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帶著經典必背在異界》第120章 傳授與感悟(上)
且說一方是赫連十九有心向學,一方是許年則是有意相幫,稍作準備後兩人便來到了靜室之中取出課堂上抄錄的那首五言絕句再次觀摩起來。

 靜室內書案一張蒲團一個,許年便搬了個矮凳坐下,關於這些詩文的理解他自認是要比這世上絕大多數人的感悟要深,那麽這種理解這種感悟是否可以傳授呢?

 能否將自身的感悟傳授給別人,這是許年近幾日以來的一個想法,但是從未有合適的時機,而今時今刻赫連十九有唐階天賦卻又理解力稍差,正好在此一試。

 當然這種傳授並非是簡單的講解,如果只是簡單講解即可傳授,那麽豈不是只要有一個專攻一篇神書並將其理解至完美級的先生,就能使所有人達到完美級嗎?

 若是真有這般取巧且能輕松成功的辦法,豈不是只要天賦神書的位階跟得上,人人都能達到瓶頸期,那樣的話雙月之下豈不是早就成了逾矩滿地走,知命不如狗的狀況?

 如今這種狀況並沒有發生且盧教習也沒有提及這種方法,這就說明神書感悟的傳授另有難以突破的關竅所在。

 “赫連兄,今天同年們談各自幻境所見之事,你可有什麽想法?”

 兩人與書案前相對而坐後,許年將那首五言絕句轉向草原少年問道,“若是再次入靜能否聽到牧歌,看到鳴蟬,見到神書撰寫者?”

 “這個……”

 赫連十九摸摸鼻子,遲疑片刻悶悶的道,“為什麽非要聽到牧歌,為什麽非要看到鳴蟬,為什麽非要看到神書撰寫者啊?這些我現實中都不曾見過,幻境中又如何能想象的到?”

 為什麽?

 許年不由得便是一愣:這不是原本對這首《所見》的解析嗎?那辭官歸鄉後袁枚的心境不都是在書本上明明白白寫著嗎?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啊,哪有什麽為什麽。

 不對,這些都是前生自己的所見!

 這個世界上即使強如元一書院也不會知道這首五言絕句名叫《所見》,也不會知道袁枚其人,更不會知道這位神書撰寫者在整個清朝的地位。

 這在許年心中本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如今經草原少年這麽一說,終於讓他回味過來,也讓他抓住了感悟為何無法傳授的一絲端倪——沒有人真正的理解這些詩文的創作者。

 曾經的詩人、詞人、文學家甚至是那些不入流的文人,只要有詩文在神碑點化之下被人們所傳承,無論其文學水平高低,品行優劣與否,其創作者都是教習們所言的神書撰寫者。

 研究詩文怎麽能不研究詩人?不研究詩人怎麽得知其中真意?

 這腦海中的靈光一閃讓許年瞬間想到了許多,暫且壓下那激動且期待的心情,他徐徐而道:“赫連,這不是為什麽的問題,這是構建幻境、深層次理解神書所必經之路,下面我為你細細分析一番,有不明白的隨時指出來,咱們一步一步的解決。”

 “好。”赫連十九重重的點了點頭,隨即便是正身而坐作洗耳恭聽狀。

 許年見此點了點頭道:

 “第一句牧童騎黃牛所呈現的場景你已經能夠構建成功,那咱就從第二句歌聲振林樾開始。”

 “牧童所歌者,實乃牧歌也,牧童放牧者何?黃牛也,是故此歌當為牧牛之歌,赫連你對放牧不陌生吧,你可以想想曾經放牧的情景……”許年說的正起勁,正要為草原少年徐徐展開這充滿鄉間閑適意趣的畫卷,卻不想下一刻便被赫連十九的發問打斷了。

 “許、許兄,我隻放過馬,也只見過放羊的的族人,沒見過放牛是何種樣子;牧馬歌和放羊曲我都知道,可是不曾聽過牧牛歌;還有我放牧的地方是大草原,那裡並沒有大片的樹林……”

 “這個……”

 看到好友悶悶不樂的樣子,許年凝思片刻忽而一笑道,“這個好辦,拿紙筆來。”

 靜室的使用是需要花費銀兩的,自然也不會吝嗇些許筆墨紙張。

 挑亮油燈稍作收拾後,許年鋪開紙張便提筆落下。

 雪白的紙張在黃色的油燈照射下也泛著淡淡的黃光,皴、擦、勾、點、染、掃……

 許年很久沒有用過的國畫技巧終於派上了用場,大約半柱香的功夫,那頑皮的牧童,憨厚壯實的黃牛,茂盛的夏日樹林和不知疲倦的鳴蟬就逐一浮現在了紙上。

 “赫連,剛才是我疏忽了,草原上牧馬放羊和中原鄉間牧牛自然是不同的。”

 許年指著畫紙上的人物又道,“這就是中原的黃牛了,牧童手中的短笛叫做牧笛,可以在放牛時指揮黃牛也可以在閑暇時吹奏牧歌,牧歌的話你可以把你曾經的牧羊曲中羊換做牛字,這就可以解決了。”

 “還有這樹林上的蟬聲,因其吱吱作響又被稱之為知了。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說的是牧童經過樹林忽然被這鳴蟬吸引,想要將其捕捉,故而閉口凝神,伸手欲捕。這可以理解嗎?”

 指著畫卷上牧童伸出去即將觸碰到鳴蟬的手,許年看著草原少年的臉問道。

 “大、大概是知道的。”赫連十九撓撓腮。

 “好,那就再深思一點,這五言絕句中最能體現神書撰寫者心智意趣的便是這句忽然閉口立,一個忽然將這由動態轉變為靜態的速度之快形象的描繪出,堪稱神來之筆,可謂絕妙的轉折。”

 “赫連你試著體會一下, 前面三句十五字盡是寫鄉間牧童動態之美而驟然之間畫面定格,定格在那噤聲站立伸手欲捕之刻,神書撰寫者所要表達的此中意趣你可感受到了?”許年極力的向草原少年描繪著那難以言傳的景象。

 “沒,沒有……我、我是不是很笨。”赫連十九皺著眉角思考了許久卻難以觸及許年所講不禁有些沮喪。

 “當然不是!”

 許年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了下又道,“赫連,你閉上眼睛,放空心境,隨著我的解說將這畫紙上所繪之景代入你的想象中,試著看看能否入靜。”

 “好。”赫連十九依言閉上了雙眼。

 “仲春傍晚,微風習習;小童騎牛,放牧晚歸;途徑樹林,鳴蟬啾啾;興之所至,立身欲捕……”

 靜室之中,燭光如豆,草原少年閉目而思,在腦海中描繪著那神書所言之景,竟在不知不覺中就此入靜了。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