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唐上煙雨》第163章 為山9仞功盡簣
“就這般讓得那狗賊逃走嗎?”李懷光搖頭歎息,眼見就要生擒叛軍主將了,卻慢了一步,心道怪可惜的。

“沒有辦法,援軍太強了。”方霖搖頭道。

“憑我們三人聯手,都不是那老頭的對手嗎。”渾瑊不解,他們三人聯手,便是面對仆固懷恩亦可一戰。

“我不知他身後還有沒有援軍,況且此人之強,以我們三人聯手並無大用。”方霖掉頭撤軍,不再留戀。

於是一日之後,郭子儀集結了十萬大軍,北上圍困博陵,經探子一報,果真得知輔公衍領了范陽兩萬兵馬前來,只不過這兩萬已經不是漁陽軍的精銳了,多數是些新兵,以及輸送糧草的民夫,史思明將其收入城內,零零散散聚合城內守軍,四處抓些壯丁,又有了三萬兵馬,吃了輕舉妄動的虧之後,戍守博陵不出,一時半會兒,朔方軍也奈何他不得。

只是領諸人大為稀罕之事便是,史思明坐擁十萬漁陽精銳,佔據河北老巢,不過半年,便被郭,李二人打乾淨了,損失慘重,反倒是外線作戰的朔方軍越挫越勇,兵強馬壯,這令遠在洛陽的大燕皇帝震怒,下旨革了史思明的職,冊封輔公衍為范陽節度使,由他替代史思明領兵對抗朔方軍。

史思明萬般惱怒,區區一個江湖門人,從未帶兵打過仗,竟能凌駕自己頭上,不禁對安祿山的怨念更深,漸漸已有反志,欲圖自立門戶,擺脫安祿山控制。

自朔方軍在嘉山一舉殲滅數萬漁陽軍,將鎮壓河北的遼東精銳盡數打散之後,叛軍便已如驚弓之鳥,龜縮於博陵城中不敢出門,朔方三傑,陸遠這些年輕小將之名傳遍河北,為百姓,官兵傳唱,長安為之震動,許以嘉獎。

叛軍精銳被殲滅,無兵無力壓製安祿山後院的火苗,陰霾籠罩半年之久的河北終於是迎來曙光,十郡數十縣紛紛起義,殺掉安祿山任命的偽太守,驅逐守城叛軍,為河北大地送來一片清明。百姓歡欣鼓舞,義軍為之振奮,盟主顏真卿向常山送來書信,歡迎李光弼統率各地義軍,相邀陸遠義士前來平原飲酒。

而後河北失地大片收復,洛陽與漁陽的通信往來再次被斬斷,叛軍的信使只能小心翼翼,偷渡河北腹地,傳遞音訊,只是大多都被唐軍俘獲,失去家鄉消息的洛陽叛軍憂心忡忡,萌生退意。

郭子儀與李光弼合計後,覺得涿州諸郡有山川阻隔,幽雲十六州易守難攻,漁陽非一日可以攻下,不若揮師南下,直逼地勢平坦的洛陽,朔方軍乘勝追擊,與潼關大軍裡應外合,收復東都不算難事,只要拿下東都,殺了安祿山,遼東各地自然會投降。

於是郭子儀命部分兵力監視博陵城內叛軍,命河北各處州郡義軍盯防范陽,而後整頓三軍,就欲揮師南下,卻在六月初,糧草輜重幾乎開拔,朝廷形勢大好,全天下百姓等待朔方軍出兵平叛,蕩平河南的時刻,從長安傳來了一份密函。

“六月九日,潼關失守,哥舒翰被俘虜。”

浩瀚星空下的皎潔月光,披散在河北大地上,如細膩銀粉一般,為世人帶來安詳,洗去傷痛,只是這持續半年之久,殘害千萬百姓的傷痛,剛剛有了掩埋的痕跡,卻又如同地獄業火一般,隨這紙密函升騰而起。

月光被業火蒸發,大地又將反覆沉淪。

郭子儀捏著眉骨,緩解整日操心戰局帶來的疲憊,將這封密函遞給方霖,此處四下無人,他還不想引起軍中嘩變。

許久之後,方霖輕聲問道,仿若夾雜了疲倦與傷感,“我們要功虧一簣了嗎?”

“再等幾日,

路途遙遠,怕有變數。”數日之後,路途遙遠,郭子儀暗中派人偷偷刺探長安情報的密探回來了,告訴他,“六月十三日,天子西逃,棄長安而去。”

便是郭子儀自己也只能仰天長歎:“唉…的確功虧一簣啊。”

“為何守不住潼關,為何守不住潼關…”方霖胸膛起伏,反覆哀歎,實是尤為不解,哥舒翰坐擁二十萬大軍,背後有千萬人為他囤積糧草,只有戍守潼關這麽一個任務,為何他守不住。

“我們朔方郡的將士,將生死置之度外,風風雨雨都過來了,打的史思明潰不成軍,幾乎將他生擒,可為何哥舒翰這般廢物,連一座天險都守不住。”

見到方霖情緒波動,聲音哽咽的模樣,郭子儀倒是瞬間冷靜了下來,恢復往常,如智者一般和藹,對她笑著安慰道:“那又不是他的錯,是陛下要他出城迎戰,他才丟了城池的。”

方霖回想起來,陸遠曾對她說過,封常清高仙芝二人竭力戍守潼關,卻被監軍邊令誠催促出城迎敵,二人不從,被陛下下旨斬了,如今這哥舒翰兵敗被俘,預計也和他們二人遭遇差不多吧。

不禁萬般疑惑,曾經自己身處長安時,朝夕與那人相處,總覺得陛下萬般英明,為她擋下了不知多少樁栽贓嫁禍的事,可是自從自己出了長安,他好像便老眼昏花了。

“郭帥,不若我們繼續揮師南下,逼迫安祿山,他們入長安,我們便收洛陽,追著這廝打,或是北上,直搗范陽…”方霖將密函一收,雙眼劃過一絲狠色。

“胡鬧,這麽做,幾年之後,你豈不是成了另一支反賊。”郭子儀呵斥道。

“那該怎麽辦?”方霖不解道。

“先退回山西,等待陛下禦詔,而今的形勢來看,護駕勤王最為重要。”

於是郭子儀明令撤軍,不出數日,潼關被破,長安被破,天子西逃的消息傳遍天下,無數人為之震恐,不敢置信,可是朔方軍撤回井陘口的消息真真切切,河北百姓無不嚎啕大哭,隻覺老天不公,世人又要墜入人間地獄了。

七日之後,浩浩蕩蕩而來,殲滅漁陽精銳,還河北短暫太平的朔方軍盡數退回山西,走時落寞,悄無聲息,無數將士罵罵咧咧,發泄心頭不滿,本是大好局勢,就要建功立業,回鄉省親了,如今卻不知這場仗還要打幾年。

另一樁駭人聽聞的消息又在天下炸響,此變故令天下人命運多舛,無人不為之驚歎,只是此刻方霖已退入山西屋脊,消息遲滯,暫時不知道江南發生了什麽。

一個月前,長安城興慶宮內燈火通明,皇帝挑燈夜戰,通讀奏章。長明燈的火光搖曳明滅,晃得長安城的百姓憂心忡忡。

“四面楚歌啊,朕的大唐四面楚歌啊…”

李隆基摒退楊國忠,不幸后宮已有月余了,反倒是勤政樓裡屢屢出現他的身影,百官以為皇帝憂國憂民,為前線戰事勞頓到忘記宮闈之事,紛紛臨表涕零,一面勸諫陛下保重龍體,一面為爭奪河北兵權孜孜不倦。實則並非是他真有這般殷勤,而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大唐已經到了大廈將傾,獨木難支的地步了。

內侍省總管遞上一張黑色秘密奏表,此表不為中書省門下省過目,為皇帝親信所辦,表中內容,群臣百官無人得知。

“陛下,江南沿海的鹽稅收不上來了,沿途官道盡數被斬斷。”大內侍低俯頭顱,小聲報告,這番話說得令他心驚膽戰。

許久之後,李隆基滄桑雙目露出一絲冷笑,語氣平淡道:“我原以為他會揮師北上,與安祿山一樣,直逼長安,沒想到這狗賊這般狡猾,竟然按兵不動,反倒是與朕談起條件來了。”

“何止是鹽稅收不上來,如今江南,嶺南數十郡,方圓萬裡的大地,能夠收到的糧食,銀稅已經少之又少。再過不久,那片地方就要不屬於朕了,賦稅形同虛設,徭役蕩然無存,朕連一個江南道的壯丁都招募不到。”

大內侍嚇得心驚膽戰,立刻跪下,口中結結巴巴:“陛下…陛下洪福齊天,反賊必定不得好死,只是微臣愚鈍,想不明白,這反賊要戰便戰,如那狗賊安祿山一般,還算痛快,江南的這隻狗賊,卻是何意?”

李隆基背靠龍椅,感覺堅硬咯人的龍椅竟是虛的,無所依靠,諾大的皇宮內一個能說話的人都沒有,他有些想方舍人了,可是方舍人棄他從軍去了,於是他問大內侍:

“力士呢?怎麽幾日都未見到他。”

大內侍有些猶豫,唯唯諾諾說道:“陛下…齊國公大人他告病,陛下幾天前特許他留待府上養病。”

“哦。”李隆基揉揉眉心,緩緩說道:“侯君炎兵力羸弱,不敢以身犯險,江南沃土闊達,無險可守,更不敢如安祿山那般,冒天下之大不韙,大舉反旗,故而這狗賊謀劃了不知多少年,一步一步蠶食江南,佔據地盤之後,來和朕談條件。”

“所以,他要的條件是…”大內侍額頭冒汗,隻覺自己不久就要性命不保。

“他想要劍南道,要蜀川,要整個江南,他想要割據。”李隆基將奏章一扔,淡漠說道,可悲的是這些軍情太過震動,不能輕易散布出去,否則定會引起關中動蕩,只能爛在自己肚子裡。

“如今河北,河南淪陷,天下危如累卵,陛下不可將劍南道割讓給他啊。”大內侍慌忙勸諫,畢竟成都拒劍閣,江陵之險,是天子腳下最重要的一塊護身符了。

“朕自然不會將劍南道割讓給他的。”

“陛下,陛下,而今天下並非沒有好消息的,河北傳來情報,郭子儀李光弼二人東出山西,已經將史思明打的龜縮在博陵不敢出來,收復河北指日可待。”大內侍跪倒在李隆基腳下,擠出笑臉給天下看。

李隆基凝望勤政樓的窗閣久久不語,透過這扇窗戶,可以看到西市街上的叫賣,和熱熱鬧鬧的長安百姓對話,只是如今,他卻不敢靠近這扇窗戶透氣,江南道的隱憂能向誰訴說呢。

數日之後,李隆基在勤政樓內來回踱步,下邊跪著一位新提拔的大內侍。

“他們有多少兵馬,還未刺探到嗎?”

新任大內侍比之那位年輕三五歲,面上卻要冷靜許多。

“不多,僅有五萬。”

“五萬?僅僅五萬人,還不是邊荒精銳,他是怎麽蕩平朕派過去的精兵的?”李隆基皺眉疑問。

“那反賊侯君炎,本身武藝高強,而他座下擁有白碧玄赤四大天王, 號稱殺伐果決,便是依靠這五人,一路行斬首行動,將…將陛下派過去的江南節度使盡數斬了。”

什麽玩意兒?李隆基疑惑不解,這侯君炎是那個人的親弟弟,足有上百歲了,吊著一口氣不死已是天命,怎麽還能身負高超內力,奮起殺人?

“唔…怪朕啊,當年心慈手軟,放過這個宗族一條性命,沒有將其剿滅,呵呵,太宗皇帝和朕放他一條生路,他竟想顛覆朕的江山,世人真是不知好歹,恩將仇報。”

李隆基頭髮花白,撐著腰杆,來回踱步,天子之怒令興慶宮內蒙上一層陰雲,若是堂下跪著數人,李隆基毫不猶豫,便要殺人泄憤。

“陛下,此賊狼子野心,他不是想和陛下割…割據,他是想和安祿山共分,他對陛下,是心懷仇恨的。”新內侍勸諫道。

李隆基看了他一眼,心頭湧起一絲輕松感,決定留這人多做幾年大內侍,不過這都是後話了,於是大袖一揮,命內侍退下,複又說道:“將楊國忠召來,朕想聽聽他的點子。”

於是楊國忠欣喜萬分,馬不停蹄的趕赴勤政樓,此前安祿山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造反,已經讓他如坐針氈了,而後李隆基莫名其妙冷落了他一個月,更是讓他焦躁難安,仿佛這顆頭顱不在自己身上,隨時可能墜地。

“吾皇聖明,萬壽無疆。”楊國忠一跪三扣首,萬分虔誠,匍匐進入勤政樓內。李隆基面露微笑,單手拖起他,一陣恩寵之後,將江南道軍情以隻言片語的方式轉告給他,要他上諫計策,為君排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