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帶著經典必背在異界》第113章 緊張的課業、歡騰的課余
且說在端木教習的一陣訓斥下,許年的七位學長盡皆沉默不語,這時端木教習便又點名提問起了許年,所出問題也頗為刁鑽。

草原蠻子為何多系發辮?難道不是因為民族習慣的原因麽;

腿為什麽成弧狀?或許是因為遺傳;

為什麽背有佝僂?營養不良兼得習慣不好就駝背了啊。

若是問起青龍邊軍中的士卒,想來得到的必然就是這麽一套說辭,但真的就是這麽簡單嗎?如此沒營養問答不應該出現在以嚴謹著稱的端木教習口中呀。

今天所講的主題是觀察,那何為觀察?觀察者,觀其表象察其根本也。難道……

聯想到今次的課題,一連串不一樣的想法在許年的腦海中浮現,仿佛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見微知著,講的就是如此吧;以小見大,想來就是端木先生希望學子們能夠掌握的吧。

心中所想甚多,但現實中卻只是過了一瞬,此刻許年心中已有計較,當下正坐而拜遂答道:

“先生,弟子竊以為萬事萬物有其表現便有其根本,譬如山間之木與河邊之木,為何生長有快慢?蓋因流水也。草原兵丁系有發辮或不留發,除卻民俗之因還有千百年中為求生之故,草原蠻子捕獵時長發容易勾到樹枝引發聲響,驚走獵物;比鬥若披頭散發易被執與敵手,因此常光頭或短發理成發辮。而我大宋子民,千百年來躬耕隴畝之間,獲取食物不必放牧捕獵;居者有其屋生活穩定,不必一棚一車逐水草而居,因此大宋子民多蓄長發而不結辮。”

“草原兵丁腿多為弧狀,形似羅圈,此因其自小放牧,騎馬日久所致;我中原少馬,不必放牧故而甚少有弧狀羅圈腿。”

“背有佝僂其因有三,一為攝於肉食過多,蔬菜缺乏,二乃少年時是勞作甚多,三是軍伍中的習慣,要知道兩軍衝鋒時,昂首挺胸受打擊面大的往往是被首先集火的目標,而躬身彎腰佝僂身體前衝卻是不容易被人集火或者被冷箭『射』中,久而久之彎腰佝僂著身體變成了習慣。而越是沙場老兵越是如此……”

此刻的鴟夷講堂內,少年正身而坐侃侃而答郎朗而對,夕陽的余暉照『射』道他的身上,灑下一片金芒。

在七位學長的眼中,他們的這個小學弟不愧曾為榜首,到底是有幾把刷子的,此刻回答的有理有據,詳盡得當,已然很是不易了,要知道他們還猶記各自第一次在端木教習課上戰戰兢兢回答問題時的場景。

唔,元一榜上第一仙,當真是人比人氣煞人啊。

“……弟子淺見,恐有疏漏,還望先生指點。”許年的對答完畢,正身作揖再拜。

“嗯……尚得三分真意。”

端木先生本是想借訓斥余威警醒許年一番,此刻不曾想少年所答竟是出乎意料的好,不由得便是撚須頷首,連聲音也溫和了起來,“正是如此,爾等都要記住了,雙目說視,雙耳所聞不過表象,透過表現究其本質才是這本課最關鍵的一處。記住了嗎?”

“先生所言,弟子謹記……”堂下八名學子齊齊正身應答。

“好,接下便講述如何為察……”

端木先生雖然嚴厲但是講課之時詳略安排甚是得當,每有重點便翻來覆去從各個方面剖析,一個學子一個學子的點名提問,非要是全員通過了全部理解了才會進行下一項。

這種方法的效果雖好,但也僅限於陶朱台可用了,台中八個弟子還不費力,若是如甘『露』院天工館等弟子眾多,每屆都有數十人聽小課,書院先生即便是全天用在講堂中那也教不過來。

山林仲夏的傍晚格外清涼宜人,竹林颯颯微風送爽,有志兒郎正好讀書。

在陶朱台學子寢舍的小院中,許年和幾位學長都在院中捧著書本就讀,石桌上還放著山泉浸泡了一下午後才切成十幾牙的翠瓜,閑暇之余吃上一口翠瓜,汁水橫溢冰涼沁脾,極為快意舒暢。

“小師弟,你定然沒吃過這翠瓜吧,快嘗嘗,這可是今次隨端木先生回來的商隊從西域之地帶回來的,冰涼爽口,夏日食之極為舒爽。”這是讀累了將書本放一旁後來到石桌旁大快朵頤的鮑付,一邊吃還一邊向著許年招手。

“鮑師弟所言不錯,翠瓜之妙,章句難言,此時此刻當有詩讚之。”

受鮑付喊叫吸引,為人古板莊重的大師兄孔方此刻也過來那一牙吃下,隨後意猶未盡的踱步長『吟』道,“青青翠瓜有奇功,溽暑解渴勝如冰,甜汁入口清肺腑,玉『液』瓊漿遜此公。”

“好詩,好詩!”眾學子們紛紛起哄叫好。

“謬讚謬讚,不過是隨口胡謅,勉強押韻,意境上全不得取。”大師兄孔方為人古板耿直但可不是笨,他是知道自己這隨『性』而作有幾分幾兩的。

“大師兄這首還需琢磨琢磨,不如再聽我這首詠翠瓜。”

二師兄於蒲此刻將瓜皮放下,擦拭了嘴角瓜汁也長『吟』道,“本是西域傳,天然碧玉團。破來肌體瑩,嚼處齒牙寒。清敵炎威退,涼生酒量寬。東門無此種,雪片簇冰盤。”

“比我的好。”大師兄也不尷尬,聽完之後簡單直接的說了三個字。

“這可不能這樣講,大師兄你是隨『性』而作,二師兄這首我怎麽記得去歲時好像在你書桌上見過,這是有腹稿的呀。”哈哈大笑聲中,和鮑付同一級的陳青蚨出言漏了二師兄於蒲的底。

“原來如此,勝之不武。”大師兄孔方語氣平淡, 依舊是簡短幾個字。

不過這本就是課余閑暇時眾師兄弟間的放松之戲,故而眾人都沒有真個介意,玩笑雅戲而已。接下來眾人們紛紛奉上讚翠瓜之佳句,不再吝於自己所做,那些先生們所做之詩,甚至神書中的佳句都有所提及。

這翠瓜是什麽?

在許年的眼中,其型有尺長,宛如雞子,外有墨綠淺綠斑紋相間,切開內為紅瓤治水甘美,這分明就是前生中的西瓜啊。鮑師兄,你猜錯了,我是吃過的,還吃過很多,很多……

拿起一牙西瓜,口中品嘗著那熟悉的味道,少年心中升起莫名的親切感。

“小師弟奪魁時的那首元一榜上第一仙殊為不凡,這翠瓜嘗也嘗了,今次當要『吟』詠一首。”

“是極是極,小師弟曾冠絕一榜,這詩才急智想必是信手拈來。”

“我在開一瓜為小師弟助威。”

原來此刻,就剩下許年未曾賦詩了。

在諸位學長師兄的催促中,正回憶著過往的許年恰好看到二師兄於蒲剖開新瓜的樣子,口中隨即『吟』道:“嫩瓤涼瓠,正紅冰凝結。紺唾霞膏鬥芳潔。傍銀床,牽動百尺寒泉。縹『色』映,恍助玉壺寒徹。”

“這長短句做得妙,好詞!”

“小師弟,再來一塊!”

……

漸漸的,在一片『吟』哦中小院內一片歡騰,不僅將這一日中課業帶來的壓力盡數消去,同時也讓眾人更加熟稔,師兄弟之情更加深厚了。

學生時代,從來都是這樣美好呢。百鍍一下“帶著經典必背在異界爪機書屋”最新章節第一時間免費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