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中醫見聞錄》論道中醫
  論道中醫

  開學已經一月下午吃飯的時候遇到了中藥系的一個大哥,三十余歲,他前幾年在曲阜中醫藥學校讀完中醫專業後工作了幾年,但是一直感覺離著中醫還有一點距離,所以來這個學校讀了中藥專業,想從藥透醫,或許可以踏過瓶頸。

  我在食堂吃飯時他看到了我走過來給我打招呼,問我怎麽沒帶女朋友一起學習,我說她不想學,他說你得拉著她一起學啊,我跟他講這個要無為而治。

  他問我無為是怎麽理解的,便討論起來,我認為的無為是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別人身上,可以想辦法引導,但不要違背了對方的意願,讓其欣然接受你的影響去做你想讓她做的事情,如果對方不去領悟那就是對方不想乾,那強迫的話沒什麽意義,比如我妹妹經常玩手機不學習,我可以讓她每天都看到我在學習和我接觸的時間長了或許會受到我的影響而去學習。

  如果影響不到而去逼迫她,也很難有什麽好結果,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學習,大道三千各有其道,自己的選擇決定了未來的命運,現在的父母總是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去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情,這就失去了生活的意願,不是我想要的環境。

  他調侃到你這太高深了,現實中不成立的,我哈哈大笑到,這只是我的道而我也是沿著我的道在做事,別人如何與我何乾,心存善念勿以為惡便是我的生活方式,道也不是一成不變,也要根據情況的不同靈活多變,不能鑽牛角尖死認一條路。

  又聊到儒釋道,儒學是專門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多講忠孝三綱五常是人類社會所需的一門學問,道學是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擅長感應研究意守玄關,修煉身體功能,並且根據春夏秋冬的轉化來修煉,佛學是研究與不是人的關系,佛學講輪回是無神論,佛是智者覺悟者,這樣就人人皆可成佛。

  中國的文化可分為三個層次,就是形,道,器。古人言: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若按照這個上中下的層次分:道最上,形中間,器最下,我們傳統醫學所涉及的范圍屬於中間這個層次,而現代醫學所涉及的主要是下面這個層次,形器雖有聯系,但還是有區別,如水中之月雖有形,但卻無器,如果一定要用器去衡量它,打撈它,那就難免一場空,所以用現代醫學去探討傳統文化,既要看到聯系的一面,又要看到區別的一面。

  我認為醫的最高境界就是以偏糾偏,這個醫是包括任何醫學,可以治療世間萬物。

  世間萬物因受先天稟賦不同表現出來的偏性也不同,比如肚子受涼了拉肚子,你尋找有溫熱偏性的物去影響你的身體補其不足(可以用乾薑附子,也可以用艾灸,可以用針灸,可以曬太陽,可以用灶心土)便是良藥,運用其中的規律得當便可以治療世間萬物。

  比如房子要塌了,通過觀察知道是房子頂梁柱不結實了,運用世間堅固的東西去加固一下不就好了,比如使用混凝土,這不就是給房子開的藥嗎,這不就是補其不足嗎。

  在比如大河經常泛水災,想辦法給它疏導一下水流引入別的地方,這不就是損其有余嗎。世間萬物皆是如此道理,運用得當可以給世間萬物治病,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規律便是大醫。

  只是此事講起來簡單,操作起來何其難,暫時不過是我的一個臆想罷了。

  清代有一著名醫家葉天士便是掌握了如此道理最終成為一代名醫,故事發生在清朝乾隆年間,

當日葉天士正在家中書寫醫案。忽然聽到有人前來求救,請他立即出診醫治一個難產的婦人。  葉天士二話沒說,趕緊抓起醫箱,立刻出門。邊趕路邊了解病情,他得知病人早先已經請了了一位姓薛的醫生診治過,但現在孕婦還是難產。沒辦法,病人家屬隻好轉投葉天士醫治。

  那位姓薛的也是一名神醫,醫術也十分了得。所以,葉天士很納悶,薛神醫開的藥怎麽不見效呢?

  來到病人住處後,他接過薛醫生的方子,看了看,發現了問題所在,問題就在於薛神醫的方子雖然好,但缺乏同氣之藥,所以不能使藥發揮功效。他隨即將原方中的藥引“竹葉三片”改為“梧桐葉3片”,接過產婦服藥後,立馬藥到病除,母子均報平安。家屬感激不盡。

  人和自然氣息互相感應,秋分時節,梧桐葉落,同氣相求,所以,他在薛氏的方子中換掉了“竹葉”,改用“桐葉”,以順應天時的氣息,使諸味藥物到達所屬的經絡。葉天士著意選擇經秋的梧桐葉入藥是借梧桐葉的下降之氣同產婦分娩“同氣相應”,能夠使難產孕婦瓜熟蒂落而順利產子。這乃是掌握了氣的規律。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自己運用得當便是正道,別人看你的道可能就感覺繆誤百篇,但別人看到的只是可以用有限的文字表現出有限的含義而已,真真正正的東西是說不出來的,我認為每個人的道都是有道理的,無非是觀察領悟的角度不同而已。

  我們最終的目標都是為患者治好病,不過是每個人經歷的風景不同,得到的東西不同而已,何來對與錯,高與低呢。

  我常常拿爬山來比喻中醫的各種學術觀點之間的區別,我們有共同的目標是登頂,我在北邊開始爬,你在南邊開始爬,我們看到的風景不同,得到的東西不同,這樣就產生了差異化,但是咱們還有共同的目標啊“登頂”,求同存異,互相學習。

  經方如何,時方又怎樣,分的出高低嗎?,不過是每個人所使用的方法不同而已,就像是我們吃飯,你可以用杓子叉子,我可以用筷子。正所謂有容乃大,不必拘泥於形式,走出自己的路。

  很多人都說讀不懂易經,當然讀不懂了因為你不是作者,只有作者才可以讀的懂,那為什麽易經又是百經之首呢?因為你可以在讀易經的時候領悟自己的道,領悟出了你自己的東西你就是讀懂易經了,並不是非得懂了作者的想法才是讀懂,文字記錄的東西只是可以給你條路,怎麽走是自己的事情,經典著作沒有那麽複雜,經典也是人寫的,人寫的東西怎麽會讀不懂呢。

  這位大哥講他學了那麽多年中醫讀了很多古書但總是感覺還有一層門沒有打開,我問他讀最基礎的東西《中醫學基礎》讀了幾遍,他講他在讀這門書的時候感覺不是他想要的東西,買了五六個版本的但並沒有認真去學習。

  我跟他講這是最基礎的東西,沒有基礎學什麽也學不好啊,拜訪再多的名師也是徒勞,就像種樹一樣根基扎的越深,土堆的結實一點,當經歷困難風雨的時候是動搖不了的,完全可以迎刃而解。

  只要基礎夠厚很少有東西可以難得住,解決只是時間問題,這個大哥總是跟我說他拜訪過什麽什麽中醫藥大學的教授等等, 我跟他講想邁過去這個瓶頸只能加厚基礎。

  五六個版本的《中醫學基礎》不知道讀那本可以抽簽隨便抽一本先讀它個十遍,讀完一遍放下書沉澱幾天,讓大腦自己消化一下,我認為的大腦是可以自己融合知識的,當你接觸了一些知識剛開始是比較混亂的,但大腦會將知識融合一下變成你自己的東西,但這需要有一個靜的過程,只有做到有一段時間的安靜期才能融合的更好,所以我建議每讀完一本書就放下書做一做陶冶情操的事情,安靜幾天融會貫通一下。

  如此十遍還邁不過去這個坎你來找我,我們學中醫不是隔岸觀火,卻是飛蛾撲火。“領悟”像極了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聊起我學醫的過程,我學中醫時就是一直在打基礎,當我《中醫學基礎》讀了幾十遍的時候在背好中藥,方劑就可以給人看病了。

  只要辨別出來疾病的病機尋一處方根據病情加加減減幾味藥便是,只要學好了基礎,在學習中醫診斷的時候可以一眼既通,診斷病機遣方用藥,這只是可以開方的一個思路,療效如何暫且不論,想要提高療效還要廣讀醫術,專研經典。

  只要學習好了基礎在學習古書就很簡單,因為現在的教科書很多都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不要太小看教科書,能用來給全國中醫學生學習的東西沒有那麽不堪,學好教科書在涉獵古籍,就簡單很多,很多知識教科書都有,讀古籍就是增加知識面與各家所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