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水滸大宋》第四百一十二章 童貫野心
跟金人情報一起傳回來的同時還有錦衣衛在燕雲一帶活動時策反漢人官僚的結果,策反情況並不是很理想,很多漢人擁護遼人,相反卻對宋朝廷和金人恨之入骨。

這令張林莫名想起了一句話:“當奴隸雖然不幸,但卻不可怕,因為奴隸還知道掙扎,有掙脫的希望。但若是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還讚歎它、陶醉於它,那才真是萬劫不複的奴才。”

這些漢人本質上並不可恨,也不值得可憐,但卻是可悲的。尤其是生活在宋遼邊境的漢人,他們名義上屬於宋國,但卻受不到宋軍的保護,相反卻淪落為被遼人和送人剝削的對象。

加上漢遼通婚數代上百年,遼地漢人早已不算是血統純正的漢人了。

遼人還知道籠絡漢人民心,不會太殘酷,但宋人官吏就沒這麽講究了,恨不得把你皮剝下來換成錢來滿足私欲。

所以,不論是宋國還是張林麾下潛入燕雲的軍機署和錦衣衛人員,都遭到漢人官民的排斥,收獲寥寥。

金人敢於陳兵邊界虎視眈眈,這與南京道的遼人離不開關系。

繼天祚帝耶律延禧被如喪家之犬一般地攆跑入夾山後,南京道上的秦晉國王(遼人自封)耶律淳被擁立為天錫皇帝,降封天祚帝為湘陰王,並遣使奉表金國,乞為附庸。

本來這件事在完顏阿骨打在世時並未有多大進展,蓋因阿骨打對遼人恨之入骨,但其死後,局勢立刻有了突破。

錦衣衛打探到消息,金人和耶律淳“私交繁密,大有引兵入關”的跡象,這跟金國二王子完顏宗望和四王子完顏宗弼來到中京大定府的事情又巧合到了一起。

若這件事是真的,那麽金軍鐵騎入關可以說是輕而易舉,朝廷的平燕軍和張林的平北軍很有可能會遭到金、遼軍隊的襲擊。此事若是顯於水面倒也罷了,怕就怕此刻保持中立和友好的金軍會突然暴起發難。

而且耶律淳這貨雖然承繼遼國皇帝,但身體不好,病懨懨一副垂死模樣。權力也部分落入其皇后蕭普賢女的手裡,隱有攝國朝政的跡象,而此女更是熱衷於對金國效忠。

綜上所得,南京道遼人內部向金人妥協的勢力較大,這給漢人收復燕雲加大了難度。而且,北地也有消息說天祚帝耶律延禧在夾山整軍經武,大有進兵南京道討伐叛逆(耶律淳)的動向,金國大王子完顏宗翰的西路軍正在追殺他。

總之,北地局勢非常亂,各種傾宋、傾遼(天祚帝)、傾金的勢力錯綜複雜,憑貴武一人還難以處理周全,所以張林把吳用調去,希望能從混亂不堪的局勢中謀得燕雲。

就在吳用北上的時候,耶律淳已是派出使節到達開封府,想與宋國結好友誼和同盟,並且免除昔日“檀淵之盟”的歲幣。

昔日不可一世的大遼國如今四分五裂,一個皇帝被人追逐如喪家之犬,一個是垂垂已老日暮西山的“偽皇帝”。宋微宗對遼使呵斥一番,驅逐出城,並且敕令楚國公(二月封,加封太師)童貫的平燕軍對遼人“問罪”。

童貫早以調防之名親率十五萬大軍到了河北路,以雄州和廣信軍為東西兩路大軍的邊防區,種師道領東路軍駐扎白溝,辛興宗統率西路之兵,駐扎范村一帶。

諸路兵馬到齊,童貫信心百丈,不可一世。依仗自己有近六十門大將軍炮和千人火槍神機營,令士兵在邊境廣貼招降燕人的榜文,又是免賦稅,又是嚴令兵士不得濫殺,妄圖收買燕人民心。

然而,燕人早已對宋朝廷的軍隊失去信心,此舉如對牛彈琴,並未起到多大效果。

恰好宋微宗辱走遼使,發來進兵敕令,童貫當即召集麾下眾將,商討伐遼之事。大廳中,平燕軍十五萬兵馬的各路將領幾乎說是全到齊了。

種師道統率東路兵,駐扎白溝。王稟率領前軍,楊惟忠率領左軍,種師中率領右軍,王坪率領後軍,趙明、楊志率領選鋒軍。種師道以都統製兼東路軍總指揮自領中軍。

辛興宗統率西路之兵,駐扎范村,並聽劉延慶節製。。楊可世、王淵統率前軍,焦安節(統率左軍,劉光國、冀景統率右軍,曲奇、王育統率後軍,吳子厚、劉光世統率選鋒軍。

其中,種師道早先就跟童貫說過此次北伐大遼猶如強盜入鄰打家劫舍的話,甚為童貫不喜,因而這個倔強老頭立在一邊,全程閉眼,只聽不說。

此次北伐遼國,西軍以種家軍為例,大多是不情不願的。蓋因西軍長期以來的傳統,不受朝廷插手乾預,河北、河東軍事應由邊兵負責,關他們西軍何事?

且宋遼和平已久,西軍只和西夏有所摩擦,戰力較之早年早已退化許多。今番朝廷裝備了新式火器,對西軍隻字不提,分明是有所堤防。要不是童貫對西軍向來有恩情,他種師道何須賣他薄面?

這個出身卑賤的大太監童貫也算是官運亨通,從西軍監軍一路升到樞密院,官拜三路宣撫使,如今又封楚國公和太師,把西北邊防和北地邊防兩大軍事一手抓, 真是讓天下所有武官面上無顏。

“千裡江山,夷疆不複。百年恥辱,隻待洗湔!”童貫大聲道:“今,聖天子令我統帥大軍一十五萬,又有神機火炮在手,塞雲之地,豈能再容胡人牧馬?!都說說吧,當該如何問罪?”

如鐮擊石火,大廳裡頓時紛紛議論,交頭接耳地嗡嗡而起。

楊可世乃童貫心腹愛將,上前一步抱拳道:“國公,凡戰須先問罪,宋遼和睦已久,忽而發難,恐為不美。況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遼國雖裂,但其軍製猶在,貿然出兵不妥,還是從長計議的好。”

話音未落,雄州知州和詵嘲笑道:“久聞楊統製武能敵萬,膽色過人,如今看來,這傳聞不足信也。”

楊可世扭頭瞪眼道:“和知州,你是何意?”

和詵笑道:“今我朝廷大軍攜鎮國神器霹靂火神炮前來,豈有不戰而退之理?況聖上敕令在耳,爾想抗旨不成?”

“我何時說不戰而退了?只是提警國公罷了,兵陣凶危,豈能草草而就!”

“草草而就,說的好!”和詵大聲道:“十五萬大軍枕戈待發,東西二路軍備整當,糧草軍械一應俱齊,遼國內虛外難,金國又兼我同盟之軍,此乃大宋開國數百年來從未有之良機。收復燕雲近在眼前,你卻遲疑不進,到底是何居心?”

“你……”

“好了!”童貫喝道:“該當同心協力才是,何須吵鬧。種老,你有何軍策教我?”

“徐徐圖之,緩兵以試,金人未必靠得住。”

種師道沉默少許,隻說了這麽句,隨後又閉上了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