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帶著經典必背在異界》第63章 欲為後世之師,欲為後人之聖!
  元一殿中依舊燈火通明,督學和講郎們依舊在安靜的等候著最終的結果。

  在書閣中經過再三的議定,根據方安極等六位教諭共同提出的方法,以沈箜篌、林碣石、顧芳華為三份試卷的代表經過短暫的商討,分別執筆寫下了各自認為的神書製藝文中最為精華的一句。

  神書製藝,首重破題,提綱挈領,扼據要衝!

  剛才說是討論,其實也沒什麽好討論的,對神書體極為熟稔的教習們不約而同選擇的都是文章的第一句,也即是破題首句。

  三張灑金紙箋,三行俊逸之書,三句精妙之語。

  教諭方安極取過三張紙箋大略一觀便撚須而笑,隨後將之傳給其余五位教諭,最終收攏到馮副山長手中,在這寫著不過略略十幾字的紙箋流轉之時,每個教諭乃至是馮副山長都是面帶微笑,輕輕頷首,顯然在他們的心中教習們挑選出的這三句都是相當精妙,代表著今次文試所有詩文中最高的水準。

  “副山長,諸位教諭、諸位教習,三卷精華皆凝聚於此一句之中,其各有妙處自不待言,但吾等以為,玄水癸辰卷論子曰製藝更勝一籌。”

  經過片刻簡短的交流,還是由六系教諭中資歷最深的的方安極出言做了定論。

  能升任教諭的無不是神書經典研習至深且有重大成果與世之人,比方說天工館教諭金陵子曾作《天工農書》,集古今農具製造、改進、應用於一體,對大宋農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這還只是在明面上大肆宣揚的,在私下裡大宋軍中層出不窮的新式軍械都與這個須發斑白其貌不揚匠人模樣一般的矮小中年有關;再比方說甘露院教諭所著《疫病論》,其中防護、救治、醫藥等各篇在世間的應用活人不下百萬之數;同樣的,另外四系教諭也多是修為通玄且有大功與社稷蒼生者。

  有如此修為與功績,那眼界自然極高,到了教諭們的境界,什麽豪放派、婉約派、中正平和派都已經殊途同歸,化為對大道義理的探索。也正是因此,對這三句話的評判教諭們的意見高度統一,都是選擇的玄水癸辰卷。

  聽得方教諭說出的結論,黑袍女教習衣襟上繡著的紫金花上忽有流光閃過,這許是她不經意間的真靈波動觸及衣衫符文而產生的異像,雖面色依舊淡然但足以可見她內心中被喜意驚起的一絲漣漪。

  “教諭大人所判弟子不敢置喙,但弟子愚鈍,何以便是玄水癸辰為先?還煩請為弟子等解惑一二。”

  “還請教諭大人示下。”

  ……

  有勝出者自然便有落敗者,有得意者自然便有失意者,黑袍女教習等支持玄水癸辰卷為先的幾人心中微喜,那定有支持其他兩卷的心中有惑。

  這不,在方教諭話語落下片刻後,林碣石等人便出言請求指教,林碣石口稱弟子並無禮製上的失儀,畢竟十八教習中,除卻顧婆婆外大多曾是幾位教諭的弟子。

  “這個自然,即便你們不提我也是會講的。”

  方安極長身而立來到廳中向著居中的馮副山長微微做了一揖,“此次神書製藝之題“子曰”二字乃是副山長有感而發親自所出。”言罷他稍作停頓,馮副山長同時頷首示意他繼續。

  見此方教諭轉身面向諸位教習又道:

  “何為‘子曰’?子乃神書所載先賢至聖也,曰為先賢至聖之所述。”

  “元一道經曰子,逍遙三十三篇曰子,易十八篇亦曰子,雙月之下五大書院所傳絕學多由子之所啟,

正所謂神書不出人族凋敝,而至聖不出神書不彰,若如斯當真萬古如長夜矣!所幸我人族蒙受昊天眷顧,有子曰神書降世且砥礪前行方有今時之盛,今山長以此為題,當是要吾輩秉天地之心,為眾生立命,傳經世之學、開萬代太平!”  “天金庚戊卷破題所言‘天地方圓尺規行距,先聖一言以決之!’勝之於豪放堅決而又失之於飛揚不羈,一言以決之、一言以決之……”

  此刻方教諭口中重複兩句後語速忽而加急:“一言以決之,千載之前或是不錯,但時過境遷事有不同,先聖在時西山實為闊海,如今卻是高峰,北原昔日茂林蔥蔥,今時卻是綠草茵茵。彼時之言或可同行今時之事,但絕非一言以決。”

  “再看天木壬卯卷所書,夫子未言之先,天地何其昏昏也。此言雖然溫和,但依然是失之偏頗,夫子未言之先,日月東升西落,天地不為爾存,亦不為爾亡,何其昏昏之論殊為可惑。”

  “反觀玄水癸辰卷,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方教諭評論到此刻,興致高昂,在台前來回踱步,似胸中有千萬心得想要講授與昔日弟子們聽。

  “何為匹夫?匹夫者先賢未成聖之時爾,縱而觀之衍伸而談, 彼時之先賢,今時之吾輩也;先聖曾為凡夫,歷千辛經萬苦、上體天心下順民意終成至聖,我輩效法先賢亦可匹夫而為百世師,成為後人之先賢;亦可著書立說應昊天星月之意成就後世之神書!”

  這般話語聲傳到書閣之外,元一殿內下至處理雜務的齋夫,上至督導講郎,皆是神思至極心向往之,無數幅先民刀耕火種,茹毛飲血、搏殺凶獸,抗衡災害的畫面在腦海中顯現,與這些畫面中,每每在先民危難之際總有一人挺身而出,或名燧人氏、或名有巢氏、或名持金氏……

  倉頡未生、先民無文,雖如此,那帶領先民砥礪前行之人亦為匹夫、亦為至聖!

  “一言而為天下法,何為‘一言’,非是行走坐臥之一言一語,實乃先賢悟天地至理所出也,此一言理順大道窺得天機,故可為後世尺規,故可成神書之文,故可引煌煌星月之力,故稱之為天下法爾!”

  “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其解子曰,前句破子,後句破曰,不用‘子曰’二字卻將‘子曰’道盡,何其之妙也!更兼得其語所言深意,芸芸眾生若能熟讀精思身體力行有大宏願於心皆可成為百載之師,所悟所得也能成為天下人效法準則,欲成後世之師,欲為後人之賢,此言不正是我輩如今所為麽?!”

  成為後世之師,成為後人之聖!

  這就是自信,屬於元一人的自信!

  方教諭滔滔之語倏爾停止,但那余韻不息,仿若金石之音振聾發聵,無論是元一殿中、還是書閣之內,所有人皆生“謹受教”之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