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唐上煙雨》第63章 除新
  《阿含經》記載佛陀所宣說五戒,即不飲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飲酒是五戒之一,卻是五戒之中唯一的“遮戒”,何謂遮戒?便是不算罪惡的戒過,佛教並非不通情達理,特殊情形下,也是可以飲酒的,比如身負重傷,借酒消毒,當然,淨因這種情形飲酒,自然屬於破戒。

  這是淨因第一次喝酒,淨因隻覺一股濃烈的辣味衝入鼻栓,迸得腦門一陣僵裂,不住咳嗽,而後肺腑之間如同受大琴殿的音刀切割一般,幾欲裂開,淨因沒有運內力去排酒,而是硬生生的承受烈酒的侵蝕,感悟這從未有過的奇異怪象。

  “咳咳,好苦…這便是酒的味道麽,世上人怎麽對它這般癡迷。”

  “啊呀,淨因師兄,這烈酒需慢慢細品,你這樣囫圇吞棗,很傷肺脈的。”方霖見淨因捂住嘴一陣咳嗽,想去拍他後背,突然又想到人家是和尚,這般豈不是有違條例,又悻悻收回手。

  淨因喝下這碗酒,便扶著桌角,盤腿坐在冰涼的地上,面無表情,雙手合十,閉目誦經,寶相莊嚴,不再搭理二女,方霖與蘇暖暖面面相覷,不好打擾,像兩個做錯事的孩童一般,目露自責之色,隻覺得是她們逼得淨因破戒飲酒。

  方霖啊方霖,自從相遇了她,弟子無緣無故便破了兩戒,殺了人,也飲了酒,菩薩,弟子是不是做錯了什麽?弟子究竟是追佛陀舍利而來,還是…

  淨因捫心自問,不禁苦笑,不久才在坐忘谷閉關,將那個“霸王別姬”幻象中的柔弱身影從心中祛除乾淨,這般又要死灰複燃了嗎?不久才經由《坐忘心經》指導,得見菩薩,為我指點“來去迷途”,這般又要聞道猶迷,知錯不改了嗎?我究竟修的是什麽法?這般荒謬…

  淨因低頭誦經,弄得方霖與蘇暖暖二人也失了興致,無意縱酒了,便將酒桌收拾一空,去張羅年膳。

  “霖兒,你們打算離開了嗎?打算去何處?”蘇暖暖在灶台上忙活,分神問道。

  “打算去長安,去中書省拜謁幾位補闕大人,暖暖姐可要隨我去長安賞花賞月?須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呀。”方霖將一籮筐蔬菜倒入油鍋之中,抄起鏟子,輕車熟路。

  什麽補闕大人,七品小官,拿著雞毛當令箭罷了,蘇暖暖輕笑,知曉方霖在打趣他,此刻卻突然望見方霖竟會下廚烹飪,手法那般嫻熟,油鹽均沾,這怎麽可能,她不是自小在祁連山門派中長大的麽。

  “噫,陸子遷那小子真是好命,霖兒這般靈巧玉手,既可揮刀舞劍,亦可執筆彈琴,還能下廚做飯,天呐,陸子遷究竟是上輩子做了什麽好事,能得霖兒這般女子芳心。”蘇暖暖圍著方霖左看右看,掩唇驚呼,那般模樣,幾如第一次認識方霖一般。

  方霖知曉她會這麽說,只是輕笑,不作回答,此刻又回想起了在雲水鄉陸家堡,那丫鬟布籮教她做飯的場景,方霖聰慧,一學就會,只是此刻還不知道,布籮已經身埋黃土了。

  折騰了一個時辰,才將菜肴端上桌子,方霖招呼在雪地上打坐入定,像個木頭人一般的淨因和尚,進來用膳。

  好些時候,淨因才緩過神來,心緒歸於平靜,不再自我矛盾,胡思亂想,心中不禁歎息,弟子破戒是弟子之過,與方霖姑娘有什麽乾系,莫不成還要罪過責備於她不成,豈不是強人所難。

  淨因篤定,再不飲酒,再不破戒了,當然他不知道,面對方霖時所謂的佛門戒條又會消散到兜率天去,

一乾二淨了。  此刻申時已過,三人促膝用膳,卻聽見外面敲鑼打鼓,震耳欲聾,方霖與蘇暖暖不禁好奇,放下碗筷,推開酒鋪門扉,去到洛陽街上查看。

  “二位小娘子,真是美若天仙,貌比西施,令人神往,須知美人配花燈,除歲伴長生。二位美麗的小娘子可願賞臉,看看在下親手編織的這些花燈?”

  說話的是一位身穿麻布,身材魁梧的中年漢子,推著一輛木車,車高六尺,車梁上掛著一串串紙花燈,有的用燈芯點亮,掛在那裡,有的折扁,放在木車上,留待後用。那魁梧漢子見到二女,眼前一亮,倒不是奉承,而是真的誇讚,雖說洛陽城麗人如雲,但這般清容淡雅,不施粉黛的還是少見。

  方霖心善,見他冒著風雪,仍舊賣花燈養家糊口,甚是不易,便挑選一陣,相中了一隻尺長鯉魚,花錢買了下來。

  花燈內用竹枝作骨,用木鉚釘固定,刷上漿糊,貼上數層薄紙,在紙上鉤畫圖案,方霖見著,這隻鯉魚的鰓鰭鱗片,都描得仔細,一對魚眼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甚是精美,鯉魚腦袋上有一個二寸空洞,向內望去,能見著花燈內部中空,有三根支架,架著一盞小巧油燈,點亮油燈,整條魚兒便散發出瑩瑩光火,朦朧之際,如同活了過來一般,黑夜裡照的方霖秀臉發亮。

  方霖甚是喜愛,沒想到中原人的手工製品這般細巧精美,真是鐵畫銀鉤一般。也不知這花燈是這粗糙大漢編織的,還是出自他家中娘子之手,料想也是心靈手巧,蘭質蕙心之人了。

  蘇暖暖向她解釋,大唐的年關分為這麽幾日,臘月之底的“除夕”,大年正月初一的“元正”,正月十五的“上元節”。到了上元節這一天,可謂是“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便是沒有這個魁梧大漢在此處賣花燈,洛陽城也必定千燈百盞,徹夜不眠。

  “嘿嘿,今日買,直可燃到十五那天。”魁梧大漢摸頭一笑,為了生意做出解釋。

  “這位大哥,你是洛陽人麽?這都年關了,快去和親人團聚吧。”方霖攛掇淨因多買幾個花燈,為他積攢錢財,助他回家團圓。

  “我呀,是突厥人,早年隨父輩遷居河套,而今定居洛陽,從放牛牧馬的生活踏進了麥田裡,呵呵,我娘子是漢化鮮卑人,我們在一起很多年了,這位小娘子或許是外來人,你可不知,在洛陽城有多少胡族人,安居樂業,扎根大唐。”那魁梧大漢生的絡腮胡子,說話嗡聲嗡氣,原來竟是胡人,可方霖分明看見,說起大唐時,魁梧大漢面帶笑意,言語自豪,滿心的歸服感。

  此刻從街上望去,果然在洛陽城中,漢人不是全部,各色服飾的胡人都有,有頭戴高綸,身披獸皮的回紇人,有頭頂鬥笠,身穿周衣的高句麗人,甚至有胡須盤盤,碧眼羅圈的黑衣大食商人,在此處倒賣蔥嶺以西特有的精美器具。各色各樣的人融合在一起,匯聚成了東都洛陽行歌勒馬,絡繹不絕的熱鬧景象。

  方霖不禁感慨萬千,昭武九姓,鐵勒,回紇,突厥,吐蕃,安西四鎮,碎葉、龜茲、於闐、疏勒,遼東的室韋,靺鞨,高句麗,新羅,西南的南詔,這麽多胡人,這麽多姓氏,皆對大唐趨之若鶩,視長安與洛陽為天下正都,以身為大唐子民而自豪。這不僅是自“天可汗”太宗皇帝開始,金戈鐵馬,征伐天下立下的赫赫威名所引,也是從洛陽至長安,至安西,至黑衣大食,至拂菻(東羅馬帝國)這條綿延數百年不曾斷絕,越發生機勃勃的絲綢之路所致。

  方霖自小生活在祁連山上,那條登高可望青藏高原,俯身可瞰河西谷底的獨特山脈,被大唐隴右道,吐蕃國夾在中間的必爭之地,方霖終日足不出戶,很長時間內,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歸屬於哪一片土地,自己究竟是唐人,亦或是吐蕃人,西域人,亦或是局外人,不屬於任何國土,不屬於何處。

  雖然李枺綾自小給她灌輸“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盡皆漢土”這句漢宣帝劉病已的霸氣名言,“元嘉北伐,克複中原”的魏晉風骨思想,衛國公李靖“攻克定襄,威振北狄”,一雪渭水之畔,與突厥結盟之恥的光輝事跡。但方霖畢竟終日深居祁連山,與三清畫像常伴,如何能真正將中原王朝漢人的榮辱與自身以共。

  直至李枺綾遣她下山,歷經劍南道,白帝城的艱難坎坷,深入廬山坐忘谷,感悟阮嗣宗的生平,結識陸遠,嘗遍江南水鄉的煙雨畫霧,來到揚州,結識才女蘇暖暖,與她飲酒賦詩,暢談王楊盧駱,大唐詩文,來到洛陽,過中原人的除夕,守歲年,看花燈,才終於在內心之中埋下身為大唐子民的種子。

  這顆種子一旦種下,便生根發芽,再也無法拔掉,一種濃鬱的家國之情,如丹田之中微弱而又昂揚的歲星相力一般,開始在方霖十七歲的心中點燃,雖然微弱,不著痕跡,但卻如星星之火,勢可燎原,無法撲滅。

  “那是什麽?”蘇暖暖突兀指著城南走來的一群人,向賣花燈的魁梧大漢問道。

  那一群人約有二三十個,敲鑼打鼓,震耳欲聾,向這個方向緩緩行來,眾多洛陽城民給他們讓路,方霖看見,有一些身形瘦小,不過五尺的小人,應是孩童,身穿紅黑相間的衣服,頭戴猙獰面具,手舞足蹈過來。在孩童中間,有一成年人,身材高挑,穿著類似的衣服和面具,做著與孩童們不一樣的舞姿,似乎此人是一位領舞者,而孩童們伴舞,領舞者腰間綁著一架五寸小鼓,領舞者一邊舞蹈,一邊敲鼓,孩童們盡皆手持鈸鑔,跟隨領舞者的節奏敲擊,之前二人在院內聽見的鑼鼓聲便是他們傳來。

  “那些啊,他們叫做‘儺隊’,那為首的領舞者,叫做‘方相氏’,一些孩童是伴舞的‘執事’,是一種祛瘟疫,避邪害的儀式,據說傳自南方吧,連洛陽城裡也有了,起初我初到中原的時候,也不懂,被他們嚇了一跳。”魁梧大漢向她二人解釋道。

  “金吾除夜進儺名,畫褲朱衣四隊行。院院燒燈如白日,沉香火底坐吹笙。”蘇暖暖沉吟道:“原來這便是儺,我在揚州從來沒有見到過,隻曾聽說過。”

  “儺也是元正時節才有,非是身處二都,恐怕難見,小娘子沒見過實屬正常。”魁梧大漢笑呵呵,遇到兩個好心女子,買了他好幾盞花燈,便與她們多聊了一會兒。

  儺隊從霖暖酒鋪台前路過, 路過方霖與蘇暖暖身前,向二女撒了一把花生果皮,驚得二女一陣尖叫,驚的洛陽才子向此處駐足觀看,而後儺隊向城北而去,鑼鼓喧天,似乎真的為洛陽祛除邪惡,送來祝福,一路讓諸多洛陽城百姓拍手叫好。

  蘇暖暖倚在方霖身上,挽住她的手,腦袋靠在方霖肩頭,不知從哪兒又掏出一壺酒,不過是淡淡的清酒,而且溫了許久,暖洋洋的,蘇暖暖自己喝一口,又送到方霖唇邊喂她喝,不住囈語道:

  “霖兒妹妹,洛水扶桑,洛陽城郭,這麽美的地方,你便不要走了罷,與我一同賣酒過日子,什麽長安右補闕,什麽鄴城大琴殿,統統忘卻了罷,就當是…過眼雲煙罷了。”

  蘇暖暖語氣平和,邊說邊笑,手裡卻是動作不斷,將方霖的發鬟盤成一個圈,又展開。方霖一時分辨不出,蘇暖暖是真有此意,還是隨口為之,不禁心緒如麻,不知作何回答。

  左右待在酒鋪子裡也沒意思了,二女便攜手向城心走去,見識見識一年之中,洛陽城最為繁華的時刻。二女在人群之中穿梭,淨因與她們相隔一丈,在後跟著,心中隻道是,人心險惡,兩個女子在外,恐遇不測,貧僧作脅持,保護她們。

  也不知淨因究竟心思如何,到底在想什麽,不過他倒是一直口頌佛經,皺眉凝神,目不斜視,與一路上歡歌笑語的路人格格不入,頗有高僧風范。

  滿城燈火,不滅不眠,此刻方霖不禁在心中思念起了師尊,思念陸遠,可惜在揚州城便與他們分別,他們看不到洛陽這般繁華美麗的景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