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晉末多少事》第1597章 到田間地頭上去
  世家為了維系自己的統治和地位,就注定了不可能割讓太多的利益給百姓,這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只要關中新政能夠推行,那麽就會比世家有競爭力,這一點,張玄之說的的確沒錯。
  杜英沉聲說道:
  “話雖如此,但是我們是外來者,世家是本地人,世家已經在這田間地頭上統治了幾代人甚至上百年,而我們呢?
  恐怕在座的諸位,連蜀中百姓平時桌案上吃的是什麽都不知道吧?
  所以又憑什麽認為我們就一定能夠比世家更有優勢呢?所以先收起來你們的傲慢之心,一旦開始工作,就要多到此地百姓的田間地頭、屋舍棚戶之中走一走、看一看。
  不要大張旗鼓的去,要低調的去,去看到他們最尋常的模樣,尋覓到他們最需要的東西,這樣才能夠及時做出改善和彌補,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政策變成適合於此地百姓的政策。
  否則,關中百姓需要的,不見得就是巴蜀百姓需要的,在其位、謀其政、為其民,余期望在座的諸位都能恪行於此。”
  眾人皆是肅然,收起來因為之前的蜀中世家的拉胯表現而展露出來的輕視之心。
  是啊,他們甚至都不知道蜀中百姓平時吃什麽,收入又有多少,又如何能說關中新政的種種就一定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呢?
  杜英緩緩說道:
  “一旦解決了常家的塢堡,就帶著將士們向下一個塢堡出發,既然世家們和我們來擾襲,希望我們能夠不得安生,那我們就穩打穩扎,結硬寨、打呆仗,一個腳印一個腳印的踩過去,不需要在意能夠拿下來多大的地盤,而應該能不能穩住我們既得的地盤,能不能爭取到本地的民心。
  世家能夠營造出來這樣的聲勢,也是得益於世家對於百姓的號召,指使百姓行事而已,現在能夠一點點的爭取到我們所控制的塢堡之下的百姓,並且通過這些百姓作為正面的例子,讓那些曾經把我們看做洪水猛獸的百姓們漸漸意識到,都督府並不是來殘害他們的,而是來幫助他們的,他們也將收起來對都督府的仇恨和戒備。
  不求他們會直接臨陣倒戈,站到我們這一邊,只求他們能夠在我們和世家的對峙中保持中立,甚或只是消極怠工,這就已經足夠了。
  因此在行事的時候,都督府上下,不可強求,不可勉強,展現關中新政美好的一面,順勢而為,讓百姓了解和接受新政。”
  眾人已經陷入沉默,此時他們也已經反應過來,如果說杜英在關中推行的新政,最典型的外在特點就是快——雷厲風行,根本不給別人質疑的時間和機會——讓百姓先處於新政之下,再慢慢的學習新政、了解新政。m..
  而在巴蜀,杜英要做的就是慢。
  慢工出細活,讓百姓們一點點的了解新政、走向新政。
  這是截然相反的兩種操作方法,也正是真正考驗都督府上下諸多官員的時候。
  杜英看著一不發的眾人,語氣陰沉幾分:
  “余之前就曾經說過,教書
  育人是要因材施教,在地方施政一樣是要對症下藥,只不過之前在關中推行新政,關中各個州郡的情況其實大差不差,所以只需要微微調整即可,看來諸位也不是很理解什麽叫做真正的‘對症下藥’,所以現在面對蜀中的狀況,就沒有信心了?”
  無論文武官吏,此時都打了一個激靈,齊齊上前一步:
  “我等定殫精竭慮,讓都督放心!”
  “不!”杜英擺了擺手,“是要讓治下之民放心。這一場戰事,就是爭奪軍心民心的戰事,民眾不可辱,民意不可違,我們應當順應民意,也引導民意。”
  張玄之和梁殊皆是楞然,因為他們豁然想到,上一次和杜英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應該是在劍閣,那個時候蜀中世家還沒有對杜英動手,雙方還是和和美美,一副‘你我都是好兄弟、夫妻雙雙把家還’的架勢。
  那個時候的在座諸位,雖然也知道蜀中世家肯定不是那麽好相與的,但是也沒有料到最後會鬧僵到這個地步。
  而那個時候的杜英就已經在和張玄之他們討論“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問題了,現在關於那一次討論的答案,甚至還是從張玄之和梁殊口中說出來的答案,正好被杜英用來回答如何讓蜀中百姓歸心的問題。
  一切都是巧合,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還是······都督在劍閣之前、在一切都沒有發生的時候,就已經料想到了這一點?
  因此世家的種種作為,形如跳梁小醜。
  這種巧合,讓張玄之和梁殊看向杜英的眼神屢屢變化。
  杜英倒是沒有覺得有什麽奇怪的,因為這本來就是歷史發展的方向, 是必然要在君臣之間討論的問題,杜英既然帶著兩千年的智慧和積澱而來,那麽提前討論這些問題,也在情理之中。
  順應和引導民意這件事,落到陸唐等武將的耳朵裡,顯然有些茫然,他們看向梁殊和張玄之,這兩個人一個是文官,另一個作為武將之中的文官,再加上杜英此次南下沒有帶著都督府中日常主持事務的主簿或者長史,所以張玄之也在履行類似於王猛、閻負的工作,更是難分文武。
  因而在武將們的眼中,這就是文官需要頭疼的問題了,不看他們二人還能看誰?
  張玄之和梁殊倒是已經擺出了一副胸有成竹的神情。
  杜英微笑著看著這一幕,文武的工作涇渭分明,武人負責攻城拔寨,文官負責治理地方,雙方相互獨立又相互依賴,這才是一個穩定的政權應該呈現出來的模樣,無論是哪一方對另一方的過於強勢和主導,都會導致整艘大船的傾覆。
  ————————————
  新年臨近。
  王師對梓潼的進攻並沒有預想之中的那麽順利,但也沒有預想中的那麽不順。
  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王師的進攻受到逐漸寒冷的天氣影響,不由得放緩了,不得不留下來一部分士卒加固營寨、確保能夠抵禦蜀中群山裡又潮又冷的寒意。
  同時益州刺史府那邊的動向也耐人尋味,周撫親自率軍抵達綿竹,名義上是迎接長公主和長安郡公南下,並且支援郡公征討不臣。_&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