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仙農天下》第79章脫產人員
  周富貴將水米種植在稻荷院的另一頭,這裡遠離竹山村,也遠離修士人群。

  來到這裡工作,遠離修士群體,安安靜靜的。

  “仙師,這水米苗長的真好。”柳家老三,周富貴的禦用跟班,下水米田都帶著他和小黃。

  “你也不看看是誰種的。”周富貴自我調笑道。

  “汪汪汪。”

  其他少年都對種植普通作物不感興趣,可下田記錄數據,一個人真的沒有辦法乾。

  一會兒一手的泥水,一會兒要動筆,這活一個人不好乾啊!

  有個幫手就不用這麽麻煩,再說也不能一直單打獨鬥。

  靈谷的試驗田有其他少年統計數據,這裡就由他們倆。

  周富貴現在要培訓柳家老三寫字。

  第一步就是請師父給他起名。

  在洛坤洲內,沒有靈根的人絕大多數一輩子都不會起什麽名字,有姓,有個稱謂就行了。

  就跟周富貴一樣,他姓周,小名就叫富貴,測了靈根要報上名字,就來了一個周富貴。

  他們這些初入清玄宗的人,大部分都是這樣的。

  郭仲武也是個起名困難戶,隨手就給柳家老三起了一個成。

  柳成,一個將來有所成就的意思,一個叫柳家高興很久的名字。

  有了名字,周富貴就每天都教他三五個簡單的字,都是日常用的。

  文字都是開頭學著難,一旦學起來就快了。

  這裡的普通人,真沒有太多上升的通道,對學習文字也都沒有需求。

  組裡也就這些修士的管家們需要一定的文化,其他人都不用。

  沒有需求就沒有投入,整個丙組都沒有一所學校,文化已經成了修士們的專利。

  可周富貴需要助手,這要會文字和一定的計算能力,沒有現成的人才,那就自己培養。

  柳家也對柳成能跟著周富貴比較滿意,他們也不懂什麽是助手,要是周富貴分開單過後,柳成給周富貴當個管家也比當個農夫強。

  周富貴緩慢的拔出一株水米,這水米長的可比靈谷的莖葉高大的多,現在才種下兩個月,連上水上水下,就已經有一人高。

  這是用了生根術的水米,根莖發達粗壯,主根上長著一個莖塊,這部分也是可以食用的。

  往常它們都是比較小,秋收時大小也就是個香芋的個,但這個才兩個月的水米,根莖明顯向芋頭的個頭髮展。

  如果這個根莖真的可以長到炮彈芋頭大小,普通人吃的食物有可以增加不少。

  周富貴一直控制著生根術在水米田上的使用,每旬在水米田上施展一回。

  修士可不願意把法術施展到普通作物上的。

  這裡修士不屑一顧,可卻總有普通人來這裡轉轉。

  不僅是竹山村的村民,離不遠的賈村的人也不時過來看看。

  周富貴四塊水米田都在這裡,只要眼睛不瞎,都可以看出這些水米的差別。

  這種差別可是就是糧食產量的差別,可是事關自身饑飽。

  其實洛坤洲裡還有更嚴重的問題。

  從去年周富貴開始給竹山村做靈谷種植計劃,還做水米生產計劃,漸漸就發現一個,一直被修士們忽視的問題。

  普通人的糧食危機。

  洛坤洲內水熱條件好,氣候宜人,糧食產量高,人口一直都在快速增長,這種情況已經有太多年了。

  就周富貴從郭仲武那裡知道,靈谷堂一開始就是直接種植靈谷的,

後來才一步步的分出各組,在九曲河兩岸展開。  人口越來越多,一個堂管理著近十萬的人口,聽著都有些不可思議。

  由原來修士們集中一起種植靈谷,到現在分開各地。

  這裡面有修士增多的原因,更多的原因要用更多的農夫來養活修士的家人和管理靈田的人。

  管理靈田的農夫要吃飯,他們的家人也要吃飯。

  算上其他不在農田生產的人,這些都要普通農夫去養活。

  用現代的名詞,是脫產人員。

  在一定的生產力情況下,可以養活的脫產人員都是有數的。

  脫產人員過多,就會過份壓榨生產者,最終的後果就是生產者破產,中國歷史上王朝末期,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就是這樣來的。

  一句,上層窮奢極欲。

  這個詞就代表著,上層要養一大群人來滿足他們生活的窮奢極欲。

  吃喝玩樂每一項都要精致,手工勞作下的精致,就要大量的人員投入。

  絲綢錦緞綢,山珍海味食不厭精燴不厭細,玉箸金碗等等,那一項不需要普通人的勞作。

  遠古時代的遺址,發現相對精細的物品, 往往就代表著階級的分化。

  那些所謂的燦爛文化的背後,要知道有多少普通人的苦累和血淚。

  立國之初要立行節儉,就是減少這些奢靡,以及背後的脫產人員。

  回轉到這裡,就周富貴所知,每個組內,修士和他們的家人都可以稱之為脫產人員,參與靈田種植的農夫是也脫產人員。

  這些人都要其他不脫產人員去供養。

  這就是一個矛盾。

  修士要擴大靈谷種植,首要解決的問題不只是畝產和修士人員問題,還有農夫和他們的家庭食物問題。

  可修士們不關心普通農夫們的生存問題。

  大多數修士只要農夫們乾活、提供糧食就行,管他們的死活

  普通農夫參加靈谷種植要交三成水米上去,不參與靈谷種植要交六成的水米上去。

  所以普通人家全年大部分時間,都是水米參雜其他食物一起吃的,這樣才可以支撐下去。

  李家老二發明了分苗器,受賞了二百斤水米,這可夠一個人全年的口糧。

  雖然周富貴感覺獎勵給少了,可在普通人家看來,這真的不少。

  竹山村的農夫們可是很羨慕李家老二。

  實際上周邊的幾個國家也在清玄宗控制下,他們不僅是這些修士的來源,同時也向清玄宗提供這大量的糧食,供給洛坤洲內脫產人員。

  他記得家裡就有一種稅賦,是給仙門的。

  不談糧食危機的事,這是宗門和外門要考慮的事,就稻荷院和竹山村的糧食,周富貴能供給上就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