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木匠皇帝》第17章:開疆拓土
  朱元璋打下天下之後,覺得自己的龍子龍孫們和普通人應該不一樣,於是下了一道聖旨,皇帝的兒子封親王,親王的兒子封郡王,郡王的兒子再往下封,到最後一級就是奉國中尉,奉國中尉的後代都是奉國中尉,每年給糧食兩百石,一石大概是150斤,每年3000斤糧食,而這時候的畝產大概是300斤左右。也就是說,一個奉國中尉每年要十畝地來養活。

  現在一年農民收稅兩千多萬石,其中一大半拿來養老子龍孫們。剩下的給官員俸祿,士兵軍糧,還不夠,需要拿銀子花錢去買。

  大家都說明朝亡於萬歷、亡於天啟、亡於崇禎,其實都不對,從朱元璋定下那些戶籍政策,養著龍子龍孫們開始,明朝注定會滅亡。明朝本身就不善於開疆拓土,土地是定額,產出也是一定的。縱然沒有天災、沒有女真,再過幾十年,宗室就能把明朝給吃垮了,就算引進高產作物也撐不了多少年。

  這些人不事生產,對社會沒有貢獻。閑著沒事就造小人,反正有朝廷養著。從最開始的幾十個宗室,到明朝末年幾十萬,也不過是過了兩百多年而已,按照這個速度算,明朝撐不了幾年的。隻不過是趕上了小冰河時期,讓明朝財政矛盾提前爆發而已。

  對面這個矛盾,統治者們也沒有辦法,隻有加稅,從洪武年間歲數三四百萬兩,漲到了現在的將近八百萬兩。這還是明面上的收入,崇禎後期每年歲數增加到了將近三千萬兩。

  朱由校頭疼的正是這個問題,前幾任統治者尚能維持,到了他這兒已經是不堪重負了。如果重生到正德年間朱由校當然不需要這麽辛苦,也可以像正德皇帝那樣到處玩樂。可是現在不行,想要有作為,就要解決財政危機,魏忠賢被抄家、閹黨被抄家得到的銀兩不少,可是根本不夠花。

  應對這個問題也隻有兩個辦法,一是多賺錢,第二就是少花,或者不白養這些閑人,讓他們為社會做貢獻。

  三位閣老,一個尚書,還有兩個年輕官員,面對皇帝提出來的錢的問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該怎麽辦。

  “朕這些日子一直在想,國家大半收入拿來供養宗室。太祖定下這個政策原本是照顧子孫後代,恐怕他也沒想到子孫後代會有這麽多。我大明土地有限,產出有限,宗室卻在不斷繁衍,這樣下去再過二十年,不用女真來打,也不用災民造反,大明也被吃垮了。想解決這個問題有幾個辦法,一是讓宗室從事各行各業,自力更生。這個辦法是最好的辦法,也是最難的,他們被朝廷養習慣了,一時半會也不會有上進心,這個辦法耗費時間也長。第二個辦法就是開疆拓土,隻是現在大明對付一個女真已經頭疼,在大陸開疆拓土實在不容易。第三個辦法就是開拓稅源,就像孫師傅說的那樣,開放海禁,隻是現在東南海盜猖獗。”朱由校看了看饒有興致的幾人,繼續說道。

  “朕的想法是,三個辦法一起進行。勸導宗室從事其他行業。開疆拓土,在咱們大明周圍已經不太可能,太祖皇帝定下了十五個不征之國。這些國家多為大明藩屬,無故征伐也不是正理。可是天下之大,又豈是大明一隅。與大明隔海相望萬裡之遙有一大陸,有四個大明那麽大,往南萬裡有一大島倍於大明。幾千年來,這些地方隻有土著繁衍,人口不過幾十萬。百余年前,歐羅巴人哥白尼發現了隔海相望的大陸。至今也不過移民幾十萬。此乃上天賜予大明,

不取有負天恩。”朱由校將第二個辦法說了出來,現在正是大航海的時代,美洲已經被發現而且有了移民,離中國最近的澳大利亞,也被發現,但是沒人探尋明白。  “皇上,這兩處距我大明萬裡之遙,得其地不可耕也,得其民不可使也,而空費財力以事無益,使無辜之民肝腦塗地,此非良策。”袁可立站起身來說道。

  這話是不是袁可立的原創,原話是張居正說的,他也不是原創,自古就有這個論調。主要理由就是四點,地沒法耕種、當地土著不能使用,花錢多,士兵還有傷亡。

  “袁大人這話說的就不對了,前賢確實說過這些話,可是那個時候,中國土地多,人口少。中國的地都種不完,誰會願意背井離鄉去別的地方。現在人多地少,災情嚴重,隻要有條活路,百姓們還是願意出去的。再說,不征之國國家雖然不大,可是人口不少,也有士兵保護。可是朕說的這兩個地方,是真正的蠻荒之地,尚且沒有國家,更不用說士兵了。數千人馬就可以征服大片疆土,這是一本萬利的事情。隻是朕擔心的是東南的海盜,海盜一日不除,這個辦法就一日無法進行。永樂帝的時候,大明水師天下無敵, 而且屢戰屢敗,朕想重整水師,以便揚威四海。這水師的事情朕想不用朝廷掏銀子,朕用內庫的銀兩。至於人員,現在災民眾多,人員不是問題。天下宗室眾多,也能招募不少。這水師朕想以皇家水師的名義,想必宗室也願意效力。”對於袁可立的說法,朱由校根本就不讚同,以前中國人口不過幾千萬,土地自然夠種,現在人口都過億了,土地早就不夠種了。

  朱由校怕他們不同意,所以才想到了皇家海軍這個大名鼎鼎的字號。皇帝自己花錢養軍隊,不給朝廷增加負擔,大臣們反對聲應該少一些吧。

  “皇上雖以內庫銀兩填充,可是兵者國之大事也,還望皇上三思。”袁可立見皇帝自己掏錢的話都說了出來,一時半會也不知道怎麽勸,隻得開口說道。

  “皇上方才所言,臣深以為然,東南藩屬國,天氣炎熱,一年可以三熟,同樣的土地比北方多收入一半。倘若真如皇上所言,蠻夷之地無國無兵,這就是無主之地,得之不傷天和。”徐光啟卻是讚同的,他一直研究農業,對此很了解,得其地不可耕這種話在他看來是無稽之談,隻要不是荒漠戈壁,什麽地不能耕種?

  “臣以為徐大人所言極是,無主之地,得之不傷天和。”來宗道也連忙表態。

  “臣無異議。”孫承宗看來,隻要能解決宗室的問題,怎麽做都行。

  洪承疇和孫傳庭自認為人卑言輕,沒有說話。

  “既然三位閣老都認為朕說的沒問題,這件事情就準備開始進行。”朱由校見三位閣老不反對,直接拍板決定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