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學生的畢業季》第2章 遊3豐道觀攬奇觀 見證鳳在上龍在下
  兩人按計劃步行上北塬去遊覽金台觀。

  這是元代末年邑人楊軌山等修建的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建道觀,因元末明初著名道士(道教武當派鼻祖)張三豐在此修道傳教而聞名。

  道觀坐北向南位於塬頂東南延伸直聳的最高處,下臨渭河和金陵河交匯點,每到雨季能聽到兩水搏擊的轟鳴。進門兩側是寶雞書法家張國慶用唐楷寫的《道德經》。

  子豪給詩瑤不斷講解:“寶雞唐楷書法家近十幾年在全國都排在前列,人才輩出。”

  上山一路台階,五百多階。半坡有一廣場,北側是大殿,殿前一高台,名月台。陡直壁立,氣勢雄偉,為古金台觀之大門。兩人站上月台,憑欄眺望,市區風光盡收眼底。

  子豪不停地指著山下的建築物給詩瑤講解著:這是我家,那是我上學的學校,我們美術老師還畫過小人書叫《一個秘密的地方》,那是寶鐵人民英雄紀念碑……每個人對兒時生活過的地方都充滿美好的回憶。

  側眼,詩瑤注意到月台兩側豎立一對鑄鐵旗鬥,高約三丈,上有鬥旗、風鈴、遊龍飛鳳等複雜飾件,叮當的風鈴聲和著寺院內的鍾聲悅耳動聽,傳向遠方,隨著山風飄散在綠叢裡。

  詩瑤突然驚訝地對子豪喊道:“你看,鳳在上龍在下,一定是清朝時鑄造的。”

  子豪吸吸鼻子說:“真是,我以前都沒注意到。”

  詩瑤說:“都說清朝不好,慈禧太后壞。我看慈禧太后當皇帝給中國女人撐了腰。才有“五四”時女權運動。才有新中國女人的平等地位。”

  陳子豪肯定的說:“每件事情的出現都有其必然性,客觀性,每件具體的事情都必然有正反兩面。清政府的滅亡只是粉碎了中國的家天下,取而代之的利益集團怎能代表廣大勞苦大眾的心聲。”

  (金台觀風在上龍在下的鐵旗杆)

  進入觀院,其以道教為特色的古建築鱗次櫛比、目不暇接。正殿玉皇閣建於明萬歷元年(1573),後又加以重修。坐北朝南,東西長12.4米,南北寬11.57米,從外表看二層,裡面實際是三層的樓閣式建築。玉皇閣前臨河流,後突兀於平塬,三面懸空,冬天四面迎風,夏天三面陽光暴曬,才設計製造成外二內三層的精巧結構。

  一、三兩層皆有回廊環繞,前後有門可以穿過。結構通體全木質閣樓,紅柱綠瓦,雕梁畫棟,飛簷高挑,在陽光照射下,金碧輝煌,流光溢彩,被譽為“金閣流霞”。

  子豪說:“我高考那年進來走了一圈,沒上三樓,高考沒考好,今天我們倆一塊上三樓穿回廊,打破這個魔咒。”

  木樓梯很窄,子豪扶著詩瑤咯吱咯吱地登上樓。樓上並不像樓下看到的那麽敞亮。三層的挑簷垂下擋住遠望的視線,沒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木樓雖然減少了外層窗戶,但他們仍能感到絲絲涼風,子豪的鼻孔有些發堵,急忙拉著吳詩瑤從後門出來。

  出了玉皇閣,迎面是傳說張三豐種的柏樹,古木參天,鬱鬱蔥蔥。靠崖是三豐洞,洞前矗立一碑,上書著兩行看著非常流暢,似龍蛇遊動,遒勁飄逸,奇異獨特,卻怎麽也認不出的文字。

  子豪說:“這是瓜皮書,龍蛇體,相傳一年暑天,張三豐和觀內道士在玉米田裡鋤草,酷熱難當,汗如雨下,只見幾個牽著馱騾的鄉民由陵塬下來,到城裡去賣西瓜,道士們口渴難耐,就挑了幾個西瓜解渴。這些農夫們常來常往於此地,

與觀內道士很熟,故一邊切西瓜,一邊向道士問安。其中一位農夫,見張三豐用吃完的瓜皮在地上描劃。就說:‘家父常向人講說:道長善丹青。今我家建一居,道長能否為村夫書一中堂?’張三豐欣然答應。農夫遂將家織一匹白布從馱筐上取下說:‘沒備麻紙,能否在此布上一書?’張三豐說:‘可以。’農夫把布鋪好,張三豐將支在地邊燒水的鐵鍋扣在地上,順手拿起瓜皮,沾著鍋背上的煙炱,在布上揮灑狂書。農夫和道士們一陣驚呼,一幅丈余長的草書唐詩頃刻而成。詩曰:  仙境閑尋采藥翁,草堂留話此宵同;

  細看山下雲深處,信有人間路不通。

  泉引藕花來洞口,月將松影過溪東;

  求名心在閑難遣,明日馬蹄塵土中。

  後來,張三豐雲遊傳道未返,鄉民思念三豐仙師恩德,多有戀念,遂將此書帛描摩,請人精鐫,始有今日之‘瓜皮書’碑。”

  詩瑤上前撫摸著神碑,手順著瓜皮書遊走,從頭到尾,從上到下才一遍,頓覺體內陰陽相合,任督貫通,霎時神清氣爽。原來,詩瑤的祖父、父親也都多年研習書法,頗有造詣,書法的不僅是美學,更是抽象思維的體現,內氣、內功是書法的核心支撐。詩瑤從小受熏陶,雖說現在孩子書寫都差,沒練過毛筆字,可詩瑤從小成天看,雖不會熟練運筆,但內氣感應順暢,字也很工整有力,只要日後稍加練習,就會突飛猛進。

  詩瑤以劍指為筆順瓜皮書走完一遍,又走第二遍,手走到中間時停下了。原來第一遍時還不適應瓜皮書的走勢,只是跟著龍蛇體的外形走,第二遍熟悉後自身和瓜皮書融合,手指無形中按壓的重,就像寫字功力深厚的人力透紙背。

  “中間怎裂個縫,太可惜了,這本來不僅能練書法還能練內氣,斷了只能練書法了。”詩瑤惋惜地說。

  子豪看詩瑤喜歡,也惋惜地說:“我上學時經常來看,看不懂,但好看,2008年汶川大地震寶雞也有6級地震,幾百年好多次地震都完好無損,偏偏那一次從中間裂開了縫。”

  (張三豐瓜皮書)

  吳詩瑤揣摩許久瓜皮書的書韻走勢,頓覺丹田滾燙,百骸暢通。

  陳子豪見吳詩瑤入神,也凝神靜氣注視瓜皮書,因為吳詩瑤在前面,他在後,站的位置不遠不近,恰好雙眼像看立體畫一樣分視兩列,從上到下,從下到上,看過一遍後,竟然不能控制自己的眼睛,眼睛自己繼續循環起來。從會陰處生出兩股氣流,分別沿任督二脈上行,子豪內心頓生豪氣,沿任脈上升的暖流至中脘被阻隔,沿督脈之氣達百匯而不能下行,兩氣屢衝不過,越來越弱,像沙地徑流消逝無形。子豪不知所以,隻覺得鼻子稍微暢通些,流出少許鼻涕。

  兩人各有仙遇,流連忘返,圍著石碑轉了好幾圈才走。

  來到院落中央的三清殿,殿中供奉玉清聖境無上開化首登盤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太衛玉晨道君靈寶天尊、太清境三教宗師混元皇帝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拜過起身出門時,子豪神秘地說:“這個殿神奇,你找找哪裡不一樣?”

  詩瑤在殿內看了看,沒啥問題,出了殿門上下掃視,心裡想:奇特的地方人看的多,地面一定磨得光,可除了進出殿門的一條仔細才能看見的路徑外,其它地方都灰蒙蒙一片。

  子豪見詩瑤找不到,指著殿門兩側的大柱子說:“在這裡,若不是讀過金台觀歷史,來這的人根本就注意不到。”詩瑤心說:現在都忙著掙錢,吃喝玩樂,誰還看這些東西。

  詩瑤順著子豪指的柱子看去,三清殿高大,木柱子2根,一摟半粗,也就是直徑有70公分,比現在一般的大殿柱子粗,刷大紅色油漆,木柱子底下是像鼓一樣的大石頭,叫柱礎,用來隔絕地面濕氣,增加接觸面積,在柱礎和木柱連接處有一黑色東西,走進仔細看,是鐵質疙瘩。詩瑤迷惑地抬頭望向子豪。

  子豪晃著腦袋,得意地說:“這是鋤頭,叫‘神鋤定柱’。相傳乾隆年間重修金台觀,當天立木,次日梁柱倒塌,連續數日不成,急壞了負責修建工程的紳民會首等人。一天晚上,數日勞累不堪的會首在禪房打盹,見一鶴發童顏、蓑衣布衲的老道,右手持九節藤杖,左手托著烏黑發亮的東西走來說:‘我在寶雞多年,深知民風淳厚,樂善好施,為答謝鄉親,特送神鐵兩塊,明日立木,置於礎上,礎固殿穩,俗道安泰。’會首驚覺醒來,方知為夢,但看自己手中卻拿著兩塊鐵鋤板。即將此事告知紳民及工匠人等,莫不歡欣鼓舞。次日如法而作,果然順利,三清殿得以修葺落成。後來,人們發覺供奉在飛升洞中張三豐所遺蓑衣、布衲、藤杖依在,只是耕耘用的兩把鋤頭只剩下木柄,而鐵鋤板卻不在了,始知定柱神鐵是張三豐用過的鐵鋤板。盡管三清殿後來又經多次維修,但這兩塊鐵鋤板一直墊在簷柱之下。”

  詩瑤驚異地說:“這麽神奇。”

  (壓在立柱下鐵鋤頭)

  子豪更加得意了,鼻子更加通暢,接著說道:“還有更神奇的呢。”我帶你去看,在三豐洞。

  倆人快步來到三豐洞。詩瑤看了半天,除了三豐神像外,就是一個破舊瓦罐。法像前雲霧繚繞,因是窯洞,通風差,有些嗆人,便想出來。

  子豪指著瓦罐說:“這就是鎮觀之寶。”

  詩瑤又上前看了又看,還是一瓦罐,比剛才初看時還破爛。

  子豪說:“這是張三豐遺物‘翻瓦罐’,初看與其它瓦罐並無二致,細察則發現用來系罐的兩耳嵌在罐內(而通常系罐的兩耳都是在罐的外肩壁上)。傳說張三豐寓居金台觀時,常為人們治病療傷,農忙時還和觀內的道士們一同幫助附近農民耕耘,深得鄉民崇敬。一日晌午,王老漢姑娘玉蘭送飯來到地邊,王老漢見觀裡的飯還沒送來,執意要張三豐同自己一道吃。飯罷,張三豐見瓦罐內還沾著很多飯粒。就說:‘罐裡還有飯,不要糟蹋了。’說著就提過瓦罐,雙手沿罐口邊捏邊舔。不一會,瓦罐竟像皮囊一樣被捏了個裡朝外,罐壁上沾的飯粒被舔了個一乾二淨。王老漢和鄉民們都驚訝不已。玉蘭捧著罐子在村民中轉來轉去,爭相傳看,回家又讓奶奶和母親看,母親就把它當成寶貝藏了起來。從此,這個翻過的瓦罐就保存在王老漢家中,關中西部地區農村舔碗習俗由此而來。玉蘭家後將瓦罐獻出供奉在三豐洞內,一直保留至今,人們塑像敬祈張三豐時就會想起他的節儉美德。”

  詩瑤以前在電視上常看《鑒寶欄目》,不懂為啥中國人喜歡古代破爛,現在才若有所悟:中國人講歷史,講傳承,講文化積澱,原來破銅爛鐵的古董蘊藏著千年的不朽故事。

  (傳說中的翻瓦罐)

  詩瑤看著子豪詭異地笑著說:“陳子豪你比小愛同學講得還好。不過以後吃飯我都要看你舔碗,舔個底朝天。”說完這句自己也忍不住笑出了聲。

  子豪說:“那是以前,現在誰會呀。”

  詩瑤故作認真地說:“我和書新一塊監督你。”

  倆人從觀後小路下山。子豪說著:“這片女貞樹林,以前是蓖麻林,2米多高,放學後在裡面穿行,用巨大的蓖麻葉子蓋在頭上遮陽,把蓖麻葉子去掉葉肉,只剩下傘狀骨架,細骨架裁短後掛在手指頭上旋轉,左右手各轉一個,像二人轉裡的轉手絹,還用空心的蓖麻杆吐煙圈,運氣好時竟能一口氣吐出10幾個小煙圈……”真是快樂無處無時不在。

  走著陳子豪順口唱起曾經縈繞在耳畔的寶雞楊海潮給田震寫的歌《乾杯,朋友》:

  “天空是蔚藍的自由,

  你渴望著擁有。

  但願那無拘無束的日子將不再是一種奢求,

  綠綠的原野沒有盡頭,

  像兒時的眼眸。

  想著你還要四處去漂流隻未能被自已左右,

  忽然間再次忍不住淚流……”

  詩瑤望著子豪藍天映襯下晶瑩透徹的眼睛,隱隱感覺到他深邃處的憂慮,心說:他有

  著怎樣的負擔和責任。

  兩人在樹林邊休息欣賞美景。

  吳詩瑤被陳子豪剛才的歌打動,問道:“你怎會想起唱田震的歌?”

  陳子豪回答:“這首歌是寶雞歌手楊海潮寫的。 ”

  吳詩瑤說:“哦,你給我講講。”

  陳子豪繼續講:“楊海潮是和我父親同年代的,聽我父親講,他在兩隻神雞打架的地方,後來叫鬥雞台的中學上學,上到高五也就是複讀了幾年也沒考上大學,後來拿了存錢罐裡的八塊錢闖北京,我爸爸的一個叫林濤同學的和楊海潮是好朋友,被楊海潮的勇氣感動,讓他媽媽當時寶雞最好的面點師包了餃子給他送行,楊海潮去北京沒多久沒錢了,在綠化帶了住了幾天被遣送回來了,後來又投奔在西安打工的林濤。楊海潮的歌唱得好聽,周末小聚後在路邊吼歌時,林濤不止一次鼓勵楊海潮說:‘你應該走唱歌這條路,我堅信你能成功。’沒多久楊海潮寫了一首歌叫《樓蘭新娘》,自己唱了小樣送給了付林老師,付林老師改編成《樓蘭姑娘》後在當年春晚一炮走紅,楊海潮也在此後走上了演唱之路。那時都走穴,楊海潮沒名氣,田震對他非常照顧,後來他就幫田震寫了《月牙泉》,幫零點樂隊寫了《相信自己》《戰勝自己》,以及電視劇《失樂園》主題曲《握緊我的手》和2003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主題曲《超越》等。我爸說楊海潮開始寫歌時竟然還不識譜,真是奇才。”

  吳詩瑤嘖嘖讚歎:“寶雞人傑地靈啊。”

  倆人見時間不早便下山直奔螞蟻戶外用品店。買了高山氣、氧氣瓶、防風爐、-20°睡袋……又到藥店買了葡萄糖粉、紅景天、西洋參含片等。此時已是下午5點多,倆人去吃了寶雞有名的葫蘆頭泡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