,然後再交朱由校,朝臣們強烈反對。朝臣們要求李選侍移出乾清宮,遷居噦鸞宮,遭李選侍拒絕。李選侍又要求先封自己為皇太后,然後令朱由校即位,亦遭大臣們的拒絕,矛盾日漸激化。

 朱由校禦乾清宮登基大典日期迫近。至初五日,李選侍尚未有移宮之意,並傳聞還要繼續延期移出乾清宮。內閣諸大臣站在乾清宮門外,迫促李選侍移出。朱由校的東宮伴讀太監王安在乾清宮內力驅,李選侍萬般無奈,懷抱所生八公主,倉促離開乾清宮,移居仁壽宮內的噦鸞宮。九月六日,朱由校禦奉天門,即皇帝位,改明年(1621)為天啟元年,史稱天啟帝。至此,李選侍爭當皇太后、把持朝政的企圖終成畫餅。

 李選侍雖已“移宮”,但鬥爭並未結束。“移宮”數日,噦鸞宮失火,經奮力搶救,才將李選侍母女救出。反對移宮的官員散發謠言:選侍投繯,其女投井,並說“皇八妹入井誰憐,未亡人雉經莫訴”,指責朱由校違背孝悌之道。朱由校在楊漣等人的支持下批駁了這些謠傳,指出“朕令停選侍封號,以慰聖母在天之靈。厚養選侍及皇八妹,以遵皇考之意。爾諸臣可以仰體朕心矣”。至此,“移宮”風波才算暫告結。

 除了萬歷皇帝的鄭貴妃,天啟帝養母李康妃,還有一個天啟帝的乳母客氏。

 歷史文獻記載——

 客氏,原名客印月,又名客巴巴,河北定興人,明朝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被封為“奉聖夫人”。客氏原為定興縣侯巴兒(侯二)之妻,姿色妖媚,為人狠毒殘忍、生性*。

 十八歲入宮成為皇孫朱由校的乳母,朱由校是當時太子朱常洛的長子。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剛剛登基一個月的明光宗朱常洛猝死。年僅十五歲的朱由校登基。當時魏忠賢、客氏深受寵幸。未逾月,封客氏奉聖夫人

 天啟元年(1621年),天啟帝下詔賜客氏香火田,敘魏忠賢治皇祖陵功。禦史王心一諫,天啟帝不聽。天啟元年二月,天啟帝大婚,娶了張皇后,禦史畢佐周、劉蘭請遣客氏出外,大學士劉一燝亦言之。天啟帝戀戀不忍客氏離去,曰:“皇后幼,賴媼保護,俟皇祖大葬議之。”魏忠賢和客氏深受天啟帝信任,后宮中無人敢違背他們的意志。不久客氏離開宮庭,複又召入。

 客氏在朱由校做皇帝期間,作為一個乳母所受到的隆遇,的確是前所未有的。每逢生日,朱由校一定會親自去祝賀。她每一次出行,其排場都不亞於皇帝。出宮入宮,必定是清塵除道,香煙繚繞,“老祖太太千歲”呼聲震天。

 客氏“每日清晨入乾清暖閣侍帝,甲夜後回鹹安宮”,二人可能有*的嫌疑,客氏常常將龍卵(馬的外腎)烹煮給天啟帝食用。客氏曾與魏朝(魏忠賢先前侍奉過的太監)、魏忠賢等宦官對食,“忠賢告假,則客氏居內;客氏有假,則忠賢留中”。

 客氏更害怕皇帝的妃子產下皇子,母憑子貴,從而得到天啟帝的喜愛,而使自己失寵。因此,客氏使用各種狠毒的手段殘害打壓妃子和皇子,致使天啟一朝中朱由校播了不少種,生下了不少的皇子,但無一能夠長大成人。天啟帝總共有過三個孩子。長子朱慈然,諡懷衝太子。天啟三年(1623年)張皇后懷有身孕,即懷衝太子朱慈燃。張皇后懷孕時突然腰痛,找了一個會按摩的宮女或是宮外的人來按摩,客氏出了主意,其被魏忠賢利用,按摩師使張皇后流產生下死胎,此後張皇后未再生育。次子朱慈,慧妃范氏所生,未滿1歲即夭折。三子慈炅,容妃任氏所生,未滿1歲亦夭折。這些都有可能是魏忠賢和客氏下的毒手。

 更有甚者,不少的皇子其實是在胎中已遭 客氏的暗算,例如裕妃張氏之孕。裕妃張氏因為無意中得罪客氏和魏忠賢,客氏、魏忠賢就假傳聖旨,將裕妃幽禁於別宮,逐去宮女,斷絕飲食。當時的裕妃已然懷有身孕,卻被活活地餓死宮中。

 宮中的其他妃子,從此對客氏非常恐懼。例如,曾生育皇二女的成妃李氏,擔心自己會落得和裕妃同樣的下場,就在平時預藏食物,後來果然被客氏幽禁半月之久,靠著私藏的食物活了下來。

 天啟七年(1627年)天啟帝無子而逝。十一月,其弟崇禎即位後,籍沒宦官魏忠賢及客氏。魏忠賢自殺,乾清宮牌子趙本岐奉命將客氏笞死於浣衣局,在淨樂堂焚屍揚灰。

   

 在破碎記憶裡找到這些未來的記載的史料,楊博士一身冷汗,深宮裡的權力鬥爭一個不小心就得粉身碎骨,可若是他不去,他的大師姐,美麗的黑龍公主朱暄雅會放過他?

 陰謀毒辣的萬歷鄭貴妃,天啟帝養母,想垂簾聽政的李康妃,天啟的炮寵,一心想成為皇后的客印月,進入深宮裡調查紅萬案楊博士能活著回來嗎?

 天亮,朱暄雅至,帶領楊博士去禦書房面見天啟帝朱由檢。

 楊博士終於能親自遊玩紫禁城, 在楊博士那破碎的記憶中,紫禁城是中國的地標,世界聞名的五大宮殿之首。

 紫禁城始建於永樂四年,以南京故宮為藍本開建,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軍攻陷北京,明朝滅亡。李自成向陝西撤退前焚毀紫禁城,僅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未焚,其余建築全部被毀。同年清順治帝至北京開始修複紫禁城。此後歷時14年,將中路建築基本修複。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帝下令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毀部分建築,至康熙三十四年才基本完工。

 朱暄雅帶著楊博士從偏門進入繞道而行走偏避小路來到禦書房,天啟帝宣其進見,楊博士終於看到了那個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木工皇帝。

 天啟帝朱由校,一副看似憨厚的樣子,臉型長而臉頰微胖,單眼皮,眼睛有點小,整個人看起來有點懦弱。

 朱由校站在一張八仙桌前看著一副戰區模型圖陷入沉思,楊博士行禮,禮畢朱由校讓其來到模型前:“皇姑昨晚盡力讓朕相信你是一個人才,朕也相信你是個人才,這是遼東戰區圖,你給朕一個奪回遼陽的策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