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帶著經典必背在異界》第28章 大宋、9秦山、希伊先生
  黎明即起,動身啟程。

  晨光熹微,飛鳥振翅,臨時營地的篝火早已是熄滅,只在灰白色的晨霧裡剩下灰白色的炭跡。不遠處的馬匹噴著響鼻兒,偶爾發出嘶鳴聲,這是齋夫們手中拿著精細的麥草豆餅在喂馬,許年三人也早早的收拾齊整,準備出發了。

  “這裡是太阿群山的余脈望河谷,出了望河谷不遠就能見到北滄河,北滄河發源於極西高原之上,自西向東流經大夏、大宋,最終在東海聯盟的領地入海,這條大河養育了兩國無數子民。”

  馬車前的陳講郎說到這裡停頓片刻後又陳述道,“穿過這條山谷,沿北滄河溯流而上,再有一日的路程,就能到達中州帝京了。”

  “元一書院就在帝京嗎?”許年忍不住問道。

  “是,也不是。”

  陳講郎見許年露出好奇的目光,說出了模棱兩可的一句話,見到許年還想再問,他未等許年開口又接著道,“若是你們能過了入院試,那自然就會知曉書院在何處。”言罷他不再細說,轉身走向為首的第一輛馬車。

  “我聽師傅說,元一書院是在帝京中州外的九秦山上,是三百年前書院山長希伊先生以一盤棋局從大宋開國皇帝趙九重手中贏下來的,在山門外有一塊趙九重願賭服輸後親手所題碑文,上書‘風可進雨可進皇帝不可進’十一個大字。元一書院所在地在中州境內但不屬大宋之地,所以說其在中州,也不在中州。”

  有了昨夜一同對戰凶獸的經歷,麻衣少女舟小漁和許年兩人已經甚為熟悉了,感情也有所增進,不再是那不苟言笑平平淡淡的樣子,在看到許年對元一書院的好奇後,頭一次主動說話。

  “風、風可進雨可進皇帝不可進,好、好威風……”

  “嗯?還有這等秘辛?希伊先生竟有如此本領!”

  許年和蠻族少年赫連十九一聽頓覺驚訝。

  這時有一名書院學子正路過三人附近,聽到麻衣少女的話後,不由得停步接話極為自豪的道:

  “那是自然!我元一書院自木聃先生九秦山講道傳法創立至今已有千余年,比大宋建國還要久。傳承至第三十一代山長希伊先生時,先生以超卓天賦的無上大毅力悟透了書院本源神書,自此神功大成。

  小姑娘,你剛才說的希伊先生僅以一盤棋局贏下九秦山只是結果,爾可知為何有此棋局?”

  “不甚了了。”對待不熟悉的人,麻衣少女嘴唇微張隻吐出淡淡四個字,又恢復的原本的冷淡和平靜。

  “呃……”

  眼看這書院學子剛提起的談話興致就要落了下去,想了解更多關於元一書院事情的許年開口道:“為何有此棋局,晚輩想知道山長曾經的榮光,還請前輩不吝賜教。”

  “好,帳篷還沒收拾完,還有上些許時間。”這名書院學子看了看不遠處正在收拾營帳的齋夫又道,“那我就說上一說,好教你們得知我元一書院的榮光和功績!”

  話語稍頓,只聽他談興頗高的道:“那是山長希伊先生剛剛本源神書大成之時……”

  清晨山林中,除了鳥叫蟲鳴,有齋夫們收拾東西打點行裝的響動,還有一個自豪的書生慷慨激昂且心向往之的談話聲,再第一輛馬車旁站定的陳講郎看到這一幕並未阻止,而且還喚來齋夫吩咐他們可以緩緩手下的工作,留給少男少女們足夠的時間了解書院輝煌的歷史。

  這名學子的講述抑揚頓挫極富有感染力,許年三人,

隨著他的話語仿佛也來到了三百年前那群雄逐鹿、狼煙並起的大時代。  那時的大宋還未立國。

  那是九秦帝國內亂天下十三州反抗暴秦群雄並起的一年;那是大宋開國之君趙九重剛剛佔據中州收攏十幾路義軍,還未稱帝的一年;那是書院山長陳圖南在九秦山山巔閉關領悟書院本源神書《道德經》的第十九年。

  就在這一年西方以淨土禪院為國教的大夏國和剛剛整合起草原諸部的金帳汗國聯手趁著中原大亂之刻,一路東出函谷關,一路南下武勝關,計有百萬之眾,妄圖染指中原如畫江山。

  兩國分別從東部和北部入關後,擊潰中原義軍無數,燒殺搶掠作惡無算,百姓民不聊生。其中尤以草原蠻族最為凶狠,所俘獲之人無論平民還是兵丁,女子充作營妓,男子高過車輪者皆殺,所過之處千裡赤地生靈塗炭,簡直是克一城屠一城!

  彼時最為強大的一股義軍勢力就是剛剛稱宋王佔據前朝帝京中州的趙九重,趙九重以優厚士人體恤民力作為國策,因此在民間的名聲不錯,實力漸升,有開國氣象。但是大夏和金帳兩國聯軍一路殺到中州城下,其軍士如雲,旌旗如雲,雲梯投石車等器械無算,廝殺近三日後,眼見中州城就要被破,城內近百萬軍民就要遭臨滅頂之災。

  就在這危急之刻,忽的天地異象突發,太陽高懸的白晝,竟同時有星月出現,那雙月如炬,星光璀璨,浩瀚天地元氣聚於中州城外的九秦山顛,正是山長陳圖南破關之日。

  那時陳圖南已然從本源神書道德經中領悟了大道之力,掐指一算便知山下發生了何事,為救滿城百姓,他一步百裡不逾矩到達了兩軍陣前,大袖飄飄間擊退淨土禪院和北蟒神庭在軍中的高手,隨後凌空百裡之遙取出九秦山三十六塊巨石,布下天罡大陣困住了兩國聯軍。

  與此同時他派出門下四大弟子持道經竹簡和兩儀太極圖分作兩路西封函谷關,北斷武勝關,絕了兩國援軍入境的可能。

  困如陣中十天后,糧草殆盡也無法與外界聯絡的大夏和金帳兩國統帥擔心國內情勢有變,不得已射出文書議和,和趙宋簽訂了中州盟約,就此退兵,這場戰爭也被稱之為大宋立國之戰。

  這場大戰中,陳圖南以一己之力擊破大夏和草原金帳百萬聯軍,贏得赫赫威名。又有經曰:聽之不聞名曰希,視之不見名曰夷,至理希夷,至真通玄,微言淵奧,非所能鑽仰。此意為,通曉天地玄妙至理,知無形無聲無名之事、顯通天徹地之能,是為希伊,故時人皆稱陳圖南為希伊先生,這就是陳圖南名號的由來。

  因為希伊先生憐中原百姓沉淪苦難久矣於是派門下弟子入世下山,之後在趙九重黃袍加身,開疆拓土登臨帝位創建大宋帝國征伐各地的過程中就有了書院弟子的身影,也因此元一書院被定為了大宋第一書院。

  在十三州平定後大宋建國之日,趙九重前後三請希伊先生下山參加大宋開國祭天大典,並酬之以國師之位想要求取鎮國之法。不過希伊先生回曰不沾染俗世之物不應其請,只是勸勉趙九重善待黎民百姓。

  趙九重年少家貧被賣入棋館為仆童,久而久之極善弈棋,成為皇帝後的他棋力也不曾退步,不知從何處得知希伊先生也喜弈棋之後,趙九重不帶隨從隻身一人帶著珍稀棋譜以弈棋為名前來拜山,但又是五次不得門而入,不過在趙九重第九次隻身前來拜山時,希伊先生感其心誠,終於同意了與他弈棋,不過地點不在九秦山上而在祭天大典的大朝會中。

  不過希伊先生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以九秦山並其屬地為弈棋賭注,若趙九重勝則給予其國祚綿長之法,若希伊先生勝則九秦山全境並屬地歸於元一書院,大宋皇帝也不得進入。

  對這一要求, 趙九重欣然答應。於是在大宋開國祭天大典中,希伊先生飄然而至,在天地祭壇之下擺開棋秤,各持黑白專心而弈。

  弈棋時趙九重專心入定只有棋盤在眼前,絲毫不聞身外之事,但弈棋的結果顯而易見,凡俗之帝王焉能與得悟大道的希伊先生相比,最終是代表希伊先生的白棋於無形中將黑子困死,最後一字落定時,希伊先生也如來時一般飄然而去。

  對於弈棋的失敗,趙九重是有心理準備的,但在失敗的這一刻,已是皇帝的他還是頗有些沮喪。就在他想要再次想上九秦山向希伊先生求取鎮國之法時,忽見群臣望著天空驚呼之聲頻起,其中還有喜色。

  趙九重也急忙望向天空,只見有四塊奇形巨石從九秦山上飛來落在中州城四方,拉過一名大臣一問他才知道,就在剛才兩人對弈之時,隨著希伊先生黑棋的落下,天空中便有巨石飛入皇城周邊,這最後四塊最大的奇石則是在希伊先生消失時飛落的。

  聽得手下大臣的回話,趙九重趕忙回望棋秤,略略一數,通曉陣法的他只見那碩大的棋盤上布著的一百零八顆黑子竟是外地煞內天罡之形,邊角的四字也是四象之位!

  祭天大典後的第二天,趙九重認賭服輸,將九秦山全境歸屬之事寫在文書上昭告天下,又親自到山門下送達金冊,並且在山門前寫下了風可進雨可進皇帝不可進之語。

  書院弟子接下金冊後,給了趙九重一本陣法書,原來那些巨石組成的是四象天罡地煞陣,外可傷敵內可護君威力無匹妙用無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