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帶著經典必背在異界》第193章 季末試煉之前的平靜
“許大哥,玉露曇開花了!”

 時光流逝,又是許年和蕭飛燕同在靈圃的一天清晨,天色剛剛亮起,隨著秋日太陽燦爛的霞光照耀和少女驚喜的歡叫聲,那玉色透明的玉露曇綻放開花了。

 許年也來到少女的身邊,和她一起看著這株原本只有兩個花苞的玉露曇緩緩開放。

 在海帶狀的綠葉拗口間,嬌嫩頭名的玉色花蕾正在微微顫動,筒裙似的花托,攏不住豐腴的白玉般的花苞,漸漸地裂了開來;雪白的花瓣從花托中間輕輕地探了出來,一片,兩片,三片……之後成束成束的金黃色的花蕊栩栩挺立,中間一根柱狀雄蕊高高翹起……

 花瓣層層地分開來,開成一朵潔白通透的蓮形暖玉,借著晨光,只見它那白淨的花瓣精致光滑,像白玉那樣玲瓏剔透,同時在那燦爛霞光照射到花瓣上時,有嫋嫋霧色雲煙自花瓣上升起,隨著煙雲的飄散,整個靈圃中都氤氳著幽然的花香。

 呼吸之中,許年隻覺神清氣爽,滿是精力,這花的形狀和花的香氣,給人以清淨、淡雅、高潔的感覺。

 “玉露曇好美……”

 喃喃出聲中,少女取出一個青玉瓷罐和一柄木鑷子幾次欲出手取下花瓣卻又在極為憐惜的不忍中收回。

 “飛燕,現在是玉露曇采摘的最佳時機,再等下去花瓣就要凋落了。”

 此刻紫色的花柄托起很大的曇花,潔白的花瓣整齊地一層包著一層,兩朵玉露曇已經完全的綻放,許年看到少女依舊沒有下手摘取,當下在提醒之後又道,“飛燕,曇花一現難得,但是正如美人歎遲暮,英雄恨白頭一樣,玉露曇若是有靈,想來也不希望看到它自己凋謝的那刻,在最輝煌最燦爛的頂峰作為有用與世人的珍稀藥材被取下,從此留給世人的是它最完美最深刻的印象,它定然會喜歡這個安排。而且它的枝乾下面還有米粒大的小花苞,再過上月余,就又到了開放之時……”

 “是這樣嗎,在最燦爛的時候……”

 少女聞聲依舊是迷醉於這玉露曇綻放的花色花香,但喃喃細雨中,她不知道想起了什麽,目光倏爾堅定起來,手下動作也是乾淨利落的將那數十片花瓣在十余息中盡數取下。

 忽然,就在兩朵花最後一片花瓣被取下之刻,一切都如奇跡一般,泛著紫色的花托倏地一顫,繼而又在許年和蕭飛燕驚訝的目光迷眩中緩緩閉合——花蕊被收到花托之中。

 ……

 在季末考較的來臨之前的這幾天中,許年一直在藏書樓、聽松書齋、大小講堂中度過,他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安排的滿滿當當很是充實,頗有幾分前生高三時按部就班且緊張有序的樣子。

 在這些天裡,少女蕭飛燕是許年生活中的一抹明快的彩色,讓充實且緊張的書院生活變得不那麽枯燥和無趣,而且在這近乎天天的碰面中,許年對於少女也升起了一種莫名的情緒,就仿佛看到了大學文藝節時所見到的那位聰靈活潑的學妹。

 當然蕭飛燕並沒有說,許年也不知道,兩人這般同在靈圃的巧合是箜篌教習刻意安排的。

 或許是黑袍女教習在蕭飛燕身上看到了昔年的她自己的影子,或許是女教習不想讓自己錯失的機會與終生的後悔發生在她的女弟子身上……無論是何原因,女教習就是這樣刻意去做了。

 當然在這幾天中許年也不是順風順水,無論是真靈的積聚還是對神書的領悟上都陷入了停滯的瓶頸,在許年看來,在經歷了自開悟以來的突飛猛進後,他進入了學習的中高原區,這樣的日子或許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對於這個高原區,許年感覺還是可以接受的,但讓他難以理解的是研習司馬首輔所贈與的那冊神書心得時的發現。

 許年能看懂這幾篇神書,甚至在白馬篇和俠客行上的理解比不世天才司馬首輔還要深刻,但是這並沒有用,他無法將領會的神書意用於實際的戰鬥中。

 其實關於這一點,許年在研習那篇盧教習所授的“牧童騎黃牛”一詩中已經有了發現了些許的端倪,那時盡管他在入靜中這篇神書理解的幾近完美。但是他的真靈沒有增加,也沒有領悟能用於戰鬥的神書意。

 當時的許年只是以為這篇神書太過淺顯或者本身就沒有用於戰鬥的神書意,但是此刻研習了這幾篇飽含司馬首輔昔年經驗心得的神書之後,他才明白過來,不是這些神書沒有神書意,也不是這些神書太過淺顯,是他無法領悟,似乎也只有他無法領悟。

 原因應該是在於他自己的與眾不同,在於他腦海中的那一十二本經典必背。

 明日即是季末大考之時,眼前的這冊書卷上所載不知是多少修行者夢寐以求之物,但自己卻只能入寶山而空手歸,或許自己就是無法使用除必背上所載之外的神書了。

 此刻的少年合上書冊不禁喟然長歎。

 ……

 雍熙三年秋,時值九月二十九日,亦是元一書院季末考較之時。

 此次季末試煉, 除卻進學四年和五年的兩任即將畢業下山的高年級學子另有任務安排外,其他元一書院雍熙元年、雍熙二年和雍熙三年三期學子同時參加,其中便有破關而出的書院天之驕子、年青一代的標杆人物——路青山和晚諭雪。

 有傳言,雍熙元年進學的路青山和晚諭雪兩人皆是閉關有成進入了不惑境依舊是在學子中處於領跑的地位。

 另就新晉學子們搜集資料後的分析,雍熙元年學子有五十一人,除卻兩個不惑境,其余幾乎全都達到了而立境,最差的也是而立初階;雍熙二年學子有六十四人,最差的是志學中階,最好的是而立中階;與之相比作為雍熙三年的新晉學子最差的還沒有到志學境,最好的也只是而立初階,只有一百人進學的人數上超過了前兩期。

 和這些師兄師姐們同時參與試煉考較,大多數雍熙三年新晉學子都覺得有些不公,但是少數佼佼者如許年、桑家姐妹,兩個王府趙家子等人卻將此看做一次挑戰。以教習和講郎們閱人無數的眼光來看,這便是普通天才和超卓天才之間的區別。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