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逍遙小地主》第三百九十章 賜雙旌雙節
“薛帥、蘇帥,如今百濟已滅,這泗沘城和百濟降臣等我就移交給二位了,明日我就回去了。”

 李逍先打破了沉默。

 蘇烈捋著花白胡須微微一笑,朗聲道,“急什麽,這百濟剛滅,這不倭國又來湊亂了嗎,這戰事還沒結束呢。你足智多謀,正好給我們參謀參謀,再說了你現在也還是安東經略安撫使,這也是你職責所在嘛。”

 薛仁貴也讓李逍暫時留下來。

 至於說劉伯英狀告李逍搶功之類的事情,二人提都沒再提。

 “倭國這個時候出兵,你覺得要如何應對?”蘇烈問李逍。

 “這滿帳都是一時之名將,我一門外漢可不敢亂說啊。”李逍沒直接回答。

 “你也不必謙虛,你帶著三千鄉勇就有把百濟王都兵不血刃拿下,這本事我們可沒有一個有。”蘇烈直接道。

 打仗這個東西,不管你是強攻還是智取,總之是勝者為王,最看重結果的事情。蘇烈打了一輩子仗,豈有不懂這個的道理,其實這道理劉伯英等將領也懂,只是有些咽不下這口氣而已。

 “不知蘇帥是如何打算的呢?”李逍反問。

 蘇烈有些無奈的道,“其實不瞞祥瑞你,我們到此之前已經接到了長安的旨意。朝中認為百濟既然已平滅,那麽這個階段的作戰任務就已經完成。”

 皇帝的旨意是要調薛仁貴和蘇定方率東征水師北上,進攻高句麗本土,直攻平壤。

 百濟這邊,就交給地方官員管理。

 “四萬水師都將北上?”

 “對。”

 現在朝廷已經把百濟之地,設置五都督府,轄三十六州一百八十縣,都督、刺史、縣令等官員,已由吏部銓選委授,即將陸續抵達赴任。

 還是如此前,百濟所征服之地實行直接管轄統治,設州置縣,因為是邊區,所以還設立了五個都督府。

 “州縣設立的有點多。”李逍提出自己的看法,百濟不過朝鮮半島佔三分之一地,這麽點地方卻設立三十六個州一百八十個縣,還有五個都督府,確實太多了點。

 “新征服之地,得加強些統治。”薛仁貴道。

 薛仁貴和蘇定方都將卸去在百濟地方的兼職,率四萬水師北上進攻高句麗。

 “二帥統兵北上,那百濟後方未免太過空虛,新征服之地,只怕百濟人未必人人心服,若有人煽風點火,只怕亂事又將起。”李逍歎氣道。

 “朝廷的意思是設立安東都護府,統轄南起進濟,北至遼東,東至靺鞨的大片土地。這首任安東都護是尉遲敬德將軍,下設兩個副都護,一位是程咬金老元帥,一位就是你。”

 “尉遲恭將軍?”李逍驚訝。

 蘇烈不說,李逍都快不記得尉遲恭這位唐初戰神還活著的事實。

 “那位現在應當差不多八十歲了吧?”

 “嗯,並不多吧。”薛仁貴苦笑著道,尉遲恭那是大唐的戰神,還與秦瓊一起是門神。

 不過這位早年功高,因此也比較跋扈一些,甚至有次就因為在宮廷宴會上的席位比李道宗落後點,結果就一拳差點把人家一隻眼睛打爆掉。

 後來被太宗警告了幾次之後,這位就老實了。後來甚至乾脆就整天迷戀著煉丹修道,在家裡建豪華的別墅庭園這些,在太宗晚年甚至十幾年都不出門。

 安心的當著一個老宅男,卻也是平平安安。

 貞觀末年,李世民親征高句麗,他勸過,李世民沒聽還召他出來領兵隨駕,戰後尉遲恭就又回家繼續修煉去了。

 李世民以前也修煉服丹,結果一吃就死了,才活了五十出頭。而尉遲恭煉丹修道幾十年,如今都八十歲了居然還活的好好的,也是個奇事。

 不過尉遲恭確實幾十年不出門了,也不過問世事。

 這回李治也不知道怎麽想的,居然把尉遲恭掛到安東都護府都護的位置上,據說因為請了尉遲恭出山,還特意把都護府的等級提升到了二品的大都護府一級。

 李治還給尉遲恭加了一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等於是拜這位為相了。也不知道皇帝是怎麽想的,反正這一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連尉遲恭都沒想到,據說這位接旨之後,給皇帝回了個信,說老了不能再任事。可皇帝不管,依然還是拜他為平章事,又授他為安東大都護。

 可尉遲就是不肯出府門。

 因此現在的實情就是尉遲恭雖有了宰相之名,但依然是在家修道,而政事堂實際上等於還是缺了一人,至於安東道大都護也一樣是實際缺額。

 程咬金和李逍被任為副大都護,百濟以北的安東道歸程咬金,百濟歸李逍管,新羅也歸李逍負責監管。

 因為滅百濟之功,薛仁貴和蘇烈都被晉封為郡公爵,薛仁貴封平陽郡開國公,蘇烈封清河郡開國公。

 李逍這次除升為副大都護外,也晉升了爵位,以功封藍田縣開國侯,直接跳過了伯爵,升為侯爵。

 他現在是正正經經的三品高官了。

 “西邊最近不太平,之前朝廷調宰相崔敦禮任安西大都護,負責調回紇與突厥人討伐做亂的西突厥,但並無什麽進展,相反西突厥勢力還越發強大了。如今朝廷希望安東這邊能夠早點擊敗高句麗,起碼也要重創高句麗,讓其無法再對新征服百濟有威脅,然後就能從安東抽調兵馬去西征平亂。”

 朝廷調薛仁貴和蘇烈北上的同時,就是要從遼東程咬金那裡抽調兵馬去西邊。

 甚至程咬金都有可能要調去西征,正因此才會把蘇薛二將都調北上。

 “突厥人向來我心腹之患,雖然太宗滅東突厥,可這些年西突厥又屢屢作亂,這次朝廷有意要一勞永逸,看來是要打一場大仗了。”

 對此李逍也是無奈啊。

 本來朝廷是要先東後西,先滅掉東方的高句麗和百濟,這樣東方能安穩。但西突厥人不給你這時間啊,他們越鬧越厲害,朝廷要是再不出兵,那麽西域就可能失陷,甚至威脅到河西走廊以及河套地區,有可能連漠南漠北的東突厥各部都要被他們給征服,萬一讓西突厥人真的重新一統草原各部,那到時就麻煩大了。

 於是乎,現在這東征剛剛達到第一個階段勝利,朝廷就迫不急待的要調薛蘇二人北上了。

 “百濟之地,以後就要靠你了。五都督府十六州一百八十縣,都要靠你了。”

 “我靠那六千鄉勇嗎?”李逍也苦笑啊。

 “你不是還在泗沘城裡招降整編了幾千百濟降軍嗎,整編整編,又能多出六千人來,你就有一萬二了。”蘇烈笑道。

 “可是現在倭人又來攻新羅。”

 “那是新羅人自己的事情,他們總不會連幾個倭賊都打不過吧?”蘇烈絲毫不把倭人放在眼裡,什麽三萬七千大軍,什麽八百多條船的艦隊,在他眼裡根本算不得什麽。

 他不但不會去幫新羅人,還會要求新羅王金春秋派出兩到三萬人隨他北上進攻高句麗,同時還會要求新羅人派出一萬兵馬歸李逍統領,留守百濟。

 “只怕新羅人未必打的過倭人。”

 李逍說出自己擔憂,結果卻並不能引薛蘇二人的重視。

 他們的眼裡,真正的敵人只有高句麗。

 在泗沘城僅停留了三天,薛仁貴和蘇定方就帶著兩軍水師北上了,入百濟一年,兩軍四萬水師,此時還剩下三萬余人,減員了有大約三千,其中戰死千余,還有不少傷兵約千余則劃到了李逍麾下,充當他鄉勇的教頭軍官。

 水師一走,李逍立即感受到了危機。

 這麽大的地方,十六州一百八十縣,他手頭僅有六千鄉勇,六千百濟降兵,還有一支千人的親衛。

 除了這千余親衛都是由唐人組成,那一萬二的鄉勇、降兵,可都是百濟人啊。

 聖旨從長安下達。

 李逍被倭任為安東大都護府副大都護,兼任熊津都督府都督兼刺史,同時兼任安東道經略安撫使,團練觀察使、營田轉運使。

 現在百濟這一畝三分地的新征服之地,李逍一人擁有了軍、政、財、和人事大權。

 左驍衛將軍劉伯英授為馬韓都督府都督兼刺史;

 左衛中郎將王文度授為東明都督府都督兼刺史。

 左驍衛中郎將劉仁願授為德安都督府都督兼刺史。

 右威衛將軍孫仁師被授為金漣都督府都督兼刺史。

 劉仁軌被授為熊津都督府長史。

 這五人算是朝廷給李逍留下的左膀右臂。

 皇帝別賜旌節給李逍雙旌雙節,旌以專賞,節以專殺,行則建節,樹六纛,旌節包括門旗二面、龍虎旌一面、節一支、麾槍二支、豹尾二支,共八件。節用金銅葉做成,旗用九幅紅綢製作,其上裝有塗金、形如木盤的銅龍頭。

 “恭喜節帥!”

 雖現在還沒有正式的節度使官職,但李逍擁有雙旌雙節,已經是名符其實的節度使了。

 劉伯英等幾將雖然之前跟李逍鬧了點小矛盾,可在這旌節之前卻不敢再有半分輕視之心。

 擁有旌節的李逍,那是可以對他們先斬後奏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