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帶著經典必背在異界》第294章 菩提、菩提
且說在十萬大山深處穿行的許年和彌苦和尚行至傍晚便尋了處背風之地休息,值此郎朗冬夜,繁星璀璨、雙月灼灼不免引起仰望蒼穹人們的種種遐思。

十五年來初次離開生養之地的彌苦,心中所思的便是那數年來不曾寸進的神書領悟。

“和尚,不見,便不見罷了,總是時機未到使然,但和尚你每次進入定境都會這般糾結一番麽?”許年聽罷彌苦所言,感受到其中憾然之意,不由得好奇的問道。

“此是當然,師傅曾言道若我能觀得那菩提樹下僧人模樣便可修為大增,若是還能神附其身,那麽就能窺得一二大道正果,只可惜到現在為止貧僧連向前多邁一步的都不可得——師傅也無法再指點於我了……南無大自在初音菩薩。”悠悠的一佛號,所道出的乃是和尚心中的不甘與遺憾,不曾想到久在深山中本是樂觀且甚有生活情趣的彌苦,還有這般心思鬱結隱藏於此。

許年對釋門禪宗的修行功法不甚了解,但是他在前生那知識大爆炸的時代見過許多有禪意佛理的故事文章,他隱隱覺得彌苦和尚的狀態有些不對。

或許是彌苦師傅離世時,這懵懵懂懂釋門天才還不知道悲傷究竟為何物,但這悲傷究竟是存在於心,隨著年齡的長大此壓抑的悲傷之情愈來愈強直至鬱結於心。

在許年看來,彌苦和尚並非是不能突破,而是他將自己囿於師傅曾經對他的教導之中,師傅不言他便不願前進,盡管其師已然圓寂依舊如此。

這是執著,也可稱為執念。

“和尚,你的神書是為極其高深佛家偈語,能以九歲之齡得悟,這說明和尚你的悟性著實了得。”

許年聞言當下先是讚了一句,隨後話鋒一轉又道,“不過小時開悟,往往形成慣性思維,也就是因循而守舊,拘泥於過往而不可出——和尚,你這是有了執念啊。”

“執念?何處此言?要知道貧僧謹遵循神書之意,常讓心如明鏡台,且時時不忘勤拂拭啊!”彌苦和尚心有不解。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許年不接話,而是直接緩緩道出了那前生中慧能面對五祖應對大師兄神秀之言。

“啊!”

忽然之間,一向頗為穩重,看待所有事物都有些雲淡風輕之感的彌苦和尚,恍如受到當頭棒喝,此時此刻神秘且深邃的夜空已經沒有了吸引力,初音大菩薩的座下弟子現在耳邊縈繞著的全是這句佛偈。

“菩提本無樹,菩提本無樹……不是樹那又是什麽?又是什麽?”陷入焦灼深思的彌苦已經不在打坐而是快步在這並不寬敞的山洞中往複疾走。

“和尚,汝之身如菩提樹,你當作何解?”許年身形未動依舊是雙手背在腦後以格外舒適的姿勢靠在金曜隕鐵上。

“身如菩提樹當然就是貧僧等釋門弟子如同定境中那枝繁葉茂、引人向佛的佛樹啊。”彌苦下意識的直接回答。

“唔,原來在和尚你的眼中,這菩提樹僅僅是樹啊!”許年不疾不徐,意在點醒!

“不是樹,還能是什麽?”夜色之下彌苦和尚俊秀的面龐此刻有些扭曲,這是腦海中思緒不斷湧現又被不斷自我否定後,神識迷亂才有的狀態。

“佛門四大聖樹首為菩提樹,次為娑羅樹,其三無憂樹,其四七葉樹。菩提為首何言僅為樹焉,其實乃大智慧大覺悟也!”許年忽的長身而起,站在彌苦和尚對面,與其雙目對視,“彌苦,你可明白了!?”

“貧僧、貧僧,明白了!”彌苦和尚目光頃刻漸變得釋然且明悟。

“心如明鏡台,其心乃明鏡乎?初看乍是,深思非也,明鏡為心鏡,心鏡又為心靜也!此為清淨澄澈靈台之心也。彌苦,你可明白了!”許年語速加快,沒有給俊秀和尚半分思考的時間,而是緊緊逼迫似的喝問。

“彌苦、彌苦明白。”俊秀和尚的目光又明亮三分。

“汝才俱天授,九歲之齡即開悟神書,且十五年間遍覽數千佛門經卷,微言大義、精篇妙語無不熟讀於心,深山之中無他事,惟修行而已,修行如拂拭,日月不停,佛性本清淨,汝心亦是是澄澈清淨無痕,本來便無他物,又那裡會染上什麽塵埃!”此刻許年言語之中, 語速比適才更是快上了三分,而且這語氣中用上了真靈,雖快但卻能清晰可聞,聽在彌苦和尚耳中當真是振聾發聵。

“菩提隻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彌苦——你可明白了!”

“弟子、弟子明白!”彌苦和尚雙目之中忽然之間有淚水流出,與哽咽聲中向著許年雙手合十,深深躬身大禮參拜,“師傅,弟子明白!”

原來在這一刻,面容嚴肅認真的許年仿佛重回三尺講台,其所言之語,句句中的入木三分、振聾發聵;其腳步所踏並非是小小山洞,而是那曾經走過無數次的教室;其手所指之處自然就是那粉筆落在黑板上的要點重點!

此時此刻的許年自然不再是曾經那默默無聞的小學教師,而是身具神通的天之驕子,那真靈元氣所積聚的氣勢盡數加持在其言行之中,故而現在的他可不是什麽和善可親的樣子,反而是格外的霸氣。

不同於上位者的威勢,也不同於帝王將相的威勢,這是為師者的霸氣!

而在他對面受到這種師長威勢影響的彌苦和尚在恍惚中似乎看到了那已經逝去的師父,與災荒之中將自己救下,如父如母含辛茹苦的將自己養大,不僅傳自己佛法,又傳自己衣缽。

這是真真的兩相如父子啊。

師恩、父母恩、以及頓悟之後的恍然大悟,這些精神上的劇烈變動讓彌苦和尚心神變動。

思念、憂傷、酸楚……等等莫名心情同時湧上心頭,真情流露之下,本來以風輕雲淡示人的未來寺弟子自然涕淚橫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