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爆改大明朝》第310章:下餃子似的誥命(2合1)
大明還是要講王法的。

好吧,大明的確是個講王法的地方。可你這語氣,怎麽聽都和王法掛不上邊啊,說刁橫惡霸倒是更像一些。

聽著詹閌嘴裡道貌岸然的話,參股了萬寶行的一眾靖難系大佬們,臉上都是一副複雜難明的表情,熟悉而怪異的感覺又來了。

此刻他們心中所想的,大都是詹閌滿臉微笑、神情和煦,卻說著把別國的男人全部派上戰場,然後勝利了就去接收遺留的女人,以及去“解救”弗朗機、鷹雞力等國受苦受難百姓的嘴臉。

大明靖國公真是一個奇人,知識淵博、學究天人、勇猛威武、義薄雲天這些屬性,在他身上只不過是基本款。難得的是,他能把無恥與正義,邪惡與坦蕩,完美地融合在自己身上,並且一點都不顯得衝突。

不過那又怎樣呢,只要這個奇人是自己人,誰還能不高興,誰還能不歡喜。為此犯愁和難過的,應該是那些外人才對。

於是,史上第一次具備真正意義的股東會,就在這種怪異的心理,和一片歡樂的氣氛中,繼續進行了下去。

說完了棉布,接下來就是絲綢。這兩者之間,是有著本質區別的,詹閌對待這件事的態度,也有著本質的區別。

雖然全國范圍內的大部分地區,都可以滿足桑樹種植和桑蠶養殖的條件,但是紡織和染色的技術卻存在一定難度。

而且這玩意兒在大明本土的市場,目前來說還達不到太高,很長一段時間內,主要的獲利方向還是外銷。

另外詹閌也有留一手的打算,好牌總不能一下就全都打出去,捏住一副好底才是對自己也對別人最負責的態度。

所以像廣西、四川這種更適宜發展絲綢產業,但是交通方面不那麽便利的地區,就要考慮往後面放一放了。

棉紡和絲綢紡織兩項業務,北平還能摻和一下,可茶葉就完全沒希望了。這東西生長太挑地方,整個中國除了大別山區域,長江以北再沒有第二個能規模性產出好茶的地方。

茶葉這個項目,未來能創造的收益半點都不比絲綢差,甚至更有過之。哪怕北方不產好茶,詹閌也不可能放棄這塊鮮美的蛋糕。

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從古典到現代的轉變過程,就是從明朝開始的。尤其阿棣在位期間,下令禁了緊壓式的團茶,更進一步推動了飲茶習慣從煮到泡的進程。

現在還是明初時期,不論高層還是民間,對散茶都還沒什麽完整的概念。全大明喜歡並推崇散茶的,也就是以詹閌為主的一小撮,靖難系之外被影響到的,攏共加起來都不到一百人。

在這樣一個環境下,詹閌提前布局茶葉項目,完全就是信息不對稱的時間差。當然這種說法只是狹義上的,阿棣在位不過二十多年,想要讓所有人接受散茶,沒有百年以上的延續想都別想。

另外現在流行的茶品種,和未來流行的茶品種也有很大不同。比如說未來風靡全國的西湖龍井,現在連全國前三十都排不到。什麽祁紅、小種、觀音、瓜片之類的,更是連個影子都還見不著呢。

詹閌再是無私,也沒可能做到把新玩意兒拿出來給所有合作夥伴分享。否則他也就不會在絲綢業務的布局上,和鋼製彈簧的供應上動腦子了。

即使已經開始布局的西湖龍井項目,他也是提前就已經把獅龍雲虎四大核心產區中,

品質最佳、產量最大、自帶名泉的獅、雲、虎三部收入囊中,僅留下翁、楊、白一代的“龍”和他人共享。至於更新的品種,那就要靠萬寶行自己琢磨和培養了,詹家自己出來的品種,起碼百年之內不會與人分享。好處都給了別人,詹家吃什麽,行道教吃什麽,科技發展靠什麽?

謝用的述職和業務分析匯報,就是萬寶行股東大會的最後一天。他這一段結束後,詹閌也就要進入婚禮的倒計時了。

詹家大宅內外都在忙乎,謝用也特意多留了一天。詹閌這次把他妹子謝雅清也帶來了,就是讓他們兄妹見上一面,畢竟山高水遠的相見太不容易。

見了自家妹子,謝用也是頗為感慨。當年那個纏著自己玩的小女孩,那個幫自己出面奔波的少女,短短半年時間的變化好大,氣質、神韻、姿態全都和以前大為不同。看來,讓她進入國公府這個決定,應該不會讓自己後悔。

兩人都是沒爹沒娘,謝雅清還救過自己,謝用對這個堂妹自然極為關心,簡單交談幾句後就拿出了一大一小兩隻袋子:“雅清,國公府與別處不同,需要支應的地方肯定少不了,這點銀子和珍珠你先拿著,該花銷的地方一定不要難為自己。等萬寶坊運轉起來,哥的進項穩定了,會定期給你送過去。”

一袋銀子約莫百十兩不算什麽,幾十顆珍珠的價值可就不低了。放在珍珠全靠天然養殖的時代,還是對於謝用這種沒有真正發家的人,絕對的大手筆。

他去年冬天開始重新接上彩韻坊布匹生意,哪怕正趕著過年有個銷量高峰,也還時日尚短。幾個月的經營下來,手裡能動用的錢並不多。

當初謝雅清到詹家,他就把詹閌給的聘禮全都帶上,還拆借著湊了不少做陪嫁。現在又是幾十顆珍珠,這點東西差不多又把他掏空了。

金錢財物相當庸俗,卻也是最能代表感情價值的。看著謝用推過來的兩隻袋子,謝雅清心裡好一陣感動。

她從小就在伯父家裡長大,後來伯父伯母去世,堂哥依然養著她。從沒有過不耐煩,也沒有絲毫的嫌棄。

這個堂哥對她,比其他人家的親哥哥都要好。去年進入詹家,她也不覺得是堂哥拿自己換富貴,真要有那心思,根本等不了這些年。

忍住眼角的淚,把袋子推回去:“兄長不用擔心,我在詹家什麽都不缺。詹家的姨娘每個月都有一百兩月錢,我都找不到地方花呢。老爺對我很好,他怕我適應不了北方的寒冷,去年剛到北平就給我安排了一床熊皮褥子,一應的用度都是撿好的給我。

家裡的姐妹們也很好相處,沒有以前聽說的那些大戶人家勾鬥,每個人都是和顏悅色的。彼此交往只是熱情,用不著靠著銀錢打交道。兄長這些錢應該攢起來,置辦些產業,盡早娶個嫂嫂回家,也好給我們謝家開枝散葉。”

幾十個女人還能一團和氣,對詹家這種情況,謝用也不知道說什麽了。反正詹大國公就是與眾不同,往後看來是不用擔心妹子在詹家受委屈了。

不過說起開枝散葉,謝用的心思又轉到了別處。吭哧了片刻後,還是決定說一下,反正都是親兄妹,也沒什麽好避諱的:“我的事情不急,反倒是你了。詹家的大婦眼看就要進門,你可得抓緊生個一男半女,那樣才能更穩妥。”

在詹家生活了半年,整天耳濡目染之下,謝雅清也已經適應了詹氏風格,思想逐漸轉變得開放起來。對某些毫無意義的東西和說法,早就沒了無所謂的忌諱。

聞言笑道:“這事還真急不得,老爺說生孩子太早對身子不好,對孩子也不好,詹家的女人必須過了二十歲才能生育。說起這個,我也想跟兄長提一下呢,老爺醫術相當高明,他說的肯定沒錯。兄長要是再次成家了,一定要讓新嫂嫂二十歲之後再生育。”

半年多沒見,能聊的話題自然不少,就算沒了正經事,敘敘家常也是不錯的感覺。尤其彼此還能用鄉音交流,讓進入詹家後就開始學普通話的謝雅清越發喜歡。

兄妹二人一直聊到了晚飯前,詹閌還特意陪著一起吃了飯,席間對謝用多有誇讚不說,也給了他很多建議。

萬寶行剛開始運轉,謝用要做的事很多,轉天一早就告辭離開了。詹閌也騰出時間來,去見了一趟老和尚,把他入教的程序再敲定一下,大婚之後就輪到這個了。

忙亂起來的時間就會比平常過得更快,詹閌都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呢,四月廿二的夜晚就到來了。

晚飯後,詹閌把跟著一起到金陵來的姬妾們都叫到自己住的偏堂。明天就是大婦進門的日子,她們都會在第一時間接受衝擊,提前安慰一下實屬應當。

雖說之前已經交代講明了,可要來的畢竟是大婦,這個時代深宅大戶中的頂級存在,還是出自中山王府,事到臨頭難免總是會有些壓迫感。

一個多時辰的交流結束,效果還是很不錯的。有賴於詹家一貫的規矩散漫,老爺、姬妾都沒個該有的樣子,大家心態竟然都保持了穩定。

安頓好一眾姬妾,詹閌又出去巡視一圈,確保明天的一應事務都已經準備妥當。然後就返回偏堂,抱著今晚侍寢的珍兒和珠兒大行好事,舒舒服服地睡了過去。

轉天大早,詹家裡裡外外披紅掛彩,從上到下喜氣洋洋。鑼鼓喧天中,十八隻獅子騰挪舞動,一身新郎官裝扮的詹閌前後忙乎著招待賓客。

詹家迎娶大婦,走的是行道教與本土禮儀融合後的路子。直白點講,就是把現代和古代婚禮的禮儀結合起來,省掉繁雜無所謂的部分,來個甩乾的簡易版。

像是黃昏舉行儀式的習俗,就被詹閌當做封建糟粕給免除掉了。一整天忙乎下來,到了晚上累得要死,乾那事能舒坦嗎,單單這點上就過不去啊。

巳時剛到,一百零八聲炮仗響過,新郎官帶著數十親友隨從,騎上高頭大馬直奔徐府街的中山王府。

聽聽這名字,就因為徐家住在這裡,街道都要跟了他家的姓。大明朝的都城裡,能有這個待遇的,除了後來朱高煦這種親王之外,只有徐達、沐英、常遇春這些極少數死後封王的開國功臣。

短短的三裡多路程,走了得有一炷香時間。詹家的下人們沿途不斷撒喜錢,洪武通寶土坷垃似的散出去;每路過一處門市或者一戶人家,還會有紅手帕包好的花生瓜子和喜餅相贈。博足了路人和百姓們好感的同時,靖國公豪爽仁義的名聲也隨之傳開。

到了中山王府,已經自立門戶的徐老四親自坐鎮,很是為難了詹閌一番。索取了兩只打火機、兩大盒叫做咖啡的衝劑飲品、三批駿馬、五十柄好鋼打造的寶刀等等好處後,終於舍得打開了徐府的大門。

這麽多次交道下來,徐老四和詹閌已經算得上損友的關系。平常時候武力值乾不過詹閌,鬥嘴也是每次只能佔到下風,今天很可能就是這輩子唯一一次能狠狠勒索他的機會。徐老四就算不是很稀罕在乎那些物什,也得好好折磨他一把。

進入徐家,徐老大一如既往沒有露面。徐老四裝模作樣地“威脅”了詹閌幾句,才在十幾名靖難系大佬的反威脅下,提心吊膽地放任詹閌把自家妹妹帶走。

新娘是坐轎子的,還得吹吹打打一搖三晃,返回路上消耗的時間就更長了一些,撒出去的喜錢也比來的時候更加多。

好一頓折騰下來,才趕在午時一刻之前返回詹府,沒有誤了午時四刻的拜天地儀式,以及阿棣的聖旨和喜宴開席。

詹閌大婚,不但是阿棣的聖旨來了,本人也是親自出宮來到詹府,給自己的頭號支持者撐台漲面子。

皇帝主持婚禮肯定不合適,好在靖難系也有些年齡夠大的老家夥,五十九歲的張玉當仁不讓成為首選。

拜過了天地,接下來就是重頭戲了。詹閌娶了徐妙錦,和阿棣就多了一層連襟的關系。所以不論是出於彼此的公私關系,還是徐皇后的面子,好處必須大大滴給。

一改以往錦衣衛宣旨的習慣,今天是和詹閌關系最好的太監鄭和負責宣讀聖旨。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今天的聖旨數量有點多,錦衣衛的那幫家夥嫌累不願意了。

的確是有點多,攏共有十五道聖旨,涉及到了詹閌、徐妙錦、詹家的四個兒子、九個已經有了孩子的姬妾。

給詹閌的聖旨很簡單,就是一些賞賜。徐妙錦的則是誥命聖旨,給一個國夫人的誥命,以及大量賞賜。四個兒子分別提升一級到指揮僉事,這就是四品了。九個生了孩子的妾也是誥命,雖然只有四品恭人的級別,但在大明朝也算得上極大的尊榮。

一家,一天之內,拿到十份誥命聖旨,就跟下餃子一樣。這不僅在大明朝是第一回,自中國有皇帝以來都是開天辟地的。

可這件事還沒有誰能反對,或者說沒人敢反對。封幾個誥命而已,這麽點小小的面子,誰又敢不給阿棣呢。

而且朝堂上是個人就知道,阿棣能用短短兩年多時間就取得皇位,詹閌的功勞太大了,而且他還在不斷為大明貢獻和付出。

誰要是能和他一樣,也做到這麽多,阿棣同樣不會吝嗇封賞,哪怕打破一些規矩都沒問題。

但是很可惜,全大明只有詹閌一個人。只有他能夠在阿棣還是藩王的時候,就開始燒冷灶,而且關鍵時刻不離不棄,後續又能給出足夠的支持,並且一直支持下去。

至於說誥命夫人要給賞賜什麽的,又能值幾個錢?就算很值錢,詹閌只是在第一批的糧種推廣上,就撒進去那麽多銀子,兩相比較這還叫個事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