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早就傳令讓我進宮。我一開始稱病拒絕了。”蔡邕說:“但是沒過兩天,他又差人送來文書,急令我必須立即入朝。送文書的人說,董卓得知我稱病不去立即發火,說蔡邕有什麽了不起?居然有人敢不聽我的號令?我可以滅他三族!”
“真是個粗鄙之人,典型的流氓惡霸!”董祀一聽氣憤不已:“當初他剛進入洛陽時,也曾命令義父到他那裡報到。也同樣以誅殺全家威脅。義父帶著我們連夜逃離,去了陳留。”
蔡邕立即顯出害怕的神情,提醒道:“小聲點哦,恐怕隔牆有耳!”
董祀又把聲音放低問:“他對你還好嗎?聽說待遇不錯?他沒有為難你?”
蔡邕答:“還行吧。一開始任命我為祭酒。後來連著三天,又是什麽侍禦史,又是治書侍禦史,又是尚書,我還沒弄清楚上一個職務的職責,馬上又換了一個,人都說這是三日之間周歷三台。簡直讓人目不暇接。”
“他對你看來期望很大。”
“他自知是個粗鄙之人。想要長久做朝廷的實際掌權人,恐怕大家對他不服,因此就要找些有名望的文人雅士,替他裝點門面,另外也想向這些人學點治國理政的方法。我以為,這就是他招我進入都城的原因。”
“沒錯。他一定是這麽想的。”董祀點點頭,之後他又問:“那你現在是什麽職位?”
“最後一次任命的是中郎將。”蔡邕笑道:“隨便他任命吧。反正他說什麽就是什麽?我隻好隨他去了。他有事叫我時,我就去。沒事我就在這裡待著,讀書習字彈琴。”
董祀說:“我來這裡,為了不引起他們的注意和反感,就說是你侄子。”
“我一聽你的名字就知道了。但我不明白你為何要進宮。在這裡很危險,我怕你遇到麻煩。”蔡邕說。
董祀笑道:“蔡先生,我來的目的不是跟你說過嗎?我要見機行事,救你出去。”
“救我出去?”蔡邕沉思片刻,說:“恐怕不是那麽容易吧?”
“咱們看情況吧。”董祀又說:“蔡先生,你得先為我安排一個職務,讓我在這裡成為有用之人。否則我就沒理由待在宮裡了。”
“行,我跟尚書令打個招呼,應該沒問題。因為我在董卓眼裡很重要,其他人都看得出來。”
叔侄二人正說著話,宮廷廚房下人送來了膳食。
於是,這一對“假叔侄”,真師生,在一起用膳。
皇宮裡的膳食果然複雜,大大小小有十幾隻碗碟和陶罐呢。各種吃食味道確實豐富。董祀吃得津津有味。
“待我下午去與宮裡說一下,給你安排個侍衛一類的官職,晚間就與我在一間屋裡同寢好了。”蔡邕說。
“嗯,好的。”
午後,蔡邕去找大臣們議事,順便商量董祀的職位問題。董祀則待在蔡邕的辦公室裡看書。
傍晚時分,蔡邕回來了。
“你的職位定了,叫做黃門侍郎。”蔡邕對董祀說:“黃門侍郎原本是為皇上跑腿打雜的。已經有好多個了。但這是個閑職,多一個少一個都無所謂。所以就給你安排一個好了。”
“我要去跟皇上見面嗎?”董祀好奇地問。
“一般情況下不會。因為你這個職位人多,輪不上你。”蔡邕笑:“所以你就等於沒事乾。”
‘那好,我就在你這裡混吧。’董祀頓感輕松了不少。
這皇宮裡還挺好玩的。夜間睡在皇宮的雕花大床上,
董祀想:在這裡我白吃白喝,還不用做事。董卓老賊雖然很壞,但我的運氣不錯。 第二天一大早,蔡邕就被另一個黃門侍郎叫走了。說是董卓要跟他商議事情。
大約一個時辰之後,蔡邕回來了。
董祀問:“蔡先生,董卓老賊跟你商量什麽事?”
“他想把自己的身份再提升一級。他說有人提議讓朝廷尊崇他為尚父。就是相當於周公的地位。他問我是否可行?”
“你是如何回答的呢?”董祀覺得董卓也不傻,他想洗白自己“挾天子令諸侯”的霸道行徑,給自己一個名正言順的執政地位。。
蔡邕說:“我跟他講,薑太公因輔助周文王滅商有功,故而被尊稱為尚父。而你現在威望雖高,但功德比起薑太公還不行。等到平定了關東,擁陛下返回洛陽,然後再討論此事吧。”
“他同意了?”
“同意了。對我給出的建議,他基本上都采納了。”
“哦。”董祀想,董卓這家夥也不是油鹽不進,還能聽進去一些話呢。
蔡邕接著又說:“前不久發生了地震。他也曾來向我問計。”
“地震?”董祀很好奇。
“就是大地震動啊, 地動山搖,毀壞房屋,地面陷裂。很可怕的。”蔡邕一邊說著,一邊做出手勢,形容這一恐怖現象。
“哦。”董祀想,漢代就有地震啊。
“董卓問我,這是什麽原因?我對他說:這是陰盛,侵犯了陽氣。就是說,有臣下不遵守國家制度所以才會這樣。春天祭祀的時候,你乘坐的車子過分豪華,頂上金華青蓋,兩廂雕龍畫鳳,觸犯了天條。所以招來災害。”
董祀聽了不由得哈哈大笑。
“你笑什麽?”
“笑你真能忽悠他。你說的這些話。董卓是不是真的聽進去了?”
蔡邕蒙圈了:“忽悠是什麽意思?”
“就是欺騙他的意思。”董祀想,自己怎麽一不留神又把21世紀的話說出來了……
蔡邕沒有笑,他說:“他聽進去了。下一次出門時,他就把車子換了。換成普通皂蓋且沒有裝飾的馬車。”
董祀說:“都認為董卓橫行霸道,可他對你還是很信任的,言聽計從嘛。”
“我也不清楚這是為什麽。”蔡邕說:“反正我盡量規勸他不要做壞事,不要做違反常理,擾亂朝綱的事。”’
“對,你的規勸確實能讓他減少一些罪惡,這對天下安定,民眾安寧等於做了些好事。”
“哎,這漢家天下真是搖搖欲墜,不知何日就消亡了啊。”蔡邕這文人老學究又開始憂國憂民有天下,搖頭歎氣不止了。
董祀說:“我現在最操心的,就是你何時能從這個皇宮裡出去,回到家鄉安安靜靜地做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