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脈位解
歷代醫家各言為何獨取寸口,因寸口屬手太陰肺經,肺朝百脈,肺為氣之主,肺經又起於中焦,乃氣血發源之處,寸口又為脈之大會,故能反映全身髒腑經脈氣血的變化,而診斷五髒六腑的病變。
我認為這個解釋太過牽強,為啥不找陽明胃脈啊,胃脈還是氣血化生之源呢,我認為原因有如下,這個地方容易觸摸,跳動部位較清晰,脈位夠長,所以就一直在找個地方找脈象的規律,於是產生了現在的獨取寸口,在別的部位也可以找到規律呀,只是比較麻煩,不如這個地方清晰好觸碰
④寸口處為橈動脈,該動脈所在橈骨莖突處,其行徑較為固定,解剖位置亦轉表淺,毗鄰組織比較分明,方便易行,便於診察,脈搏強弱易辨,是診脈的理想部位。
人迎寸口的位置
《六脈玄機》認為人迎寸口在列缺穴附近
對於人迎氣口的論述,歷代醫家爭論不休。王叔和主張左手寸部為人迎,診察外感表證;右手寸部為氣口,診察內傷裡證。然而《內經》又認為結喉兩旁的動脈稱為“人迎”,左右手三部脈都叫“氣口”。龐安時說:“何謂人迎?喉旁取之。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也提起這種診法,豈不知《靈樞·經筋》說:“手太陰之筋,結於魚際後,行寸口外側。”這才是人迎氣口的正確詮釋,但是《靈樞.本輸、動腧、經脈》與《素問.脈要精微論》等篇明指人迎為結喉旁胃經動脈,而《靈樞.經脈》又說:“手太陰之脈,人寸口,上循魚際。”還說:“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
”如此一來,矛盾之處就很多,究竟聽誰的呢?通過實踐發現,列缺穴、陽溪穴附近凹陷處為人迎氣口是正確的。而歷代醫家爭論的焦點,也隨之迎刃而解。
對於全息診脈我的觀點是
精準診脈有一定的道理,但難以把握每個人對身體的感官感受都不一樣,理解起來也有偏差,
在臨床上可能有輔助西醫的作用,但對中醫而言微乎其微,精準診脈診的在準最終也得靠儀器去診斷,可能可以取到提前預知預防的效果,但對中醫而言,不符合中醫辨證論治的規律,很有可能影響辯證思維,中醫治病是抓病機觀症狀,治療調理的是功能,而不是某個部位,髒腑,精準診脈不太符合整體觀念治療思路,我在臨床運用常規診脈法配合髒腑之間的生克制化,可以基本判斷出病機,就可以開方下藥,太精準的話只知道有什麽病,而失去了病機思路,且學習這個需要大量精力去研究,莫不是有些得不償失。之前我也學習一段時間,對此略有了解,後思緒良久,終歸放下,回歸常脈,這種脈法可以增加臨床患者信任度,患者一來把脈後將患者機體疾病大多描述一些,患者會增加信任度,但如果影響了辨證論治,治療思路,反而不會開藥了,豈不是失去了本來的意義,望各位朋友三思
把脈全息法:
現代人通過把寸口脈,大部分使用的全息法叫病位陰陽全息法。找到橈骨莖突的位置,為鎖關,上為寸,下為尺,寸關尺三個地方分別代表人體胸腹腔三個部位,胸膈膜以上為上焦,胸膈膜到肚臍為中焦,肚臍以下為下焦,上焦包括心肺,中焦包括肝脾,下焦包括兩個腎。左手代表東方、震卦,代表著升;右手代表西方、兌卦,代表著降,在病位中偏於陽的候左手,偏於陰的候右手,左寸把的是心,右寸把的是肺,左關候肝,右關候脾,左尺候腎,右尺候命門。
仲景先生是用了陰陽全息法,重點看的是上焦和下焦,上焦為太陽之氣之所出,下焦有腸胃,參與了消化吸收,可以理解為生化之源,因此把上焦定為表,把下焦定位裡。很多中醫師包括倪海廈也善於把陰陽脈,把脈是有不同方法的,也不是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