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帶著經典必背在異界》第346章 空山微雨,那知守峰上的畫卷
  空山新雨,霧散初晴,在之前的十幾天中一直被濃鬱的水元之力蕩滌過的知守峰是那樣清晰嶄新。

  那山、那石,那樹,仿佛一切都煥然一新,天地元氣中的純粹之水悄然拂去了山林的塵埃,也無聲洗禮了萬物的心靈。近處,樹葉上的雨露,地面上的水窪。遠處,高山上的薄霧,天空中的浮雲。這一切不再像單以墨色點染的水墨畫,而是如同那色彩鮮豔且無比瑰麗的油畫,完美的組合,變幻的色彩,令人心曠神怡。

  此刻知守峰的溪邊佇立著一名少年,在少年身前則是被霧氣滋潤的瑩然清新的崖壁。

  和十幾天相比,崖壁上現在已經沒有了藤蔓也沒有了雜樹,取而代之的是一幅恢弘的畫卷。

  崖壁是畫卷,那筆便是灌注著真靈元氣的出鞘逆鱗所化,畫卷有名名為水圖,頓悟並補全後的一十二卷水圖被少年借著神書通靈時引發的天地威能給畫在了石壁之上。

  劍氣時而縱橫捭闔,時而婉約回環,那一道道銘刻在石壁上深淺不一的痕跡就是墨分五色之彩,那偶爾凸出的山岩便是寒潭清淺中疏石,那帶著鐵鏽紅的岩斑是烘山之曉日,那層層疊疊的斷紋則是粼粼之波光

  因山岩紋路成形,就亂石排布成勢,崖壁上的水圖純以最抽象之線條來展現最無形象可言的水,或者滔滔黃河之水,或者長江之萬頃,或者洞庭之瀲灩,或者秋水之渺渺,無限之狀可由數筆勾勒,每一條線,從起即開始變化,宛如遊龍騰躍於天地之間,轉折變化,彈性十足,生機勃發而有所節製,不唯有動,更是有靜,動靜之間,即有了境界,五行之水至柔至剛的境界。

  此水之境是是情緒變化之後產生的思維的客觀化,是一種觸之可得,但又難以言喻的感覺,他會影響到了繪畫及觀畫之人對水元律動的感知,對真靈鼓蕩的操控。

  繪畫之少年誠可以牽一發而動全身,觀畫之後來者可窺一斑而知全豹,水德在斯,人其善待之

  崖壁上的這幅鍾此方水元之靈為一體的水圖,並非少年刻意為之,而是在補全頓悟之後的情不自禁借勢之所繪,手中之劍是自己的,執筆之手也是自己的,縱橫劍氣中變幻無窮的筆法也是自己的,但是那水之意卻似乎是來自此間冥冥之中的超凡大能。

  造化鍾神秀,這有著水元之精魂在內的特殊的水圖實際上拋棄了形的束縛,在那單獨線條的韻味之美中附著了無數的水之力,融入了天地大道的變化規律,也因此其有了那麽幾分從與天地同化,渾然一體的感覺。

  正因為其暗合天地大道之理,而唯其如此,才能化人、讓人觀畫便如觀水從本源上去了解這水的性情。

  若今後有百人到此,或許百中有一二人不以為然,不就是十幾幅並不怎樣畫水的圖卷麽?或許有人以為不過如此,但其怎知至道之難,就在於其似乎極其簡易也,一如水之珍貴,少有人知,日日親近,缺乏敬畏之心,卻不可須臾離也!

  當然無論後來者如何評判這水圖,那都已經不再重要,經歷不同即便所見相同但也感受不同。

  崖壁上的十二幅水圖此刻初成之刻的微光已經漸漸消散,但其描繪出的湖水煙波浩渺、江濤洶湧奔騰、滄海咆哮怒吼等多種情勢依舊栩栩如生,真可謂物盡其形、曲盡其態,更可貴的是由於天地元氣注入附著的緣故,那浮雲掠過水面的陰影感和陽光照射水浪造成的光感,都一點不缺,這種追求光影感的畫作在雙月之下可謂是極其罕見。

  如果讓現在的少年再次以劍氣在崖壁上作畫,那定然不會如此傳神,因為這其中少了有意無意之間流露的五行水元之真意。

  紙上所繪的畫卷已經盡數消散,隨著時光的流逝崖壁上的畫痕也終會剝蝕,但是這十二幅圖卷已經深深映刻在此間少年的腦海之中。

  澄澈無比,清新愜意的知守峰上,少年的真靈鼓蕩,稍稍沉下心神感悟定境,便覺所有曾經感悟的神書境都是一派生機勃勃之氣象,n已然恢復且真靈比之前更大有進境,那而立境中階的門檻就這般水到渠成的踏了過去。

  啊

  陶醉於清風徐來、水韻渺渺中,此刻心舒景美,忽而知守峰上的一聲長嘯傳出,少年可謂暢快至極也!

  當知守峰上少年以劍氣繪水圖與崖壁之時,半山腰的元一書院中,端木教習正在明理講堂中為書院學子們講授關於經世濟民的學說,當然這只是粗淺的概論而已,並沒有深講。

  因為對大多數書院學子而言, 經濟之道是他們不屑去學的,隻了解下即可。在許多學子們的印象中,這些事務由門客去做便好,修行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在座的都不是對書院先生充滿好奇的新晉學子,神秘感褪去的同時,敬畏感同樣減退,因此講堂之中有些高年級學子雖直直的看著前方的教習,面上也是一副目不轉降全神貫注的樣子,但實際上心中思緒早就不知道飛到了哪裡。

  對於這個情況端木教習也是心中有數,故而他只是認真如一的講,對堂中的學子們並沒有往常那過於嚴苛的要求。

  “故披洪范而知箕子有經世之器,覽九術而見范生懷治國之略”

  忽然,端木教習停止了講述,這課堂之中突如其來的沉寂讓堂中心不在焉的學子們忽地便是心下一驚,連忙換了另一個同樣正襟危坐的姿勢,手中的毛筆也在紙面上圈圈畫畫,好似在認真做著筆記。

  正坐於講台書案之後的端木教習,將目光在台下很是熟悉的學子面前一一看過之後,緩緩向身後望去。

  這與以往迥異的一幕讓講堂下的學子們此刻都頗為好奇,究竟是什麽吸引了這位向來以端方認真出名的陶朱台教習呢?

  順著端木教習的目光看過去,透過明理講堂大殿的牆壁和外面的樹木巨石、樓台亭閣向遠方延展而去,那裡正是現下許年所閉關的知守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