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帶著經典必背在異界》第293章 菩提樹下
十萬大山在許年的前生中只不過是華夏廣西一地的十萬大山國家森林公園,十萬只是說明其山多並非真有十萬之數,而此地雙月之下的青龍山脈已探知的部分就已經綿延數萬公裡,而且這似乎還並沒有到盡頭,其橫亙在草原民族與中原百姓之間,實則真有十萬大山之數。

此刻寒冬中的青龍山脈內,有一背著磨盤大小巨石的少年和身穿淄衣的俊秀和尚在趕路跋涉,其間不時地觀察走走停停。

許年來時的痕跡已經被不知何時降下的暴雪所覆蓋,故而兩人隻得重新定位方向及路線。

“枉貧僧讀盡千卷經義,可這深山辨路之法卻是從未聽說過,此法很是神奇,小檀越當教我。”離開彌苦和尚師徒所稱的初音山已經過了兩三個時辰,此時冬日的太陽即將落山,許年兩人也要就近找個地方過夜休息,此刻一路走來,俊秀和尚的離別之意少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洶湧而至的好奇心。

沒錯,彌苦和尚所展現出的好奇心堪稱洶湧。

從外面山道上不知名的矮樹,到崖壁上的深深洞穴,他都是有機會便上前細細查探一番,如今在聽到許年說太陽落山不易辨別方向之後便立時將興趣轉到了此處。

“和尚,我覺得還是現在找到過夜歇腳的地方再做討論不遲。”許年已經對彌苦和尚的性子有了足夠的了解,也知道長久憋悶在深山無人交流的他有些話癆,故而也不生氣,只是無奈的講出了當務之急。

“對、對,小檀越所言極是,這深山中尋找落腳過夜之地可有什麽說法……”又是一連串的疑問襲來,雖然和尚的話音極其好聽,堪稱頂尖聲優,但多了也就顯得囉嗦。

許年對此並未接話,而是一指前方的背風的崖壁,招呼一聲便攀爬而上。

夜晚的修整就是在這崖壁的洞窟中,有彌苦和尚在的夜晚注定不會安靜,一問一答之間便已到了深夜。

冬日的夜空難得晴朗,此處沒有人煙的遮擋,也無前生廢氣的排放,此刻的蒼穹極為恬靜。

無數爭相輝映的繁星鑲嵌在深遠無邊的天幕上,赤銀雙月則是更加明亮,有如散發著銀光與橘紅的兩輪太陽,這星與這月吸引著雙月大陸上成千上萬對星月癡迷的修行者凝神仰望。

此地背風,故而洞口處沒有任何遮擋,洞內也不是那麽寒冷,許年和俊秀和尚面南背北的靠在牆壁上休息,此時兩人共同看著同一片瑰麗的夜空,忽然就頗有默契的同時不再出聲。

“小檀越,貧僧禪定之時常思己之神書,每次都是一樣的感受,絲毫沒有什麽新意,就如這片夜空亙古不變,甚是無趣。”良久之後,俊秀和尚忽的心有所感而道。

“每次都一樣麽?從頓悟到現在?”

“不錯,從開悟到現在,每次都是一樣的定境場景……唔,南無大自在初音大菩薩。”

彌苦和尚言罷低低宣稱了一句佛號,而許年聞聲不由得有些詫異,因為在他的經驗中,若每次都一樣那就是處在瓶頸期,但總不能開悟神書以來就一直是瓶頸期吧?前期的上升期呢?

“和尚,你修的是哪部佛經,悟得又是哪篇神書?還有,能和我講講定境中的事情麽?這些都可以說麽?若是可以,我暫且可以試著為你分析一二。”深山中的冬日長夜漫漫,此刻左右也是無事,不如看看能不能給新認識這個友人解惑,頭枕著金曜隕鐵的許年雙目微閉,一點也不遮掩直接便問道。

“當然可以,師傅卜算出檀越是貧僧的接引人,貧僧自然信得過,求之不得、求之不得。

”俊秀和尚久在深山,存在特有的淳樸心,也沒有什麽心機,當下直接回答道,“我所修者乃是師傅所傳《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我所開悟神書則很簡單,並無名號,隻二十字,是為:身似菩提樹,心似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不是那著名的心經麽,只是不知道其首句會不會改成“觀自在初音未來菩薩”,印象中虛擬歌姬的確是調音唱過這首佛經,也算是一脈相承。

研修的佛經倒不是重點,重點便是這二十字。

其分明便是那耳熟能詳,出自禪宗神秀大師的著名佛偈!

據說俊秀和尚是在十三之齡上誦讀心經時悟得此神書,那麽也就是說彌苦的確是天生慧根的佛家子, 僅僅稚齡便得大德高僧十數年功之頓悟。

“唔,倒是個清淨雅致,禪韻悠悠的偈語。”

許年點點頭,卻未曾解釋,而是又道,“那定境之中又是何種樣子?”

“定境之中嘛。”

俊秀和尚仰望夜空雙眸有些茫然,“那裡也是個夜晚,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平原上突兀的生長著一株枝繁葉茂的畢波蘿樹,唔,也就是菩提樹,其枝葉延展二十余丈,高也有十余丈,遮天蔽日鬱鬱蔥蔥。”

“近觀菩提樹,其高大肅穆,枝繁葉茂,濃蔭匝地,似乎要將星月遮掩,適值花季,白色的花朵掛滿枝頭,有成群夜間不眠的蜜蜂上下飛舞,嗡嗡的蜂鳴聲與若有若無的僧人頌經聲融為一體,我隻感覺那是靜與聲的完美結合。”

俊秀的彌苦和尚說道這裡,目光忽然便的明亮,語氣也急促了起來,“繞過十余人也不能合抱的樹乾,在那菩提樹下竟有一位身披黃衣的僧人,貧僧想仔細看清他的容顏相貌,但卻始終都有濛濛黃光在遮擋,貧僧越發努力的向前,阻力便越發的強大,終究是不能一睹其真容,試了數百種方法,貧僧無一成功。”

“然後呢?”許年不失時機的問道。

“然後,貧僧便是放棄了,就學著那僧人在菩提樹打坐。畢竟身似菩提樹,心似明鏡台,不能強求,便要加強自身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就這樣每一次的定境,都開始於這株菩提樹,結束與菩提樹下的打坐修行。”

當最後一句話落下,彌苦和尚仰望這夜空蒼穹,不再言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