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帶著經典必背在異界》第52章 妙哉,詩詞文賦!線索與……師傅
  九秦山主峰聳立入雲,雖無萬仞那麽誇張,但也得有三千仞之高,其山勢險峻、峰巒連綿是中州皇城西邊天然的屏障,而元一書院就坐落在九秦主峰半山腰密林修竹環繞的平台上。

  今天陽光燦爛,天氣晴好,是元一書院武試之日,山下熱鬧非凡,半山腰元一書院的教習們也並不清閑,因為文試的卷子正在準確有序的批改著,所有試卷都要經過書院十八位教習的批閱,合著每位教習只有半天的閱卷時間,堯是教習們都有特殊的閱卷技巧但也覺得緊張。

  武試進行到下午,聽松書齋中的黑袍女教習手邊也只剩下了幾十份閃著濛濛清光的一等優卷。

  “文風清朗。”

  “法嚴辭備。”

  “詩可文佳。”

  ……

  能被書院講郎們評為優卷的無一不是有其閃光點,女教習素手持著一管紫毫筆沾著朱墨在卷尾寫著評語,這評語也多為讚賞肯定之詞。

  “咦?”

  當再一份試卷飄到女教習眼前時,她搭眼便看到了一句批語,一句來自初閱講郎四十五字的批語——理法辭氣兼備,規模宏遠矜重,中具流逸之至,所書靈氣非常,點畫間有天地元氣居焉,冠絕千卷!

  一般而言,講郎初閱試卷只需標注等次即可並沒有書寫批語的硬性要求,不過當在發現極其優秀的試卷,出於重點提醒和為書院舉才的心思,講郎們也是可以書寫批語的,只是這種情況少之又少,三年間遇到一次都是好的,但是每次這種文章現世之時都會給書院增加一名驚才絕豔的學子,上一次出現這批語還是那路青山文試時的那篇青蓮劍閣行。

  今天,又是何等的文章竟能博得講郎這般溢美之詞?有這麽好麽?

  看到這句龍飛鳳舞般批語,女教習似乎也能感受到初閱講郎那激動且急於舉薦賢才的心情,她平靜無波的心境也不由得升起了些許名為好奇的漣漪。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好、好詩!

  黑袍女教習心中默念之下恍惚間隻覺眼前出現一幅淡墨皴染的畫卷,那畫卷上有青山少年身處颯颯狂風中面臨山間竹石扶手而立。

  狂風呼號穿行在山間,卷起碎石,吹彎樹枝……而風中的少年身形挺拔,翠竹也同樣挺立。

  立根原在破岩中……任爾東西南北風!

  狂風不動身形,外物不動內心。這是何等的少年,何等心境!

  妙哉!果然妙哉!

  竹石——這首詠物詩落款名為竹石,女教習讚歎之余看向落款。

  “山河千裡國,城闕九重門……”

  上一首竹石道盡堅毅之心,這一首九秦中州又極言皇都盛景,風格不同而文采依舊如一。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接下來的兩首題畫詞,女教習一字一句反覆斟酌細細看去,寧靜安詳和美的夏夜之景與滾滾波濤雄壯的北滄河仿佛就在眼前,仿佛身臨其境!

  能以文字將人的心境代入其中,這般功夫著實不易。黑袍女教習長籲一口氣從夜景與大河的情境中走出,繼續看向下一篇,能做出這種性靈之作的少年,其神書製藝和賦體文定然也不差,接下來的批閱很是讓人期待呢。

  每份試卷由五張程文紙組成,女教習手指微動,試卷自動翻開,神書製藝文在第三頁。

  “這是?!”

  黑袍女教習驚疑出聲,甫一翻開文章,隨手將天地元氣灌注其中查看品級,那首句十六字竟然忽的青光閃爍、耀眼至極!待到被激發的文采靈氣散去,只見一行字清晰入目——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程文紙上段首當先短短十六字,不過是松煙墨筆寫就,卻清光猶在褶褶生輝,在黑袍教習知命初境的修為觀察下,那一點點文采靈氣如同頑皮活潑的小精靈一般在字裡行間穿梭著。

  手中朱筆不動,女教習揚起姣好的面龐看向遠方,窗外有一雲雀驟然離開樹枝,嗖的騰空而起,斜斜的直插青天,其速度之快猶如流矢,須臾之間便不見了身影。

  上一次看到這等水平的文章是在什麽時候?

  心中默默的問了自己一句,黑袍女教習的眼前恍惚間出現了一個戰火余波、斷壁殘垣中溫潤如玉,青衫飄飄的書生,而在書生的面前是個臉頰上有黑灰怯生生的小丫頭。

  “不要怕,有我在。”

  “你……可願拜在我門下”

  殘垣荒野處,君子溫如玉。

  “師傅……”

  口中喃喃出聲,片刻後女教習整理心神繼續批閱。

  手中之筆一直沒有落下,她並未在這神書製藝文上批閱什麽,眼前文章煌煌千言堪稱字字珠璣,大氣磅礴中理法辭氣圓融如一,即便是在博學多才的副山長筆下這等文章也不多見。

  翻過這“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的煌煌雄文,那論述文章要義的辭賦顯現在她的眼前。

  “後學末進謹對:

  神碑天降,澤披萬民,煌煌文章,萬古長存……”

  這個開頭倒是平平,不過也對,縱然是才高八鬥、天賦卓絕,但這考生終究是個十六歲的少年,怎麽能真的做到字字珠璣篇篇經典呢?即便是自己想要寫出一篇好文章,也要心境情景相融,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文試考場的帳篷雖說是溫度適宜衣食不缺,但其空間狹仄又能算什麽情境交融呢?女教習看了文賦首段心下暗道。

  但是就算是女教習千般考量萬般思忖,也難以想到答出這試卷的考生是來自另一個世界,另一個詩詞文賦傳承千年的世界。

  前五篇詩文無一不是經過千百年時光的考驗才留存下來的精華,這第六篇同樣是如此,來自於太康之英陸機的文賦對文章書寫要義論述的可謂是鞭辟入裡,且整篇辭賦遣詞造句無不是精粹而出,在內容上和詞句上皆是傳世之選。

  書齋中香爐紫煙嫋嫋升起,不知不覺中已經過了約莫有一盞茶時分,黑袍女教習在這份試卷上耗費的時間有些多了,但她卻毫不自知,只見那持著紫毫彤管的纖纖素手微微顫抖著,越往下看她的心神越是激動不已,能在十六之齡便做出這等文章,莫非這就是不世出的天才麽?

  她強忍著破開糊名九秦紫金泥封的衝動,繼續往下看去。

  忽的彤管跌落,女教習大袖一揮卷起所閱試卷,真靈流轉天地元氣聚於己身,飄然若凌波仙子般快速向後山行去。

  ……

  “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

  “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

  “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

  “精騖八極,心遊萬仞。”

  這些詞句不就是二十年前下山後杳無音信的師傅文策筆記中所書麽,但是師傅的手稿從未出過書院重地元一草廬半步,這考生又是從何得知?

  真靈到處似慢實快,走在書院石板路上的女教習心神恍惚又激動,那黑袍上的金繡紫荊花也因元氣所至而燦然怒放。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