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學生的畢業季》第22章 瞻文成公主廟感吐蕃友好 慨華夏文明今成龍傳…
  車直奔玉樹機場方向而去,田書新駕車,陳子豪說:“玉樹機場,是青海省繼西寧、格爾木之後的第三座民航機場。海拔3900米,是我國海拔第四高的民用機場。位於玉樹巴塘鄉上巴塘村。歷史上經歷過兩建兩廢。1920年代,民國政府派出時任交通部公路總管理處處長趙祖康技師到青海雪區修建機場進行實地調研,他認為玉樹縣所屬巴塘灘為比較理想場所。1942年7月玉樹巴塘機場開工建設,巴塘機場竣工之後,1943年3月,蔣介石曾派兩架偵察機對昌都、青藏邊疆藏軍駐防進行偵察,降落在巴塘機場。1952年10月,當時任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彭德懷要求軍隊和地方共建機場,軍民經過200多天終於建成。1956年4月2日,兩架伊-12飛機首航成功。至此,北京-西寧-玉樹-拉薩航線(拉薩當時還沒有機場,主要為空投)順利開通,並為後來軍事物資的調運、防災抗災以及支援地方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970年停止飛行,機場再次廢棄。2007年5月再次開工建設,機場等級為4C級,跑道長3800米,寬45米,可滿足空客319等機型起降。2010年玉樹市發生裡氏7.1級地震後。總理***乘專機就降落於玉樹機場。隨後,總書記***乘飛機抵達玉樹機場,慰問抗震救災工作。”

  吳詩瑤聽完笑著說:“我們是去文成公主廟,明天才送阿姨上飛機,你現在急著給我們說這麽多幹嘛?”

  陳子豪打趣地說:“這不,我昨晚提前做的攻略,不說我就忘了。”

  大家都笑起來。

  (玉樹機場正門)

  大切諾基前行,遠遠看見玉樹機場,那是一個不輸於內地的一個漂亮現代化機場,雖沒有高大建築群,但卻建在一片花海之中,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區缺水、高低起伏,但巴塘卻是濕地,平坦而美麗,其它地方如果說像飽經風霜的漢子,這裡就是蘇杭豔麗的美女。

  機場外圍人們種植了成片的格桑花,以及叫不出名字的其它各色開花植物,隱藏在花海綠洲中竟然還有垂釣樂園,真是世外桃源。

  剛過機場,路邊的美景應接不暇時,路邊一個指示牌寫著:“唐蕃古道,文成公主廟”指向路左側岔道。

  田書新急刹車左轉進入花海池塘中間的一條小路,沒走多遠,眼前是一條峽谷,文成公主路牌指示繼續前行,他們緩緩前行著,因為路邊出現了一個比結古寺還大,金碧輝煌的新修的寺廟,旁邊還有賓館。這是進入西北以來他們見過最漂亮奢華的寺廟。以至於他們都覺得這應該是重建的文成公主廟而猶豫不前。

  稍停,最後都說先進峽谷看看再出來。峽谷口一轉彎,鋪滿整個空中的是一條條的彩色經幡,貫穿峽谷空中,大約五十米長的繩子,垂下2米左右各色經幡,汽車從下面開過,經幡揮舞,“啪啪”作響,宛若進入仙境。

  這些幡上面都印有佛經,隨風而舞的經幡飄動一下,就是誦經一次,在不停地向神傳達人的願望,祈求神的庇佑。這樣,經幡便成為連接神與人的紐帶。風幡所在即意味著神靈所在,也意味著人們對神靈的祈求所在。風幡寄托著人們美好的願望。

  陳子豪興趣盎然地給大家講到:“經幡藏語稱隆達,也叫風馬旗,上面印有佛經和鳥獸圖案,顏色或紅或白,是一種用棉布、麻紗、絲綢等材料製成的長方形彩旗,共有藍、白、紅、綠、黃五種顏色,

色序不能錯亂,分別象征天空、祥雲、火焰、江河和大地。藏傳佛教又賦予五色為五方佛及五種智慧之含意。據傳經幡緣起藏族先民崇信自然的祭祀山神的儀式。是西藏古老的本教文化、藏傳佛教的密宗文化,並吸收其他民族優秀文化交融發展的產物。上蒼諸佛保護一切製造和懸掛經幡的人們,哪裡有經幡,哪裡就有善良吉祥。”  陳子豪接著又說:“還有一種說法:‘風馬’藏語稱為‘隆達’,隆為風,達為馬。傳說風馬旗緣起於藏族祖先祭山神的儀式。藏族人認為山神經常騎著風馬巡視著雪山、草原、森林、河谷,保護著雪域人民的安寧,風是山神的坐騎。為了表示對山神的崇敬和感激,人們就會向山神獻上“風馬”,表示向山神獻上寶馬坐騎。”

  看,陳子豪指著滿山坡飄飛的彩色紙片說:“風馬片,其實這也是風馬的一種,也是印在藍、白、紅、綠、黃五色紙上的。”

  吳詩瑤問:“經幡和風馬旗到底一樣嗎?”

  陳子豪猶豫了一下說道:“經幡又叫經旗,藏語為塔俏。我們看到在每家藏族房屋頂上插著的就是五彩的經幡,象征運氣、氣數。經幡有立柱式和懸掛式兩種,經幡也是在五色組合的旗布上印上經文圖符,類似於風馬,通常以經文為主,圖案也常用風馬的圖形布局並經常與風馬旗混同插掛,故也有人常把經幡叫做風馬旗。”陳子豪津津有味的說。

  (通向文成公主廟的經幡路)

  路越來越窄,柏油路變成砂石路,還沒看見文成公主廟。吳詩瑤聽完插話道:“文成公主廟怎還沒到,這都跑了這麽遠的小路了,會不會錯了?”

  田書新說:“沒有岔路呀。”

  陳可芹說:“文成公主廟是老廟,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有1300多年歷史,老廟都建在偏僻的地方,我們走到路盡頭,不對了再返回。”

  原來文成公主廟別名“沙薩公主廟”,位於玉樹縣結古鎮東南25公裡的貝納溝,這是一條大峽谷,兩邊的山脈不見邊際,矗立在青藏高原的藍天下,山上松柏如畫、山下小河如詩。

  大切諾基一直開到了砂石路盡頭,藏式建築的文成公主廟出現在峽谷頂頭,緊貼百丈懸崖,風景幽靜,金光閃閃的屋頂光芒四射。旁邊有個小停車場,停好車,4人下車環顧四周,廟周圍所有的懸崖和面積較大的石頭上都刻著數不清的藏經,該廟共3層,面積包括院落大概600多平方米,通高近十米。廟中央供奉著大日如來佛像,該廟是一座既有唐代藝術風格又有藏式平頂建築特點的古式建築。

  進入正門,院中香爐香火繚繞,嫋嫋升起,順著峽谷峭壁在松柏間爬升,越來越淡,但卻筆直升空,融入湛藍的天空。

  看到這陳子豪感慨道:“真是風水寶地,這裡峽谷緊緊環抱,在青藏高原上這個狂風肆虐的地方,盡然能有這麽背風之地,別有洞天。難怪貝納溝是文成公主進藏途中停留時間最長的一個地方。”

  進入大殿,酥油燈晝夜常明,前來朝拜的藏漢群眾也絡繹不絕。在廟堂正上方的岩壁下,浮雕有九尊巨幅佛像。蓮花座正中,是一尊高約7.3米的主佛像。佛像頭戴朝冠,兩耳佩有垂至兩腮的金環,身著唐代盛裝,雙手自然交叉,垂放腹前,雙腿盤坐,佛面五官端正,眉目清秀,雙目正視,顯得神態端莊穩重,性情嫻靜慈祥。在主佛像的兩側,各有四尊高約4米的侍者佛像立在小蓮花座上。在主佛與侍佛之間,排列對稱協調,整齊有序,大殿內文成公主塑像倚靠陡峭懸崖修建,高大,加之殿內空間狹窄,讓人明顯感覺和其他廟宇的恢弘包容不同,文成公主神像給人更加高大肅穆神聖不可侵犯的感覺。

  大家都知道:文成公主是唐太宗宗室女,唐貞觀十五年(641)與吐蕃松讚乾布聯姻。文成公主一行從長安出發,途經西寧,與松讚乾布在扎陵湖會面之後,過日月山,翻雄偉的巴顏喀拉山,跨過了激流滾滾的通天河之後,來到玉樹境內的白納溝,最後長途跋涉到達拉薩。

  到白納溝時,這裡的藏族首領和群眾曾為她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文成公主深受感動,決定多住些日子,幫助當地藏族人民學會駕牛開荒,耕耘播種;學會了壘石砌牆,伐木蓋房;學會了紡紗織毯,鑿石打磨,唱歌跳舞等。

  此廟已經成為藏漢團結的象征。從此白納溝便成了玉樹地區的一大聖地,成為信徒們頂禮膜拜的佛堂,香火繚繞,經久不衰,當地藏族群眾把這裡視為玉樹高原上的“洞天福地”。

  但據廟裡僧人說:“這並不是文成公主造像,文成公主為自己的一行人馬能夠平安地通過天然屏障巴顏喀拉山和亙古天塹通天河而高興,她以為這是神仙幫助的結果,自小信佛的公主,為了表達對神仙的虔誠,親自率領工匠,在白納溝的岩壁上刻下了數十尊佛像和許多佛塔。當時,文成公主還親筆在佛像右側的岩石壁上,用漢字楷寫了16行頌詞,古藏文的發明者吞米桑布扎在左側寫了18行‘尕恰’(即說明),可惜這些珍貴的手跡,大都被風雨剝蝕得殘缺不全,難以辨認了。”

  公元六世紀末到七世紀初(中原的隋唐時期),西藏高原有三支力量強大的勢力。他們是:象雄、吐蕃、蘇毗。而今天的玉樹地區,曾經是蘇毗國的轄地。蘇毗國就是《西遊記》中所說的女兒國,其根據是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對蘇毗國的記載。至今在青海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蘇毗國開始沒有男人,女孩只要到黃河源頭的星星灘去洗個澡就可以懷孕”。至於後來居住在蘇毗國的男人,則是戰敗的羌人戰俘。因此,蘇毗國裡女人主政,男人則是勞作和衝鋒打仗。史書稱:“凡號令,女官自內傳,男官受而行。”直到被吐蕃呑並後,才改變了女人主政的局面。其實,這不過是這支古老民族保留的母系社會特征的遺風。

  (通向文成公主廟的谷口遠景)

  離開文成公主廟,返回谷口,再次看見剛才經過的寺廟,門口是寬闊的廣場,足有一個完整的足球場那麽大,中央立著2根彩色的旗幟,懸掛著國旗和香港的紫荊花旗。當時國家還沒有要求寺廟升國旗,寺廟都沒有國旗旗杆。

  田書新在寬大的停車場停好車,大家看著氣勢磅礴的寺廟不知所從。都納悶這裡怎麽像會展中心。

  寺廟太漂亮了,也是倚靠山勢而建,這裡是山谷外側,坡度緩和,更顯高大,他們一行走到寺廟前,門廳巨大的石柱排山倒海般聳立眼前,不但擋住金碧輝煌的寺頂,還遮住了陽光,在陰影裡,山風不停吹來,一陣陣猛烈,幾人頓覺寒冷,想進入寺門,可發現兩扇大門緊閉,沒有開放。田書新趴在門縫往裡看,什麽也看不見。吳詩瑤和陳可芹都拉緊了衝鋒衣, 戴上帽子。

  吳詩瑤對陳子豪和田書新說:“太冷,我們走。”

  眾人返回廣場,陽光又照耀在身上回暖,大家提起的內氣又緩緩回到丹田,心頭好像佛祖又矗立心頭。大家往旁邊豪華的賓館走去,有服務員在內忙碌,陳可芹他們並不打算在這裡住宿,就掃視了幾眼往車前走去。

  落在後面的田書新驚詫的喊著陳子豪和吳詩瑤:“快來看,這有說明。”幾人疾步走到一個石碑前仔細觀看,大意是:此地是文成公主教當地人耕織,傳播大唐文明,廣集祈福之地,文成公主感念一路順利到達,在此修建寺廟感謝佛祖保佑,賜福於當地黎明百姓。成龍先生為尋求正宗佛法,來到玉樹,感悟天地之靈秀,故捐資2千萬修建寺廟。

  陳可芹看後感慨道:“大多數人信佛都停留在俗世層面,還以名利為核心,祈求得到更多利益訴求,而沒有真正解放靈魂,許多有錢人雖然到處修廟捐款,但內心還是求名望,成龍捐資把廟修建到這麽偏僻之處,還修建如此奢華,看來成龍已然超脫出世俗了,難能可貴。”

  田書新和陳子豪、吳詩瑤都喜歡看成龍的電影。陳子豪說:“每個人都經歷了苦難,可成龍所有電影都展現著正能量,是電影界的英雄。”

  田書新說:“我喜歡他的武俠片,《醉拳》。”

  吳詩瑤說:“我喜歡《我是誰》、《十二生肖》。”

  大家討論著電影和哲學,愉快的上車而去。返回玉樹結古鎮。

  (據說成龍2000萬捐建的寺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