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木匠皇帝》第18章:8人內閣
  皇家水師的事情辦得很快,孫承宗按照朱由校的意思寫了聖旨。王體乾死後,朱由校不知道該用誰,乾脆沒有任命司禮監掌印太監,不過他也不可能所有的奏章都看,看完票擬和批紅之後,適合的直接用印了。

  剛開始的時候朱由校還饒有興致的自己蓋印,後來也覺得沒意思,就讓身邊的孫婷等人幫著蓋印,沒有淪落成蓋章機器。

  這聖旨一發,引起了朝中官員的不滿,立刻有官員上書彈劾孫承宗、徐光啟、來宗道三人。朝廷已經有水師,再建水師耗費錢糧,與國無益。更有人直言,此乃媚上之舉,軍隊乃是國家重器,這皇家海軍豈不是成了皇帝一人的軍隊?

  對於這些奏章朱由校理都不理,全部扔到了一邊。他不理,官員們更來勁了,魏忠賢倒了之後,他們正閑著沒什麽事乾,奏章一封接著一封的上奏。朱由校對此的態度就是,你上奏你的,我乾我的事情。

  因為有票擬、有批紅,這聖旨屬於合乎程序的旨意,各地也不敢怠慢,接到了聖旨,開始按照聖旨要求到宗室家裡去拜訪。

  此時宗室雖然有幾十萬,可是符合規定,年紀在十八到三十歲的也就是幾萬人而已。再加上要挑選身強力壯者,合格的也不過是幾千人。這幾千人也不是都願意參加什麽水師的,現在他們由國家養著,什麽事情都不用乾,幹嘛要去冒險。

  當然也有小部分人願意加入水師,不少人對於宗室的身份十分在意,也引以為榮,這皇家水師一聽就特別有范。各地報名參加的最後隻有幾百人,不過這個數目朱由校很滿意了,人太多反而不知道如何安置,讓這些龍子龍孫門衝鋒陷陣,真有個三長兩短,以後怎麽再用他們。

  造船工匠的招募也很順利,這兩年福建一直有災害,很多人生計難以維持,跟著造反還沒有膽子。現在有一個營生擺在他們面前,那還有什麽說的,自然是幹了。造船的地方朱由校就近選擇了天津,皇家水師駐地也在天津。

  皇家水師的事情開始做了之後,朱由校才決定廷推內閣,一面到時候內閣大佬不同意,到時候就不好辦了。

  十一月十五,徐光啟被朱由校封為陝西總督,授予尚方寶劍,負責陝西省賑災一事。他這官職的任命,也沒有經過廷推,朱由校通過內閣下旨,倒也是合乎程序。當天下午徐光啟帶著從戶部、戶部、吏部、工部挑選的一些官員出發了。

  內閣候選人也都來到了京城,廷推還沒開始,已經有人開始動作了。一個禦史上奏,錢謙益當年在浙江擔任主考官的時候,考生錢千秋科考作弊,將“一朝平步上青雲”寫在每段話的末尾作為暗號,雖然事後他被罰了俸祿,但是這個人德行有虧,不配進內閣。

  這雖然是陳年舊事,不過這是錢謙益的一個汙點,而且當時他也沒辦法辯解,現在更是沒辦法辯解。隻能上奏章,稱自己才疏學淺,不能勝任內閣的職務。

  見他還算識趣,為了籠絡這位東林黨大佬,朱由校封他為詹事府詹事,領禮部侍郎銜。朝中官員互相都有關系,錢謙益不需要怎麽打聽就知道這個禦史是溫體仁的人。

  既然你都出招了,那我不出招豈不是對不起自己。當下指使自己的門人,溫體仁結黨營私,知道自己威望不夠,所以攻擊其他候選人。錢謙益當年舞弊一案,已經有了定論,如今他舊事重提,隻是為了打倒對手。

  面對這樣的攻擊,溫體仁原本資歷就不夠,

又有結黨營私的嫌疑,雖然別人都沒有說什麽,可是大家都知道他想進內閣也是沒門了。  真正有機會入閣的還沒有動作,這些本來就沒有希望的先掐了起來。又有人說,周道登為人昏庸無能,做事無謀無斷。周道登聽到這話,原本就喜歡裝孫子的他,乾脆上書,自己老邁昏庸不敢奢求入閣。

  十四個人還沒開始廷推,先有三個沒戲了。其實大家也都知道真正有戲的是韓p、劉一G、孫承宗、來宗道這些又資歷,有名望的大佬。周延儒這種也隻是陪襯而已。

  十一月二十五日,朱由校下令,禮部尚書薛鳳祥主持廷推。六部尚書、禦史、六科給事中、通政使、大理卿及掌道禦史以及十四個候選人一起商議。

  這次廷推算是規模挺大的一次,之前被攻擊的錢謙益、溫體仁、周道登三人自動退出,周延儒也說自己資歷尚淺不想入閣。這一下還剩下十人。很快韓p、劉一G、來宗道、孫承宗、徐光啟、李標這六人毫無懸念的戰勝了其他的人,進入內閣。

  這個結果上報給了朱由校,朱由校下了道聖旨,此乃多事之秋,又是用人之際,徐光啟赴陝西賑災,暫時不入閣,孫承宗另有他用,其余八人全部入閣。

  這個結果一出,周延儒腸子都悔青了,自己耍什麽賤啊,早知道皇上要用這麽多人,自己何必多嘴資歷尚淺。溫體仁也是傻了眼,如果自己不攻擊錢謙益,估計也是入閣的命運。

  劉一G中極殿大學士領吏部尚書銜,內閣首輔;

  韓p建極殿大學士領戶部尚書銜,內閣次輔;

  李標文華殿大學士領兵部尚書銜,入內閣;

  來宗道武英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入內閣;

  楊景辰文淵閣大學士領禮部尚書銜,入內閣;

  錢龍錫文淵閣大學士領兵部尚書銜,入內閣;

  劉鴻訓東閣大學士領工部尚書銜,入內閣;

  成基命東閣大學士領禮部尚書銜,入內閣;

  這些人之中年紀最大的是成基命, 這位大佬48歲才中進士,今年已經是69歲高齡了。最年輕的是楊景辰今年不過是四十七歲,錢龍錫四十八歲。其他的從五十五六到六十出頭不等。

  旨意一下朝野振奮,士林紛紛說眾正盈朝,仿佛又回到了天啟皇帝剛登基的那個時候。

  內閣確定,他們按照慣例到皇宮給朱由校請安,這也是新內閣第一次覲見。除了這八人還有孫承宗,這位當了一個多月的首輔,帶著他們一起見了朱由校。

  “眾位輔臣都乃大明棟梁之才,朕得之有幸,新內閣首要任務是選拔官員,填補官員空缺,第二就是魏忠賢黨羽定罪的事情。朕的意思是,查有實據貪贓枉法者,決不輕饒。僅是依附沒有作惡者,酌情留用。至於第三件,現在就能辦,遼東女真一直是大明心腹之患,袁崇煥去職後,遼東形勢也不明朗。孫師傅經略遼東多年,朕想讓他繼繼續經略遼東。不知幾位意下如何?”朱由校見了新內閣,心情還是很好的,當下說道。

  “孫大人,經略遼東多年,頗有成效,有他繼續經略遼東,臣無異議。”內閣首輔劉一G率先出列說道。

  “臣等無異議。”其他幾人附和道。

  “朕已經召袁崇煥進京,這兩日就能進京。朕想孫師傅擔任薊遼總督、袁崇煥還是遼東經略。等他來了之後,你們一同覲見,到時候再一起赴任。如此一來兵部尚書有空缺,幾位輔臣商議一下看看誰比較合適。”朱由校知道袁崇煥是孫承宗的心腹愛將,所以把他也叫了回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