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以十月為歲首。
新年時節,秦人紛紛采買物資,準備過年,可鹹陽宮中,卻沒有多少新年的氣息。
荊軻行刺還沒有過去多久,鹹陽宮中,似乎還回響著徐夫人匕首敲打地面的余韻。
“良人,那燕國賊子當真從地圖裡抽出匕首,差點殺了大王?”
私下裡沒人的時候,贏燕會讓蒙恬講述當時的驚險,每次聽後,仿佛劫後余生。
這個時候,嬴政還年輕,公子扶蘇年幼。若荊蘇的行刺成功,圍繞著秦國的君位,勢必會發生一番爭奪。當年異人登上國君之位,不少公子內心頗為不服,心中的不滿潛藏在水下,就等著機會釋放出來。
“那個太子丹,沒準兒這個時候還在等著大王遇刺的消息。”
蒙恬望著燕國的方向,輕笑著搖了搖頭:“王老將軍的大軍,或許還會比大王遇刺的消息更快的到達燕國邊境。”
荊軻死後,嬴政立即派出謁者,前往趙地傳達諭令。
即便這個時候正是冬天,也阻止不了嬴政對燕國用兵的決心。
“這個太子丹,還真是可惡。當年來鹹陽的時候,四處張口亂說大王小時候在邯鄲的事。”
贏燕揮著手裡的短劍,顯得意興闌珊,沒有上陣殺敵的機會。
“此次荊軻行刺,沒有想到,得利最多的卻是那個趙高······”
觀賞著贏燕練劍的風姿,蒙恬的思緒卻飛到了別處。
荊軻出使鹹陽,通過中庶子蒙嘉呈上了樊於期的人頭。正是蒙嘉為燕國使者美言,燕國投降的消息,才得以快速的到達嬴政的案頭。
事後,禦史調查,發現蒙嘉受了燕國使者的賄賂,結果可想而知。
中庶子的位置空了出來,可沒有想到的是,最後卻落到了一個不知名的宦官趙高頭上。
宮裡傳來消息,趙高憑著一手好字,入了嬴政的法眼。
這趙高想來也不是等閑之人。
蒙恬暗中戒備著趙高,只是趙高這人,他也確實不了解。無奈這人的名聲實在太大,由不得蒙恬不予以重視。
“將軍,宮裡來了使者。”
贏燕練完一套劍法後,蒙豹逮著機會前來稟報。
“宮裡來的使者?”
蒙恬站起身來,出到外廳,正好見到郎中蔡博踏步而來。
蔡博的身子微微有些發福,看他的樣子,以後沒有領兵打仗的打算,注定要走文臣的路線。剛成君蔡澤死後,蔡博正式承襲了蔡澤的爵位,這小子在爵位上也就沒了追求。
“剛成君博,你這身材,怎麽越發向馮劫看齊了。”
蒙恬一邊招呼著,一邊打趣:“是不是馮劫做了郎中令,優先提拔跟他一樣身材的諸郎?”
“左更笑話我了。”
蔡博揮拳打在蒙恬的肩膀上,哈哈一笑,找位置坐了下去。蒙驁在世的時候,與蔡澤的關系不錯。兵敗於信陵君的時候,蒙家也得到了蔡澤的幫助。蔡博的年紀比蒙恬還要大上幾歲,但兩人相處起來,卻沒有生分的感覺。
“自從擔任諫議大夫以來,我這身子,就越來越發胖。想要揮戈練劍,卻又沒有這樣的心志。哪像你,爵位已經到了左更,仍然每天堅持雞鳴則舞。”
蔡博瞧著自己的大肚皮,絲毫不以為恥。
秦國的諫議大夫,掌管宮廷議論,相當於後世辯論會的主持人,雖然很風光,卻沒有什麽實權。好在蔡博沒有什麽權力欲望,
倒是樂在其中。 每逢宮廷議論,酒水美食自然少不了。大飽口福之後,蔡博的肚皮,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直追後來的彌勒佛。
“天下歸一之前,我的願望是領兵打仗,自然不敢松懈。一個肥胖的將軍,很容易影響士氣。”
想起馮劫訓練閬中的場景,蒙恬就有些忍俊不禁。剛剛成為郎中令的時候,馮劫計劃與諸郎中同甘共苦,結果訓練了沒幾天,他這個郎中令自己先趴下了,差點引來禦史的彈劾。
秦國朝廷沒有指望郎中真能打什麽仗,更多的是讓有爵位的年輕人在這裡學習政治經驗,馮劫不善領軍,就不是什麽重大的缺陷。出身馮氏一族,馮劫自幼得到很好的教育,把秦國國家行政學院學院管理得還算井井有條,想來想去,王綰最終放了馮劫一馬。
“今日前來,所謂何事?”
寒暄得差不多了,蒙恬問起了正事。作為宮裡的諫議大夫,蔡博可不會無緣無故的前來蒙府。
“昨天晚上,韓王安試圖逃跑,幸而守衛的兵士警覺, 才未能得逞。”
蔡博用指頭點了點關押韓王安的方向,那裡曾經是義渠王的府邸。
“呵呵,沒想到,這韓王安還挺愛折騰的。”
蒙恬笑了笑,這韓王安是他押送回鹹陽的。一路上,蒙豹沒少嚇唬他,那個時候,韓王安表現得很順從。
“他這是越折騰,死得越快。”蔡博冷哼一聲,口裡說道:“廷尉認為,韓王安襲擊秦軍衛士,意圖造反,建議殺掉韓王安,免得夜長夢多。”
“殺掉韓王安?”蒙恬收起了臉上的笑容。
“不光是這個韓王安,連帶趙王遷,也要一並處死。”
“大王的意思如何?”
蒙恬心裡吃了一驚,李斯的這個建議,可謂斷了趙韓兩國復國人士抬出末代國君的念想,可也太過激進了。
韓王安、趙王遷拿捏在秦國手裡,秦國可以慢慢的利用他們。可這兩人一旦死了,經有心人一宣揚,不說激起趙韓兩國黔首的仇恨,他們還可以尋找以前的舊貴族,抬出來做旗幟。
趙韓兩國滅亡後,流亡在民間的王孫公子可不少。這個時候,南邊的楚懷王的孫子心,很可能正生於某個牧羊人的家庭。
“左丞相出言反對廷尉的提議,大王拿不定主意,計劃明日朝食過後,在鹹陽宮舉行廷議,商議如何處理兩位亡國之君。”
蔡博離去之後,張良從廳堂後的屏障現身出來,面色有些凝重,眼神有些遲疑。不過,張良終究還是鼓起勇氣,開口問道:“有秦國大臣想要處死韓王安,明日廷議,將軍該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