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之崇禎大帝》第294章 改革社學
可以說,在現今的大明,從法治到農業收入分配以及土地資源分配這些基層統治權都控制在宗族手裡,甚至個人的生命財產與人身自由都被宗族控制著,無論男女,從出生到死亡,婚喪嫁娶和讀書謀生皆離不開宗族,但卻可以離得開朝廷。

許多官員為官不凡有理想主義者,但到最後皆循規蹈矩甚至成為統治者剝削庶民的急先鋒,未嘗不是因為宗族的壓力,有時候在很多官僚眼裡,宗族的利益大於國家利益甚至大於民族利益。

朱由檢現在想打破的便是宗族對大明基層的統治權,達到真正的由中央朝廷控制地方乃至基層,這才能充分調動整個國家的人力物力財力,也才能徹底擺脫士紳對大明的控制,因為大多宗族社會的族長皆是士紳鄉宦。

“正如劉愛卿所言,當今之學問過於強調製藝之術,解析學問也不過是拾古人牙慧,強調自身之理與綱常,而不重教化世人,禮部負責天下教化之事,當需引導天下人之思想,對於士子,要強調忠君愛國之道,國破則必家亡,你們都是當世大儒,朕鼓勵你們興辦書院與講壇甚至是文社,但應著重於如何匡正天下人心,讓他們知道漢人與胡人的分別,知道華夏五千年傳承所依靠的是什麽,讓他們知道大明代表的是什麽。”

朱由檢這麽一說,劉宗周等人也明白了些,知道自己作為禮部官員無非就是大辦書院和文社宣揚忠君愛國之學,引導人們明白華夷之別。

“文人引以正經之學,但武人與庶民則需要普及識字教化之道,明年禮部當聯合各省學政,督察天下社學,

一村必有一社學,社學設一教諭之官職,每三十學童配一名先生,任社學先生者,童生則賜廩生功名,生員則賜舉人功名,由官府統一發放俸祿,俸祿同於教諭,務必實行下去。

朕的要求是各地七歲以上孩童不得有未入學者,無論此孩童是什麽戶籍,務必學滿三年,社學分高中初級小學之別,每級分三年,三年滿者可自費讀中等小學也可參加科舉,朕這樣做的目的,是要讓大明以後無論是鄉野田舍還是城郭市鎮,只要是我大明的子民,不能不識字,不能知曉忠君愛國之念!”

禮部尚書劉宗周頗為驚駭,他甚至都激動地手足無措起來。

他沒想到陛下朱由檢早已有了主意,前者興辦天下書院與文社,他倒是頗為讚同,從萬歷末以來,天下書院講壇再次大興,傳授學業已蔚然成風,但他沒想到的是後者:

“陛下要改天下社學之製,有意讓天下黎庶皆受教化,不可謂不是善政,但這樣的話,豈不增加朝廷之支出?”

“這個無妨,朕以後的膳食規格減半,不必次次要做數十道大菜,以後改為點菜製,帝王排場不是這麽擺的,另外,大明以後之個稅即部分高俸祿與高所得者,包括你們在光華日報以及其他報刊上所獲得的稿費收入,以及各處公司作坊的掌櫃等的高薪酬者所繳納之費單獨立為助學之資,以後還有各地景點統一由禮部管理收費,所賺取利潤也充作助學之資,滿足大明所以孩童入學三年以及奉養教職書生已綽綽有余;

另外,依舊鼓勵民間鄉紳開辦私塾和書院,私塾與書院的山長若無出身賜予教諭官,私塾或書院先生同社學先生賜予功名,其學生等同社學學生,可參加科舉以及大明其他各類選拔考試,不過私辦之私塾與書院學生可不免費,官府也不提供俸祿支持。”

朱由檢這麽一說,禮部尚書劉宗周和禮部左侍郎黃道周和禮部右侍郎王思任皆很為驚訝,

他們沒想到陛下為完成如此助學大業,竟不惜縮減禦膳規格,而且還單獨撥出賦稅種類助學。“陛下此舉不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盛世之君也難及陛下之仁德,微臣替天下學子先叩謝聖主隆恩”。

理學名臣黃道周是專職負責科舉與學校教育事務的,如今他自然得先表示一下,也的確是感激涕零地向朱由檢叩拜了下去。

朱由檢忙讓史可法扶起了黃道周:“愛卿不必如此,為大明江山社稷之千秋計,為我漢人之萬世居於世界之巔計,此乃你我應做之事,明年你可有信心促成此事?”

“陛下放心, 微臣定不辱陛下之命,只是微臣有一事不明,何謂天下各處景點管理之費,陛下之意難道是要由朝廷官府管理天下名勝,收取費用不成?”

黃道周這麽一問,朱由檢便點了點頭:“忠良賢臣之墓,鍾靈毓秀之地,鄉賢帝王之遺跡,皆需保養,此乃大明乃至整個漢人之瑰寶,而以後路引取締後,四處遊覽著必多,不收取費用如何養護,且遊覽天下者多為有財者,正好收其微小之利以助教學。”

朱由檢這麽一解釋,黃道周也算是明白了,遊覽天下勝跡的多是文人書生,陛下這是又要從文人書生手裡收錢的意思,但偏偏陛下把這筆錢是用在資助文人書生求學身上,他也不好說什麽。

“另外,如此實行後,天下社學先生必然急缺,天下士子多重舉業仕途,而輕教學之業,以後朕會下一道旨意,從崇禎十九年起,凡教職滿三年者同國子監監生,可直接參加鄉試,且閱卷時當單獨標明,會試榜上當不少於五十名有教職經歷者,各省鄉試以此比例類推,如此方可讓天下士子熱衷於教學之業!”

朱由檢這麽一說,禮部左侍郎黃道周便點了點頭,沒有反駁,在他看來,陛下此舉也算是改了科舉之業,天下士民最為看重的科舉徹徹底底地當成了引導士子從業之路的手段。

但比起動輒賜予沒走舉業之路的人進士出身已算好得多,而且自從崇禎以來,早已因為國家體制紊亂,而使得進士驟加,他一個禮部左侍郎自然也沒有要阻止朱由檢這樣做的意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