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歪門斜道》第9章 面聖
楊博士腦袋再次翻轉,得出這麽一個信息——

 歷史記載——天啟元年(1621)三月十九日,努爾哈赤率領後金軍在攻取沈陽之後,進攻遼陽。明經袁應泰在沈陽陷落之後,撤奉集、威寧諸軍,合力共守遼陽,引水注濠,沿濠列火器,陳兵環守。

 努爾哈赤兵臨城下,袁應泰和巡按禦史張銓登城,袁應泰督領總兵官候世祿、李秉誠、梁仲善、薑弼、朱萬良出城五裡迎戰,明軍戰敗,士卒望風而逃。當晚袁應泰宿於營中。第二天,兩軍接戰,後金軍掘城西閘以泄濠水,分兵塞城東水口,擊敗明軍,渡濠攻城。明軍敗退,袁應泰入城,與張銓等分陴固守。監軍高出、牛維曜、胡嘉棟及督餉郎中傅國逾城而逃,軍心大亂。

 二十一日,後金軍攻城甚急,應泰督軍大戰,又敗。傍晚,城門樓起火,後金軍從小西門入城,城中大亂。袁應泰在樓上知事已不行,於是佩劍印自縊死。後金軍遂克遼陽。

 同年努爾哈赤遷都遼陽,這實在是抽了大明的耳光,在大明面前擺威風,天啟帝剛登基就受到如此重擊,實在是難以咽下這口氣。

 楊博士乃言:“啟稟皇上,前方戰事草民並不知曉具體情況,也不知道敵情,更不知道敵軍將領品性,貿然進言實為不妥,草民聞我軍中有不少人才可用,皇上可以考驗他們再委以重任。”

 “你且說是何人?”

 “孫承宗、袁可立、袁崇煥三人。”

 “這三人朝中大臣有人推薦他們邊防,只是你又如何知曉這三人?”

 楊博士道:“昨天草民進京,晚上曾去夜市遊玩,在夜市裡聽路人說的。”

 整個解釋確實不錯,算是糊弄過關,天啟帝也不再說什麽,只是佯裝深沉:“看來皇姑沒看走眼,你若是貿然進言朕也就將你轟出皇宮。”

 天啟帝離開戰場模型台坐道椅子上:“這半年,聽皇姑說你在襄陽為朕整治了襄陽,還在襄陽以一人之力智取白蓮教分舵,還在天津阮家馬場一柱香功夫破了奇案,那朕問你,你可又信心破紅丸案否?”

 楊博士想了想回答:“紅丸案能不能破取決於兩個條件,第一是皇上破案的決心與皇上給的權力,第二個,由於案件時隔太長,很多證據都已經被毀壞,恐怕辦案起來需要很長時間。”

 天啟帝站起來負手道:“時間不能再脫,你只有兩個月不到的時間,現在朝中群臣吵得不可開交,每天上朝都是要朕問責凶手,不拿出一個替死鬼誓不罷休得樣子,倘若隨便栽贓一個大臣,那麽朕不就是一個昏君,所以,你要什麽權力,什麽自由朕都能給我,唯一的條件就是你在兩個月內找出真凶。”

 楊博士為難的瞪了靜靜站在一邊的皇姑朱暄雅,朱暄雅插嘴:“還不領命?”

 楊博士道:“倘若兩個月內草民找不出真凶又該如何?”

 天啟帝在書桌上拿出兩卷聖旨遞給楊博士:“你自己看!”

 楊博士借來一看,上面寫著:“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著錦衣衛軍師楊博士即日起嚴查紅丸案,宮內所有人有問必答,不許使詐,否則滿門抄斬,為時兩個月,欽此!”

 另一卷寫著:“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著錦衣衛軍師楊博士即日起嚴查紅丸案,若能查出真凶,重重有賞,查不出亦無罪,也不罰!欽此!”

 楊博士趕緊謝恩,這時天啟帝拿出一個托盤,托盤上有一塊金牌一快紫金腰牌:“這時你的腰牌,進宮必帶,否則被殺了也是白殺,金牌能讓你十二個時辰隨便在宮中走動,紫金腰牌就是你錦衣衛軍師腰牌,你若是要進后宮,須得在皇姑的陪同下進去,明白嗎?”

 “明白!”楊博士接過腰牌,天啟帝道:“現在皇姑您帶他去更換衣服,隨朕去見那些大臣!”

 楊博士一聽,心裡一陣驚悚:尼瑪,這樣就把小爺推出朝堂,明顯是想轉移火力。頃刻間,楊博士冷汗涔涔,只是事已至此,也只能隨著朱暄雅去換衣服,心裡嘀咕幾句就把心一橫,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那些臭書生要伸腦袋來找噴,小爺也就弄死他們。

 說到書生,楊博士不得不面對另一個利益集團——東林黨。

 所謂的東林黨,就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官僚政治集團,這是一群滿口仁義道德的偽君子,口口聲聲是以國家社稷危重,其實背後都是以地主,商賈利益為中心,說白了這些所謂的東林黨其實都是有錢人的子弟,當了官更要為自己家的利益為中心,睜著雙眼看不見民間疾苦,國家稅不夠支出,卻要在百姓身上壓榨更多錢帛,課以重稅,商家暴富斂財卻說理所當然,要皇上順從明太祖朱元璋的稅收政策。

 天啟年後期,天啟帝著迷木工活,宦官魏忠賢把持朝政,課稅傾向商賈,基本上彌補了稅收不足帶來的國庫空虛,動了東林黨的奶酪,兩派相鬥激烈國內卻無暴亂,崇禎籍掉魏忠賢的官,沒幾年李自成起義,崇禎才明白到底誰才是棟梁之才,因此歎道“忠賢若在不止如此。”

 然史書上依舊批判魏忠賢宦官把持朝政禍國殃民,東林黨大義凜然,作風正派,這些狗日的讀書人已經汙蔑秦嬴政焚書坑儒讓其背鍋千年,簡直就是一群衣冠禽獸式禍國殃民的偽君子。

 其實也並非所有的東林黨都是偽君子,有一些則僅僅是思想固執,有的確實喜歡玩黨派鬥爭,大明滅亡至今,東林黨的功過依舊未蓋棺定論。

 太和殿,楊博士被宣上殿,天啟帝當著眾大臣之面宣布:“經錦衣衛推舉,今任命正一道衡山別院華陽峰修士楊博士出任錦衣衛軍師,即日起嚴查紅丸案。”

 楊博士接戲:“臣領旨謝恩。”

 一個老臣從大臣隊伍中走出:“臣左光鬥認為不妥!”

 左光鬥之後也有一個大臣走出來反對:“臣楊漣也認為不妥。”

 楊博士聽到兩人名字內心裡不禁暗暗驚呼:“喲,兩個歷史上出名的老頑固居然一起來打擊小爺,小爺這是何德何能讓你們兩個老王八蛋出來對付?”

 左鬥光,中國歷史上著名水利專家,明末東林黨的重要成員,累官至左僉都禦史,萬歷“六君子”之一。

 楊漣,明末著名諫臣,東林黨人,“東林六君子”之一,其著名的戰役就是在移宮案中李選侍在泰昌帝逝世後,欲挾太子朱由校把持朝政。楊漣說服朝臣,挺身而出,闖進乾清宮,擁熹宗即位,並逼李選侍移出乾清宮,安定朝局。累遷至左副都禦史。

 這兩居來骨頭出來還不夠,還有一個走出來:“臣趙南星也認為不妥,紅丸案並非兒戲,在此時上牽一發而動要國之根本,其實能讓這群江湖中人隨便推舉一個就任用。”

 左光鬥說:“趙主事所言極是,和紅丸案牽扯甚廣,不能隨便聽信拿江湖中人推薦一個黃毛小兒來破案,大理石那麽多優秀人才不用非要用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家夥,臣反對。”

 楊漣說:“這些江湖中人最不靠譜,想哪道教許諾捐五百萬兩白銀救災,現在又說籌不到那麽多錢,要分期付款,簡直就是小孩子玩過家家,胡鬧至極,故江湖中人不可信。”

 大臣隊伍中一人道:“臣魏大中有本啟奏!”

 天啟帝道:“準奏!”

 魏大中道:“陛下若要用江湖中人調查紅丸案,臣想起大理寺曾像臣推舉過一人,此人乃戚繼光麾下猛將龍豪戰之孫龍逸辰,龍豪戰祖上三代皆為忠將,為國鎮守一方,龍家一脈單傳,到其父時龍豪戰不讓其子龍浩天從軍,誰知十二年前被歹徒滅門,其子剛好外出得以幸存,三年後其子為父報仇追殺歹徒千裡後拜入青城派門下,習得神功,近兩年,龍逸辰多次協助大理寺破案,抓拿歹徒,且龍逸辰生性剛烈,忠勇有加,陛下若要使用江湖中人,不妨啟用青城派龍逸辰調查紅丸案。”

 天啟帝問:“大理寺卿何在?”

 一個儒相端莊的官走出:“臣郭睿在!”

 天啟帝問:“魏大中所言是否屬實。 ”

 郭睿道:“句句屬實,且兵部文案有龍豪戰祖孫三代從軍記錄,而且祖孫三代皆戰死沙場。”

 天啟帝聞言沉默片刻似乎黯然淚下:“龍逸辰現在何處?”

 郭睿道:“就在殿外等候皇上召見!”

 “宣!”

 龍逸辰,一身白衣金邊刺繡,發冠高聳,長發飄逸,那股剛烈正氣四溢,讓殿上群臣讚歎不已。

 “草民龍逸辰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鏗鏘有力的聲調在堂堂儀表襯托之下猶如雲端神將般震懾四方妖魔,天啟帝亦被他俊秀有力的外表折服:“好一個偏偏公子,真的刷新了真對江湖中人的印象!”

 龍逸辰目不斜視,儀表偏偏瀟灑的說:“謝皇上誇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