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木匠皇帝》第31章:削額養兵
  元宵假期過去,上班的頭一天,朱由校臨朝聽政。

  自從要廷推內閣之後,將近兩個月朱由校第一次臨朝聽政。兩個月沒上朝,可是誰都不敢說皇帝怠政,這段日子通過內閣發出來的聖旨一道接著一道。

  各地的官缺,只要是內閣和吏部決定的,朱由校也沒有什麽不同意見,一律應允。已經有大臣認為皇帝是中興之主,一代明君了。

  這種想法在年後,皇帝下令清查各地宗室的時候,達到了巔峰。這天下是一人之天下不假,可皇帝是與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你老朱家的江山,也不能由著你們敗壞。

  各地的禦史歡飲鼓舞,很多人放假也沒有休息,都在調查藩王的不法之事。弄得很多藩王不光年沒過好,元宵節也沒有過好。有精明的藩王,已經主動上表請罪。

  不過今天上朝卻沒有說這些事情,第一件事就是陳德潤宣讀了英國公張維賢的奏章。

  聽到九邊糜爛至斯,很多官員很興奮,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興奮。這幫武夫成天喝兵血,這下終於查了出來。於是一個個朱由校都不認識的官員跳了出來,這個說要殺一儆百,那個說要嚴懲不怠,還有要抄家滅族,一個個唾沫星子亂飛。

  可是一點用都沒有,誰不知道要嚴懲不怠,誰不知道要絕不姑息。問題是這幫人處置完了怎麽辦?事情該怎麽解決,沒有一個人說。

  這就是為什麽朱由校不喜歡上朝的原因,臨朝就是一個形式,根本沒辦法解決問題。真正要解決問題,還得召集內閣的幾個大佬商議。

  除了這件事,內閣首輔劉一燝推薦禮部左侍郎何如寵出使東南各國購買糧食。

  這是內閣定下的人選,也沒有誰會不給幾位大佬面子反對。這件事情就這麽通過了,購糧之事,要山東水師、江蘇水師共計派出戰船二十艘,大船四十艘一共前往。

  這事情也沒有這麽簡單,何如寵得先去江南購買絲綢、瓷器等東南亞各國緊俏的商品,到那裡去換糧食。直接拿銀子買,人家也不喜歡,這樣做也能省下很多銀子。

  鄭芝龍雄踞海外,西方人都沒辦法到中國做生意,如果何如寵能帶大批的絲綢瓷器到東南亞。他們可以轉手把這些東西高價賣給西方人,這算是雙贏的事情。

  另外就是何如寵可以順道去一趟福建,對鄭芝龍進行招撫。對鄭芝龍的招撫已經在進行了,只是鄭芝龍一直在觀望,不肯給個準確的答覆。主要是他嫌官職太低,受朝廷的約束,還沒有當海盜來的痛快。

  這次準備給他的官銜是提督南海水師軍務兼任巡撫台灣,另外給了一個靖海伯的爵位。劉一燝的這份提議一出,很多官員表示不滿,跳出來反對,你一個海盜頭子憑什麽給個伯爵的爵位啊。朝廷願意招撫,那是對你的看重。

  現在還不是南明時候,爵位不值錢,王爵都往外封,現在想混個爵位實在是不容易。尤其是文官,想有爵位基本不可能。除非像王陽明那樣,依靠軍功封一個新建伯的爵位。

  “鄭氏現在統領近萬海盜,朝廷多次清剿,可他的勢力越來越大。近年雖然開放海禁,可是收效甚微。如果他能接受招安,一來朝廷東南購糧的事情就無安全隱患,二來西洋各國可以來大明經商,所收關稅也可以填充國庫。三來,沿海百姓也可免收海盜騷擾,此乃一舉三得之計,如果能以一個伯爵頭銜使得鄭氏招安,臣以為並無不妥!”兵部尚書袁可立站出來說道。

  “臣同意袁大人的說法,不招安鄭氏朝廷有三弊,招安則有三利。若鄭氏能為朝廷所用,朝廷甚至可以從海上騷擾建奴,三利變四利!”戶部尚書畢自嚴和袁可立本來就是老搭檔,這個時候自然站出來力挺。

  “老臣也同意袁大人的說法。”劉一燝也出列說道。

  幾位閣老也都站出來表示同意,接著大部分的大臣都出列同意。事情就這麽搞定了,幾位大佬威望太高,幾個反對的人根本招架不住。

  早朝之後,朱由校又讓內閣和幾部尚書到武英殿,這些人才是能真正決定國家大事的人。

  “這次清查邊關,雖未查完,已經是觸目驚心。我大明的邊防居然糜爛到了這種地步。那些將領們喝著兵血還振振有詞,說什麽削額養兵。如果真有將空餉全部發給士兵的,朕不但不懲罰,還會獎勵。這些將領勾結商人,給他們出關方便,收受賄賂,這也就罷了,居然吃空餉還吃的這麽理直氣壯。你們說這件事情如何處理?”朱由校望著十幾個大臣,氣憤的說道。

  “臣以為,當務之急是招募新兵充實邊關。建奴馬上要對蒙古用兵,一旦他們征服了察哈爾,薊宣防線恐怕就危險了。此事對於那些情況特別嚴重的,要殺一儆百,其余的將領可以降級使用,命他們將吞沒的兵餉全部交出來。命他們招募士兵,嚴加訓練,讓他們戴罪立功。如果這些將領全部處理,九邊恐怕就要全完了。新的將領不了解邊疆形勢,對地形士兵都不熟悉,一旦建奴來犯恐怕難以抵擋。”兵部尚書袁可立這回沒等劉一燝說話,就率先站起來說道。

  “袁尚書之言有理,只是兵餉低也是實情,如果招募新兵恐怕也不容易。”韓爌點了點頭,隨即又搖了搖頭說道。

  “此事朕倒是有個想法,英國公奏折中有句話叫削額養兵,這本是很好的主意,只是現在被他們拿來成了吃空餉的借口。現在九邊兵額不足六成,朕想減少他們的定額,定為原來的七成,總兵餉不變,給士兵加餉,此外將軍中老弱病殘全部清退。”朱由校看著眾人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皇上此舉固然可以,只是削額之後若將領們再吃空餉,那事情就更糟糕了。”李標站起來說道。

  “那就加強巡查,命五軍都督府會同兵部,每年至少一查。只要查出,嚴懲不怠。此外為了補貼九邊士兵,此次查處藩王不發侵佔的土地,可以給九邊士兵家屬耕種。只要他們在邊關效力,家裡耕種的田地就無須納稅。具體怎麽分配,等查清之後再做定奪。此次薊宣兩鎮新招募士兵可以照此執行,直隸沒有藩王,朕準備將皇莊拿出來。若是士兵們歲數大了退伍,他們家人可以繼續耕種五年,無須納稅。若是士兵戰死,家人可以繼續耕種十年無須納稅。當然這些年限只是朕的初步打算,具體還得你們商議。”為了提高農民入伍的積極性,朱由校祭出了免費種地這招。

  幾位閣老聽到朱由校這話, 真沒想到皇帝居然願意將皇莊拿出來招募士兵。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現在皇莊土地數萬傾,招募十幾萬士兵不在話下。

  “皇上聖明,此乃萬民之福也!”劉一燝率先站起來拍朱由校馬屁,以前的皇帝都是想著怎麽多佔皇莊。現在皇帝願意將皇莊貢獻出來,招募新兵,這還是值得一拍的。

  “皇上聖明!”在座的大臣都起身躬身向朱由校喊道。

  “那些將領怎麽處置,募兵的土地該給多少,士兵招募入伍年限這些你們都要那歌章程出來。還有給林丹汗的貿易數額,也要盡快確定,以免影響戰事。袁尚書,你要多和孫師傅溝通,讓他密切注意建奴的動向。一旦建奴有動向,他們必須要有動作。就這樣吧,沒什麽事情就散了吧。”朱由校又將要辦的事情說了一遍,然後說道。

  “臣等告退!”一班大臣行禮退下。

  “九邊各處的監軍都召回吧,嚴查他們有沒有同流合汙。真是豈有此理,派他們去監軍,就給朕監出這樣的結果來!”朱由校真是氣的不輕,到處都有監軍,到處都在吃空餉,這其中沒有貓膩才怪呢!

  “是,奴婢遵旨!”陳德潤連忙說道。

  監軍們有沒有同流合汙,當然有了,這事情之前也有監軍回報過,只不過當初魏忠賢秉政,有了問題花一些錢就能擺平。從上到下都有利益,誰會多嘴。現在皇上要嚴查,這幫人就要倒霉了。幸虧自己當初沒有去外地做稅監,或者監軍,否則自己此刻恐怕也沒有好果子吃。一邊往外走,陳德潤心中一面慶幸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